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世界气象日致辞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今年3月23日是第5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旨在警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巨大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既是寻求和利用气候资源以满足发展需求的历史,也是抵御和抗争气候灾害以延续生存愿望的过程。当今世界,认识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保护气候,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自1873年世界气象组织创建以来,始终把推动气象和水文服务,保护自然环境,抵御气候灾害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根本使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4年发布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并指出,近百年全球气候显著变暖,高温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未来气候灾害风险更趋严重,并将深刻地影响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由此,气候问题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渐演变为更高层面的发展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外交、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体现在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保障的许多环节。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种类多且复杂多变,各地气候差异大。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表平均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随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断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将面临重大威胁和严峻挑战。
长期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气候及其变化规律,气候变化对于发展和安全的现实和长期影响不可回避。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总体上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单产下降;主要河流径流量减少或变化不稳定,水资源可利用性降低且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加深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生态恶化程度,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并降低服务功能;降低大气环境容量,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成为霾天气多发的帮凶;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制约,能源生产和运输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青藏铁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北防护林等重大战略性工程的安全生产和运营遭受严重威胁。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大量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效降低气候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需要我们科学把握气候变化规律,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天人合一”是我们祖辈在长期与自然交往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世代传承。面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气候安全观念,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低碳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并采取更加主动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增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2013年,我国颁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4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并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2014年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既是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合作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更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切实体现。今年12月将在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前各方均有意愿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预期将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和区域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更加有益的环境。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科技部门,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加快推进中国气候服务系统的建设,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降低气候灾害风险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在此,我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气候安全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局长)
|
欧冠免责声明: | ||||||||
|
今年3月23日是第5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旨在警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的巨大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既是寻求和利用气候资源以满足发展需求的历史,也是抵御和抗争气候灾害以延续生存愿望的过程。当今世界,认识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保护气候,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
自1873年世界气象组织创建以来,始终把推动气象和水文服务,保护自然环境,抵御气候灾害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根本使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4年发布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并指出,近百年全球气候显著变暖,高温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未来气候灾害风险更趋严重,并将深刻地影响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由此,气候问题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渐演变为更高层面的发展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外交、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并体现在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保障的许多环节。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种类多且复杂多变,各地气候差异大。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表平均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期全球平均的8倍。随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的不断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日益紧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经济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以及重大工程安全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将面临重大威胁和严峻挑战。
长期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气候及其变化规律,气候变化对于发展和安全的现实和长期影响不可回避。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总体上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单产下降;主要河流径流量减少或变化不稳定,水资源可利用性降低且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加深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生态恶化程度,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并降低服务功能;降低大气环境容量,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成为霾天气多发的帮凶;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制约,能源生产和运输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青藏铁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北防护林等重大战略性工程的安全生产和运营遭受严重威胁。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大量排放将导致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效降低气候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需要我们科学把握气候变化规律,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天人合一”是我们祖辈在长期与自然交往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并世代传承。面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增强气候安全观念,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走低碳发展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并采取更加主动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增强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积极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2013年,我国颁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4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并指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各项任务,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2014年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既是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合作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更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切实体现。今年12月将在巴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前各方均有意愿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预期将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和区域共同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更加有益的环境。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科技部门,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加快推进中国气候服务系统的建设,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降低气候灾害风险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在此,我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气候安全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局长)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