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时政要闻
来源:1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袁月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纵观中国历史,关,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见证了战争与和平、毁灭与新生、阻塞与通达、隔阂与交融。
中国人对“关”的感情,亦是复杂的——它象征着大漠孤烟的苍凉、关山难越的惆怅,也饱含着倚剑而歌的豁达豪迈、守卫家国的威武雄壮。
古老的关隘,如同一段段时代风云的注脚,散落在辽阔大地的褶皱深处,串联起波澜起伏的历史章节。
细数几大名关,函谷关是绕不开的一座。这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原大地上,曾先后出现过三座函谷关:位于三门峡市灵宝市的秦函谷关,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的汉函谷关,以及距秦函谷关不远、建在黄河岸边的魏函谷关。
风起函谷,表里山河。如今,行走在崤函古道上,耳边不时有风声呜咽,仿佛仍能听到穿过历史烟云的轻声叹息。
纵横之地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中原,烽烟不断。
公元前318年,楚、齐、魏、赵、韩、燕六国联合,由楚怀王担任“纵长”,向日益强大的秦国发起进攻。联军浩浩荡荡前进,行至函谷关时,遇到主动出击的秦国,六国联军败走,“皆引而归”。
这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战国“六雄”第一次“合纵”,也是“函谷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文献之中。
从空中俯瞰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山峦叠起,沟壑纵横。在中条山与崤山之间,弘农涧河与黄河交汇,弘农涧以西、黄河以南,高耸起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塬——稠桑塬。
塬,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独特地貌,因流水长期冲刷侵蚀而形成,顶面平坦宽阔但密林遍布,四周沟谷切割、陡峭难行,是名副其实的艰险之地。
好在,稠桑塬上有一道东西向的狭窄裂隙,长约7.5千米,深约50至70米,谷底宽约10米,最窄处只有2至3米。纵使“车不方轨,马不并辔”,先秦时期,这是穿行稠桑塬的唯一通道。
秦国将关隘,修筑在这裂隙的东端。关在谷中,深险如函,由此得名函谷关。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函谷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单战战介绍,凭借“丸泥可封”之险、易守难攻之势,函谷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关以来,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小战役200多次,其中不少重大战役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这里是战国七雄“合纵连横”之地,也是刘邦项羽“楚汉争关”之地。
作为“秦之四塞”的东方门户,关东势力若想攻入关中平原,就要先渡弘农涧、破函谷关。翻阅历史文献,细看东方列国先后进行的五次大规模合纵攻秦,函谷关都是关键战场。
“正是有了函谷关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屏障,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六国联军,才能多次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在时机成熟时东出函谷,一扫六合。”单战战说。
怪不得贾谊在《过秦论》中,对函谷关不吝笔墨:“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函谷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函谷关,连同大散关、武关、萧关一道,成为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最佳守护者。
“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秦函谷关附近断崖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箭窖遗址,一束束铁杆铜箭矢虽然均已锈成块状,但仍能从中窥见当年这里战事之频繁、战况之激烈。”单战战感叹道。
历史的车轮滚滚,当年的雄关要塞早已湮灭,如今的秦函谷关,是当地依托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而复建的。它坐西向东,青砖高墙呈凹形南北排开,关墙上,矗立着4座悬山式重檐楼阁,尽显巍峨。
登关楼远眺,难抑思古之幽情。向西望去,稠桑塬上的函关古道依旧密林四掩、壁立如削,仍能感知到“函谷兵戈起,草木皆兵家”的肃杀意境。
秋风过处,仿若战马嘶鸣。
道家之源
漫步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最让人难以忽视的,要数一尊硕大的老子金像。他手握《道德经》书卷,目视远方,睿光如炬。
出生于豫东周口市鹿邑县、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为何会在相距甚远的灵宝留下深重印记?
“老乡,你们这儿和老子有啥渊源?”
“噫,你不知道吗,老子在俺这儿写的《道德经》哩!”
故事要从大约2500年前讲起。
一天,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登楼观天象,只见东方一派紫气升腾的奇异光景,于是大喜,认为紫气东来,必有贵人经过,连忙“待而迎之”。不久后,果然见一位老翁骑着青牛,向关门走来。这老翁,便是“见周之衰,乃遂去”的老子。尹喜得知老子将要隐居,便请求他在此著书,传道于世人。
就这样,凝结老子哲学思想,洋洋洒洒五千余言、上下两卷的《道德经》,在函谷关这一“灵境宝地”诞生,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刘向《列仙传》等文献中记载的传奇故事。2014年,作为民间文学的“老子传说”,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还现存有太初宫,碑文记载,这是尹喜处理公务的地方,也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单战战颇为自豪,“许多海内外老子文化、道家文化研究专家及爱好者,都会专程来灵宝秦函谷关拜谒,在‘道家之源’追寻先贤的智慧星光。”
彼时,老子挥一挥衣袖,西出函谷,飘然远去,“莫知其所终”。他或许不会想到,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道德经》不仅在中国留下广泛而持久的余韵,在国际上也有着超乎想象的巨大影响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道德经》是被翻译成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迄今为止,该书已翻译成近百种语言,有2000多种译本,“老学研究”一度在世界多地掀起热潮。
是以,函谷关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要塞,更是人文意义上的重镇。除了老子与《道德经》,这里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入秦被软禁,凭借手下门客用“狗盗”之术、“鸡鸣”之法,才得以顺利逃出函谷关,“鸡鸣狗盗”由此而来;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牵白马过函谷关受阻,于是与关吏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白马非马”逻辑辩论……
时至今日,慕名而来的游客,还可以在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看到鸡鸣台、望气台等饱含文化底蕴的遗存。近百米的格言通道上,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格言石”,镌刻着《道德经》中阐述的大道至理。而附近一带的住家户,仍喜欢在门楣上刻下“紫气东来”四字,遥想老子身后的万丈霞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名关、名人、名著,在此凝为一体,幻化为挺立在国人心中的文化符号,倒映在上善湖盈盈的水波间。
丝路遗珍
回想起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的发掘经历,严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发掘了3300平方米,获评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见汉函谷关有多么重要、其发现有多么震撼!”
2012年6月,时任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更名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的严辉,接到一项新任务——担任新安县汉函谷关考古发掘领队,主持开展相关勘探及发掘工作。
城墙、排水渠、马道、护堤、建筑遗址、水井、道路……一系列丰富的遗迹现象被不断揭露,汉函谷关遗址的整体空间布局、形制结构等愈发清晰。
“在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关’字瓦当。”严辉说,“上面的一笔一画都清晰可见,为遗址年代和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很多人不解,为何在距离灵宝市150公里外的新安县,还有一座函谷关?
那是公元前114年的冬天,刚过不惑之年的汉武帝刘彻下令,“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
出灵宝,经渑池,至新安。迁关这一决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知道,函谷关扼守沟通洛阳盆地与关中平原的大通道,素有“中原锁钥,两京咽喉”之称,是京畿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东汉学者应劭观点,迁关原因是“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那时,关内关外,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区别,也是身份荣耀的象征。杨仆不甘当“关外侯”,自愿付出所有家产用作迁关费用,希望能将函谷关向东搬迁三百里,将自己的家乡纳入关中。
或许是对将军功绩的奖赏,又或许出于构建“大关中”战略需求考虑,那年冬日,汉武帝究竟为何作下“迁关”的重要决定,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新安接棒灵宝,重新建起一座宏伟的关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新安汉函谷关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口,还是一座复杂的城,由关塞、驿站、烽燧、长墙等设施组合构成了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南北纵长约60公里,控制着崤函南道、崤函北道、黄河漕运三条路线。”严辉说,考古发掘也印证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汉函谷关“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的描述。
而相比于秦时函谷关突出的军事功能,在幅员辽阔、大一统的汉朝,函谷关作为内关之一,除守卫京畿外,在交通、驿站、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以汉函谷关为西行的第一道门户,古丝绸之路由中原腹地伸出,经甘肃、新疆一路西去,绵亘万里,串联起亚欧大陆上贸易你来我往、文明交流交融的珠链。2014年,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的一处重要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函谷关附近,还曾出土牵驼俑、胡俑、骆驼俑等反映西域特色的文物,佐证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盛。”严辉说。
“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历经2100多年风雨苍黄,汉函谷关还静静屹立在崤函古道之上,保留着民国期间最后一次修葺的形制。
登上关楼,目光随古道延伸向远方,脑海中便不由自主浮现起两汉时,那些身姿各异的西域使节、满载珍宝的商旅驼队云集于此的热闹景象。遗址北侧,陇海铁路上,列车呼啸而过——“钢铁驼队”正驰骋在新丝路之上。
迈步向新
说罢秦皇汉武,沿着时光的轨迹,继续寻觅魏函谷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西征张鲁、马超时路经弘农,见秦函谷关古道崎岖难行,粮草转运困难,命许褚在距离秦函谷关北约5公里的黄河河滩上另辟新的运粮道。
“到了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入口处新建关城,这便是魏函谷关,又称‘大崤关’‘金陡关’。”严辉指着一张老照片说,1923年康有为前往西安途中路过魏函谷关,还为此关题写下“天下为公”四字,不过由于三门峡大坝蓄水,魏函谷关遗址被淹没在水下,具体位置已不可寻。
黄河滚滚,沧海桑田。
随着古代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扼守东西要道的函谷关地位逐渐下降以至衰落。而在刀光剑影远去之后,关塞作为军事守备的功能也逐渐褪去,转而成为回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文化地标。
古往今来,煌煌函谷关见证了太多太多风云际会、功过是非,也聆听了太多太多家国情怀、故人乡思。
一代代王侯将相,期待在这里建功立业,鼓角争鸣,也慨叹“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一位位文人骚客,在这里凭古吊今,感慨万千,也吟唱“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灵宝、新安两地不断挖掘函谷关文化内涵,创新方式讲述函谷关故事,让古关融入时代新风、重现光彩。
“我们在做好汉函谷关文物保护的同时,围绕丝路文化和关隘文化等,推出了《泥土的记忆》《神秘的考古》《穿越汉代,如何通‘关’》等特色研学课程,通过打造涵盖参观游览、场景体验、传统游戏、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精品研学项目,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能游有所学、学有所获。”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所所长郭佳伟说。
而在灵宝,围绕秦函谷关,当地也作出许多规划,并不断付诸实践。
“2023年,我们推出了大型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问道函谷》。2024年暑假以来,又新推出大型实景剧《大秦烽云》,以秦扫六合故事为蓝本,以函谷关的历史文化和壮美景色为依托,直观再现大秦金戈铁马的历史故事与壮观场面,让游客在沉浸式文旅产品中,感受文化风韵。”单战战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登上函谷关镇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奔流不息。山峦起伏处,函谷关的故事还在继续。
欧冠免责声明: | ||||||||
|
来源:1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袁月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纵观中国历史,关,往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见证了战争与和平、毁灭与新生、阻塞与通达、隔阂与交融。
中国人对“关”的感情,亦是复杂的——它象征着大漠孤烟的苍凉、关山难越的惆怅,也饱含着倚剑而歌的豁达豪迈、守卫家国的威武雄壮。
古老的关隘,如同一段段时代风云的注脚,散落在辽阔大地的褶皱深处,串联起波澜起伏的历史章节。
细数几大名关,函谷关是绕不开的一座。这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原大地上,曾先后出现过三座函谷关:位于三门峡市灵宝市的秦函谷关,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的汉函谷关,以及距秦函谷关不远、建在黄河岸边的魏函谷关。
风起函谷,表里山河。如今,行走在崤函古道上,耳边不时有风声呜咽,仿佛仍能听到穿过历史烟云的轻声叹息。
纵横之地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中原,烽烟不断。
公元前318年,楚、齐、魏、赵、韩、燕六国联合,由楚怀王担任“纵长”,向日益强大的秦国发起进攻。联军浩浩荡荡前进,行至函谷关时,遇到主动出击的秦国,六国联军败走,“皆引而归”。
这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战国“六雄”第一次“合纵”,也是“函谷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文献之中。
从空中俯瞰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山峦叠起,沟壑纵横。在中条山与崤山之间,弘农涧河与黄河交汇,弘农涧以西、黄河以南,高耸起一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塬——稠桑塬。
塬,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独特地貌,因流水长期冲刷侵蚀而形成,顶面平坦宽阔但密林遍布,四周沟谷切割、陡峭难行,是名副其实的艰险之地。
好在,稠桑塬上有一道东西向的狭窄裂隙,长约7.5千米,深约50至70米,谷底宽约10米,最窄处只有2至3米。纵使“车不方轨,马不并辔”,先秦时期,这是穿行稠桑塬的唯一通道。
秦国将关隘,修筑在这裂隙的东端。关在谷中,深险如函,由此得名函谷关。
“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函谷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灵宝市函谷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单战战介绍,凭借“丸泥可封”之险、易守难攻之势,函谷关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建关以来,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小战役200多次,其中不少重大战役甚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这里是战国七雄“合纵连横”之地,也是刘邦项羽“楚汉争关”之地。
作为“秦之四塞”的东方门户,关东势力若想攻入关中平原,就要先渡弘农涧、破函谷关。翻阅历史文献,细看东方列国先后进行的五次大规模合纵攻秦,函谷关都是关键战场。
“正是有了函谷关这样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屏障,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六国联军,才能多次立于不败之地,并最终在时机成熟时东出函谷,一扫六合。”单战战说。
怪不得贾谊在《过秦论》中,对函谷关不吝笔墨:“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函谷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函谷关,连同大散关、武关、萧关一道,成为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最佳守护者。
“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秦函谷关附近断崖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箭窖遗址,一束束铁杆铜箭矢虽然均已锈成块状,但仍能从中窥见当年这里战事之频繁、战况之激烈。”单战战感叹道。
历史的车轮滚滚,当年的雄关要塞早已湮灭,如今的秦函谷关,是当地依托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而复建的。它坐西向东,青砖高墙呈凹形南北排开,关墙上,矗立着4座悬山式重檐楼阁,尽显巍峨。
登关楼远眺,难抑思古之幽情。向西望去,稠桑塬上的函关古道依旧密林四掩、壁立如削,仍能感知到“函谷兵戈起,草木皆兵家”的肃杀意境。
秋风过处,仿若战马嘶鸣。
道家之源
漫步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最让人难以忽视的,要数一尊硕大的老子金像。他手握《道德经》书卷,目视远方,睿光如炬。
出生于豫东周口市鹿邑县、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为何会在相距甚远的灵宝留下深重印记?
“老乡,你们这儿和老子有啥渊源?”
“噫,你不知道吗,老子在俺这儿写的《道德经》哩!”
故事要从大约2500年前讲起。
一天,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登楼观天象,只见东方一派紫气升腾的奇异光景,于是大喜,认为紫气东来,必有贵人经过,连忙“待而迎之”。不久后,果然见一位老翁骑着青牛,向关门走来。这老翁,便是“见周之衰,乃遂去”的老子。尹喜得知老子将要隐居,便请求他在此著书,传道于世人。
就这样,凝结老子哲学思想,洋洋洒洒五千余言、上下两卷的《道德经》,在函谷关这一“灵境宝地”诞生,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刘向《列仙传》等文献中记载的传奇故事。2014年,作为民间文学的“老子传说”,也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还现存有太初宫,碑文记载,这是尹喜处理公务的地方,也是老子著《道德经》的地方。”单战战颇为自豪,“许多海内外老子文化、道家文化研究专家及爱好者,都会专程来灵宝秦函谷关拜谒,在‘道家之源’追寻先贤的智慧星光。”
彼时,老子挥一挥衣袖,西出函谷,飘然远去,“莫知其所终”。他或许不会想到,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道德经》不仅在中国留下广泛而持久的余韵,在国际上也有着超乎想象的巨大影响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道德经》是被翻译成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迄今为止,该书已翻译成近百种语言,有2000多种译本,“老学研究”一度在世界多地掀起热潮。
是以,函谷关不仅是军事意义上的要塞,更是人文意义上的重镇。除了老子与《道德经》,这里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入秦被软禁,凭借手下门客用“狗盗”之术、“鸡鸣”之法,才得以顺利逃出函谷关,“鸡鸣狗盗”由此而来;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牵白马过函谷关受阻,于是与关吏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白马非马”逻辑辩论……
时至今日,慕名而来的游客,还可以在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看到鸡鸣台、望气台等饱含文化底蕴的遗存。近百米的格言通道上,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格言石”,镌刻着《道德经》中阐述的大道至理。而附近一带的住家户,仍喜欢在门楣上刻下“紫气东来”四字,遥想老子身后的万丈霞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名关、名人、名著,在此凝为一体,幻化为挺立在国人心中的文化符号,倒映在上善湖盈盈的水波间。
丝路遗珍
回想起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的发掘经历,严辉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发掘了3300平方米,获评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见汉函谷关有多么重要、其发现有多么震撼!”
2012年6月,时任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更名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的严辉,接到一项新任务——担任新安县汉函谷关考古发掘领队,主持开展相关勘探及发掘工作。
城墙、排水渠、马道、护堤、建筑遗址、水井、道路……一系列丰富的遗迹现象被不断揭露,汉函谷关遗址的整体空间布局、形制结构等愈发清晰。
“在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关’字瓦当。”严辉说,“上面的一笔一画都清晰可见,为遗址年代和文化内涵的真实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很多人不解,为何在距离灵宝市150公里外的新安县,还有一座函谷关?
那是公元前114年的冬天,刚过不惑之年的汉武帝刘彻下令,“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
出灵宝,经渑池,至新安。迁关这一决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知道,函谷关扼守沟通洛阳盆地与关中平原的大通道,素有“中原锁钥,两京咽喉”之称,是京畿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东汉学者应劭观点,迁关原因是“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那时,关内关外,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区别,也是身份荣耀的象征。杨仆不甘当“关外侯”,自愿付出所有家产用作迁关费用,希望能将函谷关向东搬迁三百里,将自己的家乡纳入关中。
或许是对将军功绩的奖赏,又或许出于构建“大关中”战略需求考虑,那年冬日,汉武帝究竟为何作下“迁关”的重要决定,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新安接棒灵宝,重新建起一座宏伟的关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新安汉函谷关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关口,还是一座复杂的城,由关塞、驿站、烽燧、长墙等设施组合构成了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南北纵长约60公里,控制着崤函南道、崤函北道、黄河漕运三条路线。”严辉说,考古发掘也印证了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汉函谷关“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的描述。
而相比于秦时函谷关突出的军事功能,在幅员辽阔、大一统的汉朝,函谷关作为内关之一,除守卫京畿外,在交通、驿站、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以汉函谷关为西行的第一道门户,古丝绸之路由中原腹地伸出,经甘肃、新疆一路西去,绵亘万里,串联起亚欧大陆上贸易你来我往、文明交流交融的珠链。2014年,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的一处重要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函谷关附近,还曾出土牵驼俑、胡俑、骆驼俑等反映西域特色的文物,佐证了当时丝路贸易的繁盛。”严辉说。
“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历经2100多年风雨苍黄,汉函谷关还静静屹立在崤函古道之上,保留着民国期间最后一次修葺的形制。
登上关楼,目光随古道延伸向远方,脑海中便不由自主浮现起两汉时,那些身姿各异的西域使节、满载珍宝的商旅驼队云集于此的热闹景象。遗址北侧,陇海铁路上,列车呼啸而过——“钢铁驼队”正驰骋在新丝路之上。
迈步向新
说罢秦皇汉武,沿着时光的轨迹,继续寻觅魏函谷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操西征张鲁、马超时路经弘农,见秦函谷关古道崎岖难行,粮草转运困难,命许褚在距离秦函谷关北约5公里的黄河河滩上另辟新的运粮道。
“到了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弘农太守孟康在运粮道入口处新建关城,这便是魏函谷关,又称‘大崤关’‘金陡关’。”严辉指着一张老照片说,1923年康有为前往西安途中路过魏函谷关,还为此关题写下“天下为公”四字,不过由于三门峡大坝蓄水,魏函谷关遗址被淹没在水下,具体位置已不可寻。
黄河滚滚,沧海桑田。
随着古代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中心南移,扼守东西要道的函谷关地位逐渐下降以至衰落。而在刀光剑影远去之后,关塞作为军事守备的功能也逐渐褪去,转而成为回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文化地标。
古往今来,煌煌函谷关见证了太多太多风云际会、功过是非,也聆听了太多太多家国情怀、故人乡思。
一代代王侯将相,期待在这里建功立业,鼓角争鸣,也慨叹“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一位位文人骚客,在这里凭古吊今,感慨万千,也吟唱“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灵宝、新安两地不断挖掘函谷关文化内涵,创新方式讲述函谷关故事,让古关融入时代新风、重现光彩。
“我们在做好汉函谷关文物保护的同时,围绕丝路文化和关隘文化等,推出了《泥土的记忆》《神秘的考古》《穿越汉代,如何通‘关’》等特色研学课程,通过打造涵盖参观游览、场景体验、传统游戏、实践操作等多方面的精品研学项目,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能游有所学、学有所获。”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所所长郭佳伟说。
而在灵宝,围绕秦函谷关,当地也作出许多规划,并不断付诸实践。
“2023年,我们推出了大型沉浸式夜游体验项目《问道函谷》。2024年暑假以来,又新推出大型实景剧《大秦烽云》,以秦扫六合故事为蓝本,以函谷关的历史文化和壮美景色为依托,直观再现大秦金戈铁马的历史故事与壮观场面,让游客在沉浸式文旅产品中,感受文化风韵。”单战战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登上函谷关镇九曲黄河观景台远瞰,滔滔黄河奔流不息。山峦起伏处,函谷关的故事还在继续。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