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辟谣平台 > 媒体求证 > 正文

辟谣平台

[评论]让科普文章变得靠谱起来 净化网络空间
更新时间:2020-4-20 9:27:16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原标题:让科普文章变得靠谱起来

  随着自媒体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类平台发布信息,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接收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信息、知识的传播。然而,自媒体信息流中的含金量有时候让人感到头疼,为博取眼球而发布低俗文章并不鲜见,还有的打着科普的幌子,看上去有理有据有章法,但实际上是不靠谱的伪历史、伪科学、伪常识等。其中,有的结论毫无说服力,有的回避关键问题,有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当,但对外行人来说,却足以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

  科普文章不靠谱,是信息传播失真的典型表现。过去,以大众媒体为中心节点,可以搭起专家学者和大众之间的有效桥梁,专家负责传达“一手信息”,媒体重在表达“接地气”,再加上采编流程中的甄别、审核机制,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在“去中心化”的自媒体语境下,虽然人人都有“传声筒”,但“真实”逐渐让位于“流量”。比如被坊间广为流传的“滴血测癌”和“换头术”,都是字面意思上浅尝辄止的传播。此外,网络改造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对着电脑点“复制和粘贴”,不去采访,不去阅读,不去甄别,马上就能生产一份“快餐”;个别情况下,有些人熟谙包装方法,堆砌未证实的材料,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轻松也能到达十万加。和一般失真信息相比,伪科普不容易被察觉,但问题也显而易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网失真”,一个错误被连番引用,最后就有可能变成了“真实”。

  科普文章常被理解为碎片化知识,有人认为碎片化的不叫知识,只能是信息。在书本式的学习环境中,观点之间彼此关联,我们不仅得到了答案,还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但在碎片化的科普学习中,我们不需要思考,只是得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对于纯粹技能类尤其是讲效率的需求而言,这种方式简单而有效,但一旦需要代入思考,碎片化信息通常给不了帮助。这是因为,信息多和思考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古人常常担心自己所知有限,但当代人却大都烦恼于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遇到事情就一搜了之,看上去知道的越多,实际上思考的越少。了解这些,就可以对市面上流行的“碎片化学习”有大体了解。当前,某些付费阅读和知识问答做得风生水起,其本质都是教答案而不教思考,当然,利用人们对知识的焦虑未尝不可,但包装成“最佳效率的学习方式”,就值得警惕了。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看什么样的文章,是读者自己的决定,怪不得写文章的人。看似有道理,但随着信息越来越泛滥,经典越来越稀缺,读者的选择实际上被限制和压缩了。在这种环境下,谁能更精确地解读出公众需求,谁能在质量和真实上有始终如一的保证,谁就能赢取读者的信任。因此,自媒体写作不能只盯着阅读量和点击量,而是要有责任意识,有担当意识,要借鉴和引入规范的采编流程,在这一点上,平台也可以大有所为。首先,对于明显的低俗和谣言类文章,要及时介入和清理。比如微信最近对于低俗党、标题党进行整治,引发一片叫好声;其次,要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流量引导,比如推行原创标识,对账号进行分类,对优质的科普文章进行推荐;第三,要修正兴趣主导的“算法类新闻”,适当引入人工审核机制,在某些重大选题或者受关注度高的文章上面,更要考虑导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某些科普文章变得不靠谱,因应的正是网络信息越来越鱼龙混杂的现实。虽然科普文章仍显得“碎片化”,但在信息爆炸时代,它仍然具有自己的价值,至少代表质量相对较高的信息的浓度,对网络传播质量发出令人深思的提问。

文章编辑:杨铭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评论]让科普文章变得靠谱起来 净化网络空间
2020-4-20 9:27:16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原标题:让科普文章变得靠谱起来

  随着自媒体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类平台发布信息,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接收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信息、知识的传播。然而,自媒体信息流中的含金量有时候让人感到头疼,为博取眼球而发布低俗文章并不鲜见,还有的打着科普的幌子,看上去有理有据有章法,但实际上是不靠谱的伪历史、伪科学、伪常识等。其中,有的结论毫无说服力,有的回避关键问题,有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当,但对外行人来说,却足以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

  科普文章不靠谱,是信息传播失真的典型表现。过去,以大众媒体为中心节点,可以搭起专家学者和大众之间的有效桥梁,专家负责传达“一手信息”,媒体重在表达“接地气”,再加上采编流程中的甄别、审核机制,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在“去中心化”的自媒体语境下,虽然人人都有“传声筒”,但“真实”逐渐让位于“流量”。比如被坊间广为流传的“滴血测癌”和“换头术”,都是字面意思上浅尝辄止的传播。此外,网络改造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对着电脑点“复制和粘贴”,不去采访,不去阅读,不去甄别,马上就能生产一份“快餐”;个别情况下,有些人熟谙包装方法,堆砌未证实的材料,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轻松也能到达十万加。和一般失真信息相比,伪科普不容易被察觉,但问题也显而易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网失真”,一个错误被连番引用,最后就有可能变成了“真实”。

  科普文章常被理解为碎片化知识,有人认为碎片化的不叫知识,只能是信息。在书本式的学习环境中,观点之间彼此关联,我们不仅得到了答案,还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但在碎片化的科普学习中,我们不需要思考,只是得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对于纯粹技能类尤其是讲效率的需求而言,这种方式简单而有效,但一旦需要代入思考,碎片化信息通常给不了帮助。这是因为,信息多和思考能力并不是一回事,古人常常担心自己所知有限,但当代人却大都烦恼于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遇到事情就一搜了之,看上去知道的越多,实际上思考的越少。了解这些,就可以对市面上流行的“碎片化学习”有大体了解。当前,某些付费阅读和知识问答做得风生水起,其本质都是教答案而不教思考,当然,利用人们对知识的焦虑未尝不可,但包装成“最佳效率的学习方式”,就值得警惕了。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看什么样的文章,是读者自己的决定,怪不得写文章的人。看似有道理,但随着信息越来越泛滥,经典越来越稀缺,读者的选择实际上被限制和压缩了。在这种环境下,谁能更精确地解读出公众需求,谁能在质量和真实上有始终如一的保证,谁就能赢取读者的信任。因此,自媒体写作不能只盯着阅读量和点击量,而是要有责任意识,有担当意识,要借鉴和引入规范的采编流程,在这一点上,平台也可以大有所为。首先,对于明显的低俗和谣言类文章,要及时介入和清理。比如微信最近对于低俗党、标题党进行整治,引发一片叫好声;其次,要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流量引导,比如推行原创标识,对账号进行分类,对优质的科普文章进行推荐;第三,要修正兴趣主导的“算法类新闻”,适当引入人工审核机制,在某些重大选题或者受关注度高的文章上面,更要考虑导向。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某些科普文章变得不靠谱,因应的正是网络信息越来越鱼龙混杂的现实。虽然科普文章仍显得“碎片化”,但在信息爆炸时代,它仍然具有自己的价值,至少代表质量相对较高的信息的浓度,对网络传播质量发出令人深思的提问。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