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新华全媒头条)当学生守则遭遇“处世哲学”
廊坊市第四中学的学生进行“一日常规量化”自我评价,使学生养成学习、生活、行为的良好习惯(3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还记得小时候背诵过、抄写过的学生守则吗?
不说谎、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自觉排队……你长大后依然能做到吗?当道德教育与现实情境发生冲突,你是否会更多告诉孩子怎么才能“不吃亏”?
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扣错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后面的扣子会很难。
言传身教与“5+2=0”
安徽合肥的许旻陪女儿参加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收获”的却是好大的感慨。
她注意到,孩子单独参与游戏时都能遵守规则,而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游戏中却会“弯道超车”。“比如‘小脚踩大脚’游戏,小朋友应把脚完全踩在家长脚上,听到指令共同前进。可有的家长就是为了赢,抱起孩子往前跑。最后,作弊的家庭反而带着奖品开心回家了。”
许旻担心,孩子会觉得“钻空子、不遵守规则能得到好处”。“孩子的规矩,大人却做不到,谈什么言传身教?”
她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学生守则里写着“红灯停绿灯行”,但家长牵着孩子一起闯红灯;大人要求孩子言行礼貌得体,自己在生活中却常常爆粗口……
当道德准则和现实境遇发生冲突时,是该坚持是非曲直,还是教孩子如何变通圆滑?成为许多家长的“纠结”所在。
同样生活在合肥的霍一鸣说出了当代家长的普遍困惑。霍一鸣的儿子就读于市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是父母的骄傲。“唯一担心的是他性格太软弱,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性格以后走上社会肯定吃亏。可我每次教育他不能太心善时,内心也很矛盾。”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赵雪菊说,家长的道德修养对子女起着最直接的示范教育作用,如果父母表里不一,会产生极坏的教育效果。
采访中,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提到了德育“5+2=0”现象:在学校老师教5天,孩子回家过2天周末后,教育效果就被“打回原形”。
“比如老师每天布置的给父母倒杯水等例行作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反而制止孩子完成。”湖南省慈利县象鼻嘴村幼儿园园长苏攀说起来,一声叹息。
浙江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家长虽有德育的意识,但碰到实际选择,就在道德准则与实际“受益”之间摇摆。“这种冲突反映了家长自身的道德困惑,也是社会转型期种种‘道德困境’的真实反映。”他说。
在几位受访专家看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观被过度关注,家庭教育陷入“能力焦虑”“未来焦虑”,忽视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培养。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后期矫正会事倍功半。
儿童在西安汉城湖举行的一场开笔礼仪式上诵读《弟子规》(3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上墙”容易“入心”难,德育不能抽象化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无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学校开展的品德教育不同程度存在抽象化、突击式、形式化等问题,使得道德规范“入眼,但难入脑入心”,孩子们往往“记得住,做不到”。
“我们的德育中,还是没有充分考虑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接受方式,有很多孩子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口号。比如,一些地方的小学生守则提出‘增强法律意识’,低年级孩子难以理解此类概念,应当有更直观的解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安徽省淮南市一名小学班主任陆维告诉记者,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老师读读教材,成了最轻松的副科之一。
陆维说,目前学校的教学楼墙上、教室内都挂有名言警句及学生守则,但仅仅这些,最多只能入眼,难以入脑、入心。
不久前,关于该不该用《弟子规》教育孩子,成为网上争论的话题。批评者说,这是“封建糟粕,灌输奴才思想”。支持者说,这部流传已久的书,特别注重对孩子“视听言动”的教育,对立规矩、养习惯很有操作性。
陆维认为,去除《弟子规》中糟粕的内容,从行为点滴来教育孩子是可取的。比如,中国人礼仪规矩中就有“户开亦开,户阖亦阖”——去见长辈,门开着,离开就开着;门关着,离开前就要关门。道德教育需要创造一定的“形式感”,当下亟需令人眼睛一亮、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永胜直言,不少学校的德育仅仅停留在抓几大主题教育,国庆节讲爱国,教师节讲感恩,还有环保教育等等。“这些都很有必要,但德育是细水长流、百涓汇融的工作,仅靠大的主题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在从事教师职业26年的孔英伶看来,“一些学校习惯搞突击式、运动式德育,重形式而轻内涵,缺乏持续性。”
储朝晖认为,为了体现重视,很多学校单独成立德育处。德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现在单独成立一个机构,非德育教师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职责,“德育留给德育处来做”,反而造成了一种割裂和架空。
来自长沙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和老师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火宫殿参加一场传统“开蒙礼”时一起吟诵《弟子规》(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智育成“才” 德育成“人”
不少教育界专家和老师指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素质教育多停留在口头呼吁,实际中推行的多是应试教育。
“改大纲,改教材,改授课方式……这些年努力推崇‘德育生活化’,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徽合肥基层教育工作者唐心华直言,在高考指挥棒下,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仍是升学率。
陆维说,比如“德育课”一般只能坚持半学期,每当大考临近,统统要为“主课”让路。升学压力之下,许多家长也只关心分数。常听到家长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
成长中、日常生活中应当建立的诚信、责任、谦让、尊老等价值观,在宠溺和重压下被弱化,道德教育“生活化”被打折扣。
唐心华介绍说,一些孩子在家在校判若两人,“有个女孩在学校非常乖巧可爱,但我在家访中发现,她习惯性地对家中父母老人粗声大气、颐指气使。”
智育让孩子成才,德育让孩子成人。
专家指出,如何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实际上与社会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密切相关。赵雪菊建议,全社会都要建立常态化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营造积极向善的环境,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道德选择”。
“孩子的眼睛是个摄录机。要求孩子怎么做,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她说。(记者张紫赟、袁汝婷、余靖静、程迪、丁静)
|
欧冠免责声明: | ||||||||
|
(新华全媒头条)当学生守则遭遇“处世哲学”
廊坊市第四中学的学生进行“一日常规量化”自我评价,使学生养成学习、生活、行为的良好习惯(3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还记得小时候背诵过、抄写过的学生守则吗?
不说谎、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自觉排队……你长大后依然能做到吗?当道德教育与现实情境发生冲突,你是否会更多告诉孩子怎么才能“不吃亏”?
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扣错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后面的扣子会很难。
言传身教与“5+2=0”
安徽合肥的许旻陪女儿参加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收获”的却是好大的感慨。
她注意到,孩子单独参与游戏时都能遵守规则,而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游戏中却会“弯道超车”。“比如‘小脚踩大脚’游戏,小朋友应把脚完全踩在家长脚上,听到指令共同前进。可有的家长就是为了赢,抱起孩子往前跑。最后,作弊的家庭反而带着奖品开心回家了。”
许旻担心,孩子会觉得“钻空子、不遵守规则能得到好处”。“孩子的规矩,大人却做不到,谈什么言传身教?”
她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学生守则里写着“红灯停绿灯行”,但家长牵着孩子一起闯红灯;大人要求孩子言行礼貌得体,自己在生活中却常常爆粗口……
当道德准则和现实境遇发生冲突时,是该坚持是非曲直,还是教孩子如何变通圆滑?成为许多家长的“纠结”所在。
同样生活在合肥的霍一鸣说出了当代家长的普遍困惑。霍一鸣的儿子就读于市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是父母的骄傲。“唯一担心的是他性格太软弱,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性格以后走上社会肯定吃亏。可我每次教育他不能太心善时,内心也很矛盾。”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赵雪菊说,家长的道德修养对子女起着最直接的示范教育作用,如果父母表里不一,会产生极坏的教育效果。
采访中,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提到了德育“5+2=0”现象:在学校老师教5天,孩子回家过2天周末后,教育效果就被“打回原形”。
“比如老师每天布置的给父母倒杯水等例行作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反而制止孩子完成。”湖南省慈利县象鼻嘴村幼儿园园长苏攀说起来,一声叹息。
浙江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家长虽有德育的意识,但碰到实际选择,就在道德准则与实际“受益”之间摇摆。“这种冲突反映了家长自身的道德困惑,也是社会转型期种种‘道德困境’的真实反映。”他说。
在几位受访专家看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观被过度关注,家庭教育陷入“能力焦虑”“未来焦虑”,忽视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培养。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后期矫正会事倍功半。
儿童在西安汉城湖举行的一场开笔礼仪式上诵读《弟子规》(3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上墙”容易“入心”难,德育不能抽象化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无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但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学校开展的品德教育不同程度存在抽象化、突击式、形式化等问题,使得道德规范“入眼,但难入脑入心”,孩子们往往“记得住,做不到”。
“我们的德育中,还是没有充分考虑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接受方式,有很多孩子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口号。比如,一些地方的小学生守则提出‘增强法律意识’,低年级孩子难以理解此类概念,应当有更直观的解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安徽省淮南市一名小学班主任陆维告诉记者,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老师读读教材,成了最轻松的副科之一。
陆维说,目前学校的教学楼墙上、教室内都挂有名言警句及学生守则,但仅仅这些,最多只能入眼,难以入脑、入心。
不久前,关于该不该用《弟子规》教育孩子,成为网上争论的话题。批评者说,这是“封建糟粕,灌输奴才思想”。支持者说,这部流传已久的书,特别注重对孩子“视听言动”的教育,对立规矩、养习惯很有操作性。
陆维认为,去除《弟子规》中糟粕的内容,从行为点滴来教育孩子是可取的。比如,中国人礼仪规矩中就有“户开亦开,户阖亦阖”——去见长辈,门开着,离开就开着;门关着,离开前就要关门。道德教育需要创造一定的“形式感”,当下亟需令人眼睛一亮、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刘永胜直言,不少学校的德育仅仅停留在抓几大主题教育,国庆节讲爱国,教师节讲感恩,还有环保教育等等。“这些都很有必要,但德育是细水长流、百涓汇融的工作,仅靠大的主题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在从事教师职业26年的孔英伶看来,“一些学校习惯搞突击式、运动式德育,重形式而轻内涵,缺乏持续性。”
储朝晖认为,为了体现重视,很多学校单独成立德育处。德育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进行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现在单独成立一个机构,非德育教师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职责,“德育留给德育处来做”,反而造成了一种割裂和架空。
来自长沙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和老师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火宫殿参加一场传统“开蒙礼”时一起吟诵《弟子规》(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智育成“才” 德育成“人”
不少教育界专家和老师指出,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素质教育多停留在口头呼吁,实际中推行的多是应试教育。
“改大纲,改教材,改授课方式……这些年努力推崇‘德育生活化’,但效果并不理想。”安徽合肥基层教育工作者唐心华直言,在高考指挥棒下,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主要标准仍是升学率。
陆维说,比如“德育课”一般只能坚持半学期,每当大考临近,统统要为“主课”让路。升学压力之下,许多家长也只关心分数。常听到家长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将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
成长中、日常生活中应当建立的诚信、责任、谦让、尊老等价值观,在宠溺和重压下被弱化,道德教育“生活化”被打折扣。
唐心华介绍说,一些孩子在家在校判若两人,“有个女孩在学校非常乖巧可爱,但我在家访中发现,她习惯性地对家中父母老人粗声大气、颐指气使。”
智育让孩子成才,德育让孩子成人。
专家指出,如何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实际上与社会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密切相关。赵雪菊建议,全社会都要建立常态化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营造积极向善的环境,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道德选择”。
“孩子的眼睛是个摄录机。要求孩子怎么做,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她说。(记者张紫赟、袁汝婷、余靖静、程迪、丁静)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