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庄重现代的学府风格建筑群,咖啡飘香拾阶而上的图书馆,数十座现代化风洞设备星罗棋布,100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全面铺开,数十个关键气动难题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里是位于我国四川西北、涅槃重生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用4年半时间建立起来的科研试验新区。
风洞是用来干嘛的呢?科学界共识,有什么样的风洞,才能有什么样的飞行器。风洞是“飞行器的摇篮”。不止如此,导弹、飞船、飞机、高铁、跑车、滑翔机都离不开风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洞让风静止在时空里,让人类可以御风飞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飞行器性能不断提升,风洞试验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今天的风洞已不仅是身居幕后默默无闻的基础试验设施,某种程度是风洞在牵引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四十多年前,这里荒芜偏僻。为了自主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早日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导弹,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郭永怀亲自倡议和规划下,气动人几十年来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如今担任中心设计所高级工程师的刘政崇是第一批建设者。今年74岁的他1966年就来到了川西北,参与到风洞的建设中来。
过去的甘苦他只字不提,似乎不足挂齿,却对新区赞叹有加,“科研氛围营造特别好”,工作环境、学术厅等等硬件建设“处处为科技人员着想”,他感叹“科技人员一迈进新区,就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这一点正是科技人员完成科研任务需要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80后小伙子、如今成为中心设计所一室工程师符澄透露了一点刘总的故事。2米超声速风洞建设在武汉加工阶段,为了赶进度,刘总和年轻人大半年都在厂里吃、厂里住;结冰风洞测试时,刘总看数据、监督试验过程,一站就是半天,一旁的年轻人都站不住。“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没日没夜泡在新型风洞设计建造第一线,卷起袖子画图纸,挽起裤腿上工地”。
所以,当设计建造2米超声速风洞,和课题组10几个同事在闷热的风洞里和蚊子为伍了两个多月,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八九点接着干,最多一天吹风60多车次,符澄毫无怨言。“好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干脆把折叠床、方便面都搬到试验现场,有的几个星期不出大门,女朋友见了都不敢认。”
这十年,我国的风洞设备“需求爆炸式增长”,每一个都还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难度极高!符澄笑着说,以前是“十年磨一剑”,现在是“一年磨十剑”,“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什么这么拼命?中心超高速所杨总工程师的回答是,“气动人的生存危机溶在我们的血液里。”
他认为,相比火箭、高铁这样的大工程,风洞研究和其他基础研究一样共同经历“不被重视”的阶段。
出生于1969年的杨总工程师是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心工作的,学习“空气动力专业”、酷爱武侠小说的他主动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大学里学了几年,想看看有什么用”,也感觉“是个闭关修炼的好地方”。
和武侠小说里仗剑走天涯的豪情不同,报到第一天,迎接他的是积水满地需要垫砖走的单身宿舍,因为山里湿气重,“房间里好多地方都发霉”。不止如此,因为中心接不到项目,一批特别优秀的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在当时被迫改行,风洞研究人才大量流失。
杨总坦言,当时的他也想辞职,“确实不是不热爱这个专业”,他还付诸了行动,他业余自学了会计学,一年就考过了14门中的10门功课,打算第二年把剩下的四门考了,“结果93年来了载人航天任务”。于是,从没有项目到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
很快他开始带项目。1996年某型号立项,所里所有的设备升级了一遍,技术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他更有干劲儿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阔步发展,科研投入大幅增加,中国气动事业从“跟跑”、“并跑”到向着“领跑”前进,身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气动中心的一员,“既倍感自豪,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庄重现代的学府风格建筑群,咖啡飘香拾阶而上的图书馆,数十座现代化风洞设备星罗棋布,100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全面铺开,数十个关键气动难题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里是位于我国四川西北、涅槃重生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用4年半时间建立起来的科研试验新区。
风洞是用来干嘛的呢?科学界共识,有什么样的风洞,才能有什么样的飞行器。风洞是“飞行器的摇篮”。不止如此,导弹、飞船、飞机、高铁、跑车、滑翔机都离不开风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洞让风静止在时空里,让人类可以御风飞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飞行器性能不断提升,风洞试验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今天的风洞已不仅是身居幕后默默无闻的基础试验设施,某种程度是风洞在牵引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
四十多年前,这里荒芜偏僻。为了自主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早日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飞机、导弹,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郭永怀亲自倡议和规划下,气动人几十年来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如今担任中心设计所高级工程师的刘政崇是第一批建设者。今年74岁的他1966年就来到了川西北,参与到风洞的建设中来。
过去的甘苦他只字不提,似乎不足挂齿,却对新区赞叹有加,“科研氛围营造特别好”,工作环境、学术厅等等硬件建设“处处为科技人员着想”,他感叹“科技人员一迈进新区,就好像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这一点正是科技人员完成科研任务需要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80后小伙子、如今成为中心设计所一室工程师符澄透露了一点刘总的故事。2米超声速风洞建设在武汉加工阶段,为了赶进度,刘总和年轻人大半年都在厂里吃、厂里住;结冰风洞测试时,刘总看数据、监督试验过程,一站就是半天,一旁的年轻人都站不住。“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没日没夜泡在新型风洞设计建造第一线,卷起袖子画图纸,挽起裤腿上工地”。
所以,当设计建造2米超声速风洞,和课题组10几个同事在闷热的风洞里和蚊子为伍了两个多月,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八九点接着干,最多一天吹风60多车次,符澄毫无怨言。“好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干脆把折叠床、方便面都搬到试验现场,有的几个星期不出大门,女朋友见了都不敢认。”
这十年,我国的风洞设备“需求爆炸式增长”,每一个都还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难度极高!符澄笑着说,以前是“十年磨一剑”,现在是“一年磨十剑”,“是机遇,也是挑战”。
为什么这么拼命?中心超高速所杨总工程师的回答是,“气动人的生存危机溶在我们的血液里。”
他认为,相比火箭、高铁这样的大工程,风洞研究和其他基础研究一样共同经历“不被重视”的阶段。
出生于1969年的杨总工程师是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心工作的,学习“空气动力专业”、酷爱武侠小说的他主动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大学里学了几年,想看看有什么用”,也感觉“是个闭关修炼的好地方”。
和武侠小说里仗剑走天涯的豪情不同,报到第一天,迎接他的是积水满地需要垫砖走的单身宿舍,因为山里湿气重,“房间里好多地方都发霉”。不止如此,因为中心接不到项目,一批特别优秀的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在当时被迫改行,风洞研究人才大量流失。
杨总坦言,当时的他也想辞职,“确实不是不热爱这个专业”,他还付诸了行动,他业余自学了会计学,一年就考过了14门中的10门功课,打算第二年把剩下的四门考了,“结果93年来了载人航天任务”。于是,从没有项目到一个接一个的项目,“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 。
很快他开始带项目。1996年某型号立项,所里所有的设备升级了一遍,技术要求也提高了很多。他更有干劲儿了。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阔步发展,科研投入大幅增加,中国气动事业从“跟跑”、“并跑”到向着“领跑”前进,身为世界一流水平的气动中心的一员,“既倍感自豪,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