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经济频道
这是一个瀚海荒原上发生的“孤岛突围”故事,也是一段起死回生的改革历程。
青海创安公司,地处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这里石棉资源富集,工业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资源禀赋让创安的石棉品牌“中国茫棉”一度享誉海内外。
正如其名,茫崖镇平均海拔3100米,方圆200多公里荒无人烟。这样一家“孤岛企业”,一度因远离市场、机制僵化,留下不少积弊沉疴,直至濒临破产。
刀刃向内,向死而生。创安通过一系列壮士断腕的改革,创新重塑品牌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奋力突围转型。短短三年间,负债率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一线职工人均工资翻了两番多,优质产品占比从不足三成增至七成,国内国际订单供不应求。
向新求变、向绿而生——创安的故事,正是传统企业勇于自我革命、积极转型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
矢志混改 走出市场化新路
白天黄沙漫天、晚上朔风呼啸,严重的高反让人夜夜难眠……2018年,吴世周来到茫崖镇,担任创安公司总经理,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更加恶劣。
更严峻的是公司运营状况:这家始建于1958年11月的国企,长期占据国内石棉市场二分之一以上份额,但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自身应变能力不足,创安逐渐没落,一度濒临破产,公司账面金额不足50万元、接连3个月拖欠职工工资、负债率攀升至127%……
“不能坐以待毙!”吴世周态度坚决。
要想突出重围,必须摸清市场现状。创安派出团队赴行业协会、海关、下游市场开展调研。调研发现,尽管石棉产品的应用领域在收窄,但目前国内年需求量仍维持在25万至30万吨,国际市场也有大量需求。
“市场的需求还在,而且茫崖其他民营棉企还在盈利,我们坐拥大量资源,为何连年亏损?”经过调研,吴世周的疑问得到厘清:问题根源在公司自身。
从内部来看,作为一家老国企,创安自身体制机制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员工吃着“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部门间藩篱固化,生产与市场两张皮,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与此同时,民企负责人李更财2013年在茫崖镇投资300余万元从事温石棉开采,由于没有采矿权,他的公司只能在创安开采过的尾矿进行二次开采。
在茫崖镇,像这样的民营棉企大大小小有12家。
当时的创安,人均工资不足民企员工的三分之一,职工没有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而民企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互相之间又存在内耗式的同质化竞争,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长此以往,双方都是死路一条。
2019年底,吴世周又被任命为创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决定放开手脚,在整合矿区内不同产权主体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增资扩股、增量引入、资本和利益绑定为方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前些年,公司也大大小小搞过几次改革,改来改去好像没啥变化。”一些老员工一听到改革,心里满是嘀咕。
“混改后怎么保证我们的利益?”“民企能占多大的股份?”……各家民企参与混改的意愿、诉求各不相同,是摆在混改面前的头道难题。
2020年,受市场因素和经营方式影响,创安生产几近停滞,各家民企也受到强烈冲击。经营状况的急转直下,让混改更显得迫在眉睫。
剖析市场、陈述利弊、主动示好……为了打消民企的疑虑,创安拿出最大的诚意,与民企逐个开展协商谈判。
“创安深耕石棉产业多年,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李更财说,在风高浪急的市场中,创安与众多民企只有汇成一脉,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为保证民企安心,创安决定让民营企业资本占比49%,自己再根据相应资产量配比占51%。创安其余的固定资产,混改企业还可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
很快,大家意识到,这一次的改革的确与以往不同:彻底打破传统的“等靠要”思维,引进民营企业,推进以产权重组为核心、以混合所有制为形式的改革,让民企管理机制倒逼国企自我改革。
经过近半年的拉锯战,12家民企全部达成混改共识。
“不破不立,向死而生!”对于这次改革,吴世周这样认为。
混改的效果立竿见影。民企对市场的灵敏性和成本意识得以发挥,销路进一步打开,公司产品优良率从30%提升至70%;而创安的市场地位也逐渐恢复,年产销量在6万吨的基础上翻番,最高达到14.5万吨。
就在当年,创安营收同比增长85%,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利润近1000万元,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产值。
追新逐绿 驶向广阔蓝海
混改,只是解决了创安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未来如何能发展得更好,依然是创安面临的难关。
走进创安采矿区,一座状如高山的石堆格外显眼。60多年的开采中,尾矿处理问题成为影响创安发展的历史包袱,还因此在2017年的中央环保督察中被要求停业整顿。
如何处理好尾矿,成为创安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底色,必须是绿色!2020年,创安与一些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探寻尾矿处理新路。
“提取测试发现,尾矿中含有近80%的氧化镁和二氧化硅。也就是说,矿石中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鸟鹏云说。
经过试验,陕西理工大学团队利用化学反应提取高纯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的试验取得成功,并具备了转入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产学研的打通,也让尾矿这个曾经的“包袱”真真切切转化为财富。
转型发展的同时,创安还在积极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2020年,创安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大功率的挖掘破碎设备、运输设备,还安装了抑尘和除尘装置。粗放的爆破采挖方式占比从70%降到30%,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隔年,环保督察对创安提出的三项主要问题就全部销号。
日前,记者在采矿区看到,一辆辆运输车辆运转不停,正在为即将开工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作准备。
“我们首期1万吨的尾矿治理项目投产后,预计利润在3000万元左右。”创安总经理马红伟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尾矿综合利用,既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也让创安有了枯木逢春的发展机遇。
传统产业必须通过迭代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如果仅仅依靠单一产业,在市场浪潮中势必难以行稳致远。结合当地资源,创安还积极拓展新兴产业,谋求绿色发展。
茫崖地区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且有大规模闲置的戈壁荒滩,适合发展风电、光伏。创安与大唐电力等央企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了150兆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同时,创安利用自身的机加工能力,与东部地区企业合作推进风电光伏配套设备制造,生产风电塔筒、叶片、光伏支架等设备。
绿色转型、多元发展,让创安拥有了更广阔的未来空间。
吴世周介绍,创安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以尾矿综合利用为核心、以新能源电力为动能的“源网荷储”综合一体化项目,加速企业绿色转型,拥抱产业蓝海。
绿色发展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混改前,我们在国际市场基本没啥存在感。现在,创安接到的来自越南、缅甸等国际市场的订单越来越多。今年,我们已经接到国际订单1.6万吨。”吴世周介绍,凭借良好的质量和口碑,创安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一度供不应求。
“作为一家资源型国企,创安积极探索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升级、产业调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生动诠释了以改革和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田勇说。
引人育才 由“共享”迈向“共赢”
资源盘活了、市场拓展了,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人才支撑是关键。
“人才连年流失,近20年招不到一个人,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这种情况下,企业谈何发展?”马红伟说,创安扭亏为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职工待遇,为公司发展留人、引人、育人。
为此,创安打破既有分配方法,实行产量和效益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将利润向一线职工倾斜,干得多就拿得多……
仅2023年,创安就拿出7603.68万元用于保障员工待遇,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4.13%。
“原来大家是一块吃‘大锅饭’,到2018年,我们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还经常被拖欠。”采访中,很多员工告诉记者。
“以前公司产量低、订单少,大家没啥活干。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拖欠了我们三个多月的工资。”运输司机宋怀珍说,混改后,大家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是收入也大幅增长。
“我现在一个月最高能领到1.5万元的工资,今年还花了20多万元买了辆新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他的脸上不自觉挂上了笑容。
职工的待遇提升了,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也更扎实。
针对原有管理层年龄偏大、思路封闭、闯劲不足等问题,创安开展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且打破了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
竞聘演讲、现场答辩,比管理思路、拼经营方法……经过激烈竞争,曾经的民企负责人李更财成为创安旗下聚源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石棉矿的采选。
“用人制度的改革,让企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效,监督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干事创业环境风清气正,企业的发展后劲更足。”公司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得弟说。
同时,创安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由于招不到人,公司职工平均年龄在2018年达到48.3岁。近两年,凭借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有19名大学生入职创安,其中包括两名硕士生。
作为一名“矿三代”,25岁的侯雪婷在今年7月回到出生的地方,成为一名新“创安人”。
入职后,侯雪婷被安排到核心业务部门锻炼,公司还提供一套免费单人公寓。“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有保障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侯雪婷说。
2021年,创安4名职工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领军后备人才。
新血液,新面孔。如今,创安人多了几分自信和希望,这也是创安突围脱困、成功转型的写照。
不破不立,革旧从新。
“通过改革对接市场、盘活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是传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吴世周说,顺应潮流大势,创安的改革才刚开始。
|
欧冠免责声明: | ||||||||
|
这是一个瀚海荒原上发生的“孤岛突围”故事,也是一段起死回生的改革历程。
青海创安公司,地处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这里石棉资源富集,工业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资源禀赋让创安的石棉品牌“中国茫棉”一度享誉海内外。
正如其名,茫崖镇平均海拔3100米,方圆200多公里荒无人烟。这样一家“孤岛企业”,一度因远离市场、机制僵化,留下不少积弊沉疴,直至濒临破产。
刀刃向内,向死而生。创安通过一系列壮士断腕的改革,创新重塑品牌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奋力突围转型。短短三年间,负债率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一线职工人均工资翻了两番多,优质产品占比从不足三成增至七成,国内国际订单供不应求。
向新求变、向绿而生——创安的故事,正是传统企业勇于自我革命、积极转型发展的一个生动例证。
矢志混改 走出市场化新路
白天黄沙漫天、晚上朔风呼啸,严重的高反让人夜夜难眠……2018年,吴世周来到茫崖镇,担任创安公司总经理,这里的环境,比他想象中更加恶劣。
更严峻的是公司运营状况:这家始建于1958年11月的国企,长期占据国内石棉市场二分之一以上份额,但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自身应变能力不足,创安逐渐没落,一度濒临破产,公司账面金额不足50万元、接连3个月拖欠职工工资、负债率攀升至127%……
“不能坐以待毙!”吴世周态度坚决。
要想突出重围,必须摸清市场现状。创安派出团队赴行业协会、海关、下游市场开展调研。调研发现,尽管石棉产品的应用领域在收窄,但目前国内年需求量仍维持在25万至30万吨,国际市场也有大量需求。
“市场的需求还在,而且茫崖其他民营棉企还在盈利,我们坐拥大量资源,为何连年亏损?”经过调研,吴世周的疑问得到厘清:问题根源在公司自身。
从内部来看,作为一家老国企,创安自身体制机制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明确的奖罚机制,员工吃着“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部门间藩篱固化,生产与市场两张皮,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与此同时,民企负责人李更财2013年在茫崖镇投资300余万元从事温石棉开采,由于没有采矿权,他的公司只能在创安开采过的尾矿进行二次开采。
在茫崖镇,像这样的民营棉企大大小小有12家。
当时的创安,人均工资不足民企员工的三分之一,职工没有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而民企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互相之间又存在内耗式的同质化竞争,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长此以往,双方都是死路一条。
2019年底,吴世周又被任命为创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决定放开手脚,在整合矿区内不同产权主体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增资扩股、增量引入、资本和利益绑定为方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前些年,公司也大大小小搞过几次改革,改来改去好像没啥变化。”一些老员工一听到改革,心里满是嘀咕。
“混改后怎么保证我们的利益?”“民企能占多大的股份?”……各家民企参与混改的意愿、诉求各不相同,是摆在混改面前的头道难题。
2020年,受市场因素和经营方式影响,创安生产几近停滞,各家民企也受到强烈冲击。经营状况的急转直下,让混改更显得迫在眉睫。
剖析市场、陈述利弊、主动示好……为了打消民企的疑虑,创安拿出最大的诚意,与民企逐个开展协商谈判。
“创安深耕石棉产业多年,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李更财说,在风高浪急的市场中,创安与众多民企只有汇成一脉,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为保证民企安心,创安决定让民营企业资本占比49%,自己再根据相应资产量配比占51%。创安其余的固定资产,混改企业还可通过租赁的方式使用。
很快,大家意识到,这一次的改革的确与以往不同:彻底打破传统的“等靠要”思维,引进民营企业,推进以产权重组为核心、以混合所有制为形式的改革,让民企管理机制倒逼国企自我改革。
经过近半年的拉锯战,12家民企全部达成混改共识。
“不破不立,向死而生!”对于这次改革,吴世周这样认为。
混改的效果立竿见影。民企对市场的灵敏性和成本意识得以发挥,销路进一步打开,公司产品优良率从30%提升至70%;而创安的市场地位也逐渐恢复,年产销量在6万吨的基础上翻番,最高达到14.5万吨。
就在当年,创安营收同比增长85%,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利润近1000万元,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产值。
追新逐绿 驶向广阔蓝海
混改,只是解决了创安如何活下去的问题。未来如何能发展得更好,依然是创安面临的难关。
走进创安采矿区,一座状如高山的石堆格外显眼。60多年的开采中,尾矿处理问题成为影响创安发展的历史包袱,还因此在2017年的中央环保督察中被要求停业整顿。
如何处理好尾矿,成为创安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底色,必须是绿色!2020年,创安与一些高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探寻尾矿处理新路。
“提取测试发现,尾矿中含有近80%的氧化镁和二氧化硅。也就是说,矿石中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鸟鹏云说。
经过试验,陕西理工大学团队利用化学反应提取高纯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的试验取得成功,并具备了转入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产学研的打通,也让尾矿这个曾经的“包袱”真真切切转化为财富。
转型发展的同时,创安还在积极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2020年,创安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大功率的挖掘破碎设备、运输设备,还安装了抑尘和除尘装置。粗放的爆破采挖方式占比从70%降到30%,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隔年,环保督察对创安提出的三项主要问题就全部销号。
日前,记者在采矿区看到,一辆辆运输车辆运转不停,正在为即将开工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作准备。
“我们首期1万吨的尾矿治理项目投产后,预计利润在3000万元左右。”创安总经理马红伟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尾矿综合利用,既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也让创安有了枯木逢春的发展机遇。
传统产业必须通过迭代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如果仅仅依靠单一产业,在市场浪潮中势必难以行稳致远。结合当地资源,创安还积极拓展新兴产业,谋求绿色发展。
茫崖地区日照时间长、风力大,且有大规模闲置的戈壁荒滩,适合发展风电、光伏。创安与大唐电力等央企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了150兆瓦的新能源发电项目。
同时,创安利用自身的机加工能力,与东部地区企业合作推进风电光伏配套设备制造,生产风电塔筒、叶片、光伏支架等设备。
绿色转型、多元发展,让创安拥有了更广阔的未来空间。
吴世周介绍,创安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以尾矿综合利用为核心、以新能源电力为动能的“源网荷储”综合一体化项目,加速企业绿色转型,拥抱产业蓝海。
绿色发展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混改前,我们在国际市场基本没啥存在感。现在,创安接到的来自越南、缅甸等国际市场的订单越来越多。今年,我们已经接到国际订单1.6万吨。”吴世周介绍,凭借良好的质量和口碑,创安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一度供不应求。
“作为一家资源型国企,创安积极探索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技术升级、产业调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生动诠释了以改革和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田勇说。
引人育才 由“共享”迈向“共赢”
资源盘活了、市场拓展了,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人才支撑是关键。
“人才连年流失,近20年招不到一个人,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这种情况下,企业谈何发展?”马红伟说,创安扭亏为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职工待遇,为公司发展留人、引人、育人。
为此,创安打破既有分配方法,实行产量和效益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将利润向一线职工倾斜,干得多就拿得多……
仅2023年,创安就拿出7603.68万元用于保障员工待遇,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4.13%。
“原来大家是一块吃‘大锅饭’,到2018年,我们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还经常被拖欠。”采访中,很多员工告诉记者。
“以前公司产量低、订单少,大家没啥活干。最困难的时候公司拖欠了我们三个多月的工资。”运输司机宋怀珍说,混改后,大家比以前忙了很多,但是收入也大幅增长。
“我现在一个月最高能领到1.5万元的工资,今年还花了20多万元买了辆新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他的脸上不自觉挂上了笑容。
职工的待遇提升了,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也更扎实。
针对原有管理层年龄偏大、思路封闭、闯劲不足等问题,创安开展大刀阔斧的人事制度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且打破了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
竞聘演讲、现场答辩,比管理思路、拼经营方法……经过激烈竞争,曾经的民企负责人李更财成为创安旗下聚源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石棉矿的采选。
“用人制度的改革,让企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效,监督体系更加健全有效,干事创业环境风清气正,企业的发展后劲更足。”公司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得弟说。
同时,创安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由于招不到人,公司职工平均年龄在2018年达到48.3岁。近两年,凭借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有19名大学生入职创安,其中包括两名硕士生。
作为一名“矿三代”,25岁的侯雪婷在今年7月回到出生的地方,成为一名新“创安人”。
入职后,侯雪婷被安排到核心业务部门锻炼,公司还提供一套免费单人公寓。“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有保障的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侯雪婷说。
2021年,创安4名职工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领军后备人才。
新血液,新面孔。如今,创安人多了几分自信和希望,这也是创安突围脱困、成功转型的写照。
不破不立,革旧从新。
“通过改革对接市场、盘活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是传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吴世周说,顺应潮流大势,创安的改革才刚开始。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