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图/CFP
随着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热”又告一段落。有机构统计,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而2015年为62:1,竞争比明显下降,为近五年来最低。因此,有人将2016年国考称为“最好考国考年”。
平均竞争比50:1,为近5年最低
“你知道吗?今年被称为‘最好考国考年’,看来今年真是报对了。”小刘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今年他和在国企工作的女友都报名参加了国考。在他们看来,虽然公务员的“收入”已不如从前,但其社会地位、稳定性仍在,对他们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据说,今年为近些年最好考,万一考上了呢?”小刘兴奋地对记者说,他报考的是商务部。
在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看来,大家所认为的“最好考国考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今年国考扩招了25%。2016国考共有551个部门参加招录,较去年增加了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央统战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61个部门。这次国考招录规模同比增加了5500人以上,人数增幅约25%。
二是平均竞争比下降。虽然近年来招录人数总体在上升,但是报名人数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如2015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140.9万人,比2014年下降约11万人。参考人数也从2013年的111.7万人降到2015年约90万人。2016国考审核通过人数及预计参考人数都继续降低,所以竞争比预计也会继续下降。
三是今年国考首次将“公考”和“遴选”分开招录,国考所有岗位留给社会人员。这对社会考生来说是利好,可以排除掉一批对手,报考渠道更畅通。
有机构统计,至10月24日18时报名截止时,竞争比最高职位的竞争比达2847∶1,排名前十的职位的竞争比均高于1200:1。可见,不少岗位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并非所有职位都好考。但对比前几年最热岗位的6319∶1、9470∶1,竞争程度还是下降了很多。
据了解,经过资格审查之后,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为近五年来最低。
考生更理性,国考趋向平稳和降温
由于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再次下降,似乎已将近两年的“国考降温”说做实。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认为,降温是一定的,近年来的国考最高峰已经过去,会趋向平稳和一定的降温。
国家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国考考生报名更趋理性。今年招考计划招录人数较去年增加了约25%,但并没有因此出现报名人数较大增长的情况。从通过资格审查的情况看,报名人数总体比上一年略有减少,但县级以下基层职位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却有所增加。考生扎堆报考、报名人数过于集中的职位也逐步减少。
“除了考生的理性报考和国家的基层导向之外,国考降温也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能正视公务员这个职业。”张永生解释,近些年公考热使得越来越多人关注公务员这份职业,对于公务员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报道也越来越多,大家对公务员工作的群体定位、工作环境、地域差异、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了解越来越多。
“以前,很多人以为公务员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但是现在不少人知道很多岗位公务员加班比企业还多;以前,很多人以为公务员就是写写报告弄弄材料,但是现在不少人知道熬夜寻线的铁路公安、要走村串县的调查员一样也是公务员。”
“遴选”是2016年国考最大变化
另外,今年国考首次将“公考”和“遴选”分开招录,可以说是2016年国考的最大变化。
华图教育首席公考辅导专家魏华刚指出,这种变化终归还是为了选拔与岗位匹配的人才。中公教育专家则表示,公开遴选对于体制内人员而言,避免了与体制外人员拼笔试、面试,仅与体制内人员竞争,“从公平正义性来看,这种改革探索,是更加科学合理的。”
据了解,不少在职公务员也关注了这次国考的新变化。有在职公务员表示,这次的新规定对部分年轻同事还是有一些打击的。
“以前在职公务员可以参加遴选,也可以参加所有公务员考试,这次规定等于减少了一半的机会。而且与国考相比,遴选的职位也会减少不少,对工作年限等也有一定要求。”北京市某公务员小李说,以前在职公务员可以不跟单位说,先去参加国考,等结果基本上板上钉钉之后再跟领导说,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同意。如果没有考上,自己不说,领导也不会知道。而参加遴选的话,需要单位盖章,领导知道了可能就会有想法。如果你没考上的话,在单位就会有点尴尬。“这可以说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这种新规定可能一种想法是想留住基层人员,防止基层人员流动太快,不利于基层工作开展,但我觉得该留不住的可能还是留不住。”
魏华刚指出,遴选考试和国考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两者的侧重点和题目类型区别较大。国考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多知识型的题目。而遴选更侧重考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作答,题目以案例分析、公文写作等为主,很难说两种考试哪个难度更大。“目前中央机关遴选的规模还不大,不同地区的考试也不尽相同,随着遴选成为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专门通道,以后遴选考试的时间、模式等应该会统一化。”
招考特点
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倾向
进一步降低艰苦边远地区用人门槛
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进一步加大考试作弊行为打击力度
报名特点
考生报名更趋理性 扎堆报考的职位逐步减少
县一级基层岗位报名总人数有所增加
部分职位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较少
■ 新“考点”
遴选 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的“专门车道”
在今年5月份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中央机关开展2015年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就指出,“今后,中央机关面向基层机关选拔公务员,将主要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中央机关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不再面向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2016国考公告的公布,将这一消息做实。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报考条件部分中明确指出“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这也意味着,公开遴选将是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的“专门车道”。
据中公教育专家介绍,遴选是一种可以跨政府层级、跨工作部门(系统)、跨地区的竞争性选拔。全国各省(区、市)、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各级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报考中央机关,报考岗位也没做严格限制,可以跨越自己的工作部门(系统)报考。
公开遴选职位分为两类,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和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选调生。公开遴选报名条件中主要有:
一是为省级以下机关中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在岗在编的工作人员。
二是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工作经历。
三是公务员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同时,对职位也有年龄的限制,如处长职位年龄要求在43周岁以下,科员年龄要求在29周岁以下。
据了解,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自2011年试行以来,今年已是第5年。遴选的公务员,综合素质高,熟悉基层工作,在中央机关认可度高。
【欧冠】
遴选考试主观题比重大
中公教育遴选辅导专家指出,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遴选、选调笔试均考查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遴选考生为主任科员及其以下的一般干部,侧重于中观、微观执行力(公务员实务)的考查,文字写作能力的重点为公文写作。
遴选考试的客观题出题没太多的规律可循,各地、每次考试的遴选题型也不固定。比如中央的只考3道案例分析题,有的地方只考主观题,有的地方主客观都有。
一般来说,案例分析题、写作题是必考的,也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很多地方也都考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公文改错题则时而出现。
专家建议考生按照往年招考公告,把公选的知识点看一遍,平时关注些重大新闻。从命题的选材和内容及其背景来看,近年来的侧重点是社会、民生以及机关日常事务的处理等问题,考生需要注意重大时政热点,比如经济新常态、简政放权、创业创新、“三严三实”教育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命题的材料。
当然做题也是不可少的,做真题时要了解其出题思路、出题方向,把握做题节奏、时间。尤其对于文字功底不强的同志,遴选考试主观题所占的比重很大,除了动笔别无他法,要总结,要练习。平时答题时也可以多练练字。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11月29日
【欧冠】
2.8万
今年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人数为2.7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500人。
10%
对于2016年国考来说,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
360个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360个,仅占总招录岗位的2.29%。其中中央党群机关组织专业考试的比例为42.86%;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职位数量上居多,组织专业考试岗位占其类别岗位的6.8%。
■ 备考指导
申论 关注官微积累素材
●王力鑫,华图教育公考专家
考生在备考申论时常见的误区,一是认为申论存在热点。事实上,申论考试只有大量素材和相应话题,不存在“热点”之说。同样的话题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都有可能出现。
二是申论存在模板和套路。所谓的“模板”只是基于命题人需求,得出的尽可能接近标准答案的答题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申论学习有万能模板,可以走捷径。
三是答案涉嫌抄袭。在此,可以明确告知广大考生,除非你是真的几百字几百字地大段引用资料,不做任何改动,纯粹凑字数,否则你给出的答案一般是不涉嫌抄袭的。
在申论备考方面,要以历年申论真题为主要素材,反复、创造性地练习和总结,切实提升申论实操能力。制定备考计划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难度适中,循序渐进。
在真题之外,还要注意申论素材的积累。建议关注一些实用的官方媒体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图/CFP
随着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热”又告一段落。有机构统计,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而2015年为62:1,竞争比明显下降,为近五年来最低。因此,有人将2016年国考称为“最好考国考年”。
平均竞争比50:1,为近5年最低
“你知道吗?今年被称为‘最好考国考年’,看来今年真是报对了。”小刘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今年他和在国企工作的女友都报名参加了国考。在他们看来,虽然公务员的“收入”已不如从前,但其社会地位、稳定性仍在,对他们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据说,今年为近些年最好考,万一考上了呢?”小刘兴奋地对记者说,他报考的是商务部。
在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看来,大家所认为的“最好考国考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今年国考扩招了25%。2016国考共有551个部门参加招录,较去年增加了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中央统战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61个部门。这次国考招录规模同比增加了5500人以上,人数增幅约25%。
二是平均竞争比下降。虽然近年来招录人数总体在上升,但是报名人数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如2015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140.9万人,比2014年下降约11万人。参考人数也从2013年的111.7万人降到2015年约90万人。2016国考审核通过人数及预计参考人数都继续降低,所以竞争比预计也会继续下降。
三是今年国考首次将“公考”和“遴选”分开招录,国考所有岗位留给社会人员。这对社会考生来说是利好,可以排除掉一批对手,报考渠道更畅通。
有机构统计,至10月24日18时报名截止时,竞争比最高职位的竞争比达2847∶1,排名前十的职位的竞争比均高于1200:1。可见,不少岗位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并非所有职位都好考。但对比前几年最热岗位的6319∶1、9470∶1,竞争程度还是下降了很多。
据了解,经过资格审查之后,2016年国考平均竞争比为50:1,为近五年来最低。
考生更理性,国考趋向平稳和降温
由于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再次下降,似乎已将近两年的“国考降温”说做实。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认为,降温是一定的,近年来的国考最高峰已经过去,会趋向平稳和一定的降温。
国家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国考考生报名更趋理性。今年招考计划招录人数较去年增加了约25%,但并没有因此出现报名人数较大增长的情况。从通过资格审查的情况看,报名人数总体比上一年略有减少,但县级以下基层职位报名人数比上一年却有所增加。考生扎堆报考、报名人数过于集中的职位也逐步减少。
“除了考生的理性报考和国家的基层导向之外,国考降温也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能正视公务员这个职业。”张永生解释,近些年公考热使得越来越多人关注公务员这份职业,对于公务员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报道也越来越多,大家对公务员工作的群体定位、工作环境、地域差异、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了解越来越多。
“以前,很多人以为公务员就是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但是现在不少人知道很多岗位公务员加班比企业还多;以前,很多人以为公务员就是写写报告弄弄材料,但是现在不少人知道熬夜寻线的铁路公安、要走村串县的调查员一样也是公务员。”
“遴选”是2016年国考最大变化
另外,今年国考首次将“公考”和“遴选”分开招录,可以说是2016年国考的最大变化。
华图教育首席公考辅导专家魏华刚指出,这种变化终归还是为了选拔与岗位匹配的人才。中公教育专家则表示,公开遴选对于体制内人员而言,避免了与体制外人员拼笔试、面试,仅与体制内人员竞争,“从公平正义性来看,这种改革探索,是更加科学合理的。”
据了解,不少在职公务员也关注了这次国考的新变化。有在职公务员表示,这次的新规定对部分年轻同事还是有一些打击的。
“以前在职公务员可以参加遴选,也可以参加所有公务员考试,这次规定等于减少了一半的机会。而且与国考相比,遴选的职位也会减少不少,对工作年限等也有一定要求。”北京市某公务员小李说,以前在职公务员可以不跟单位说,先去参加国考,等结果基本上板上钉钉之后再跟领导说,一般情况下领导都会同意。如果没有考上,自己不说,领导也不会知道。而参加遴选的话,需要单位盖章,领导知道了可能就会有想法。如果你没考上的话,在单位就会有点尴尬。“这可以说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这种新规定可能一种想法是想留住基层人员,防止基层人员流动太快,不利于基层工作开展,但我觉得该留不住的可能还是留不住。”
魏华刚指出,遴选考试和国考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两者的侧重点和题目类型区别较大。国考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多知识型的题目。而遴选更侧重考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作答,题目以案例分析、公文写作等为主,很难说两种考试哪个难度更大。“目前中央机关遴选的规模还不大,不同地区的考试也不尽相同,随着遴选成为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专门通道,以后遴选考试的时间、模式等应该会统一化。”
招考特点
突出重视基层的用人倾向
进一步降低艰苦边远地区用人门槛
实行分级分类考试
进一步加大考试作弊行为打击力度
报名特点
考生报名更趋理性 扎堆报考的职位逐步减少
县一级基层岗位报名总人数有所增加
部分职位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较少
■ 新“考点”
遴选 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的“专门车道”
在今年5月份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中央机关开展2015年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工作》就指出,“今后,中央机关面向基层机关选拔公务员,将主要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中央机关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不再面向在职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2016国考公告的公布,将这一消息做实。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报考条件部分中明确指出“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这也意味着,公开遴选将是体制内人员向上流动的“专门车道”。
据中公教育专家介绍,遴选是一种可以跨政府层级、跨工作部门(系统)、跨地区的竞争性选拔。全国各省(区、市)、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各级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报考中央机关,报考岗位也没做严格限制,可以跨越自己的工作部门(系统)报考。
公开遴选职位分为两类,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务员和专门面向符合条件的选调生。公开遴选报名条件中主要有:
一是为省级以下机关中在编在岗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在岗在编的工作人员。
二是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公务员或参公人员工作经历。
三是公务员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同时,对职位也有年龄的限制,如处长职位年龄要求在43周岁以下,科员年龄要求在29周岁以下。
据了解,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自2011年试行以来,今年已是第5年。遴选的公务员,综合素质高,熟悉基层工作,在中央机关认可度高。
【欧冠】
遴选考试主观题比重大
中公教育遴选辅导专家指出,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遴选、选调笔试均考查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其中,遴选考生为主任科员及其以下的一般干部,侧重于中观、微观执行力(公务员实务)的考查,文字写作能力的重点为公文写作。
遴选考试的客观题出题没太多的规律可循,各地、每次考试的遴选题型也不固定。比如中央的只考3道案例分析题,有的地方只考主观题,有的地方主客观都有。
一般来说,案例分析题、写作题是必考的,也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很多地方也都考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公文改错题则时而出现。
专家建议考生按照往年招考公告,把公选的知识点看一遍,平时关注些重大新闻。从命题的选材和内容及其背景来看,近年来的侧重点是社会、民生以及机关日常事务的处理等问题,考生需要注意重大时政热点,比如经济新常态、简政放权、创业创新、“三严三实”教育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命题的材料。
当然做题也是不可少的,做真题时要了解其出题思路、出题方向,把握做题节奏、时间。尤其对于文字功底不强的同志,遴选考试主观题所占的比重很大,除了动笔别无他法,要总结,要练习。平时答题时也可以多练练字。
公共科目笔试时间11月29日
【欧冠】
2.8万
今年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人数为2.7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500人。
10%
对于2016年国考来说,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
360个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需要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360个,仅占总招录岗位的2.29%。其中中央党群机关组织专业考试的比例为42.86%;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招考职位数量上居多,组织专业考试岗位占其类别岗位的6.8%。
■ 备考指导
申论 关注官微积累素材
●王力鑫,华图教育公考专家
考生在备考申论时常见的误区,一是认为申论存在热点。事实上,申论考试只有大量素材和相应话题,不存在“热点”之说。同样的话题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都有可能出现。
二是申论存在模板和套路。所谓的“模板”只是基于命题人需求,得出的尽可能接近标准答案的答题方式,但这并不代表申论学习有万能模板,可以走捷径。
三是答案涉嫌抄袭。在此,可以明确告知广大考生,除非你是真的几百字几百字地大段引用资料,不做任何改动,纯粹凑字数,否则你给出的答案一般是不涉嫌抄袭的。
在申论备考方面,要以历年申论真题为主要素材,反复、创造性地练习和总结,切实提升申论实操能力。制定备考计划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难度适中,循序渐进。
在真题之外,还要注意申论素材的积累。建议关注一些实用的官方媒体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