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在无数家庭心中激起了波澜。很多人在喜悦的同时,也有无法打消的忧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2966人参与)显示,虽然46.2%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生二孩,但是,51.6%的受访者不愿因此降低生活品质,40.4%的受访者不希望当前的生活节奏受到影响。86.6%受访者认为,完善社会福利才能让年轻人安心生二孩。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39.1%为独生子女。55.1%的人是女性。
44.3%受访者表示二孩生男生女无所谓
政策全面放开,有多少人愿意生二孩?调查显示,46.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考虑生,24.9%的受访者不会,还有28.9%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辽宁沈阳的张子楠女儿已经四岁了,看到政策出来,她和老公正在商量要第二个孩子,“我和老公本来就是双独,但之前没考虑,是觉得周围人都比较谨慎。但是,现在全面放开意味社会风向的转变,大环境成熟才有利于孩子成长”。
因为已经有一个女儿,张子楠想再要个男孩。但她表示,过去这些年女性地位已有很大提升,养女儿比养儿子更省心、压力也更小,所以“不管是谁到来,上天的恩赐我们都欣然接受”。
对于第二个孩子性别偏好,调查中,44.3%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生男生女都一样,35.5%的受访者则想要一个女儿,20.2%的受访者表示想要个儿子。
更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希望未来孩子能有个伴儿(58.8%)成为受访者生二孩的最普遍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希望家里热闹(44.4%),多个孩子减少养老压力(34.2%),有实力、有时间(28.6%),满足老一辈人延续香火的愿望(7.1%)等。
不仅如此,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因为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和分享,难免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失。很多受访者也是因此想要生二孩。
调查中,在56.5%的受访者看来,独生子女家庭出来的孩子会容易变得自私又孤独,也有22.6%的受访者持相反态度,认为反而会让孩子得到更多关爱和自信。还有20.9%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林易(化名)女士的女儿今年六岁了。她常常担心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甚至对待陌生小朋友,她都会特别热情”。 林易觉得,尽管有家人的陪伴和宠爱,但与同龄人一起的快乐是无法代替的。
一个孩子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女儿有时候比较争强好胜,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不太懂得谦让。”林易认为,这跟女儿没有兄弟姐妹有很大关系,出生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孩子彼此相伴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自然而然习得妥协谦让之道。
生活品质是51.6%受访者最不愿为了生二孩舍弃的东西
生不生二孩,年轻人考虑的因素很多。调查显示,51.6%的受访者不愿因生二孩降低当前的生活品质,40.4%的受访者不愿生活节奏因此受影响,39.0%的受访者希望维持目前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34.1%的受访者不愿身心健康受影响,32.1%的受访者不愿以牺牲职场的上升空间为代价,23.3%的受访者担心生二孩会拖累双方老人的身体和晚年幸福,还有22.5%的受访者提出,女性独立自主的地位也会因之受到影响。
杨芳(化名)有个七岁的孩子,她本来有生二孩的想法,但因为家人不太支持,打消了这个念头。“丈夫想得更现实一些,他认为作为母亲,再次经历怀孕、分娩,照顾孩子的同时又兼顾职场,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多一个孩子还意味着多一对老人,多一个保姆来照料他,现在三口之家的生活节奏就会被打乱”。
由于多年“优生”政策已潜移默化为家庭的“优养”观念,大部分家长对于能否给予第二个孩子同样高质量的生活持怀疑态度。人们对于生二孩的忧虑,多表现为物质生活的保障上。
调查显示, 79.5%的受访者认为生二孩最重要的前提是夫妻要有稳定的高收入,58.8%的受访者认为是夫妻感情好、有能力生,51.8%的受访者则希望周到的社会福利政策先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老人身体健康、能带孩子(43.5%),教育资源充足(40.5%)也被认为是重要前提。
曾平(化名)在北京奋斗近十年,在五环外买了房,34岁的他有个3岁多的儿子。他打算先把非北京户籍孩子的入园难问题解决了,再考虑生二孩。“我现在没有北京户口,我儿子进不了公立幼儿园,有房产证也不行。以后上小学、初中也进不了好学校,更参加不了当地高考。”在他看来,二孩生产前后的各种困难是暂时,并不难克服,最主要的还是一系列后续困难。“好在新政策中义务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了,希望户籍政策也尽快改革”。
综合以上诸多顾虑,86.6%的受访者认为,只有细致周到的社会福利政策跟得上,才能让有能力的夫妻安心地生二孩。
杨芳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父母的养老问题。“年轻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必须想办法减轻他们的压力”。
其次,是教育问题。“我们社区几乎没有针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托管服务,父母都要上班,只能让老人带孩子,或者逼孩子进课外班,而课外班鱼龙混杂,选不好就效果差、问题大。另外,义务教育方面,虽然倡导家校合作,却给家长带来了巨大压力。检查作业、买文具、补习甚至到校扫除都成了家长的事情。她感觉,这些问题堆在一起,最后都变成了想要二孩家庭的种种障碍。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在无数家庭心中激起了波澜。很多人在喜悦的同时,也有无法打消的忧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2966人参与)显示,虽然46.2%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生二孩,但是,51.6%的受访者不愿因此降低生活品质,40.4%的受访者不希望当前的生活节奏受到影响。86.6%受访者认为,完善社会福利才能让年轻人安心生二孩。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39.1%为独生子女。55.1%的人是女性。
44.3%受访者表示二孩生男生女无所谓
政策全面放开,有多少人愿意生二孩?调查显示,46.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考虑生,24.9%的受访者不会,还有28.9%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辽宁沈阳的张子楠女儿已经四岁了,看到政策出来,她和老公正在商量要第二个孩子,“我和老公本来就是双独,但之前没考虑,是觉得周围人都比较谨慎。但是,现在全面放开意味社会风向的转变,大环境成熟才有利于孩子成长”。
因为已经有一个女儿,张子楠想再要个男孩。但她表示,过去这些年女性地位已有很大提升,养女儿比养儿子更省心、压力也更小,所以“不管是谁到来,上天的恩赐我们都欣然接受”。
对于第二个孩子性别偏好,调查中,44.3%的受访者觉得无所谓,生男生女都一样,35.5%的受访者则想要一个女儿,20.2%的受访者表示想要个儿子。
更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希望未来孩子能有个伴儿(58.8%)成为受访者生二孩的最普遍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希望家里热闹(44.4%),多个孩子减少养老压力(34.2%),有实力、有时间(28.6%),满足老一辈人延续香火的愿望(7.1%)等。
不仅如此,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因为缺少同龄人的陪伴和分享,难免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失。很多受访者也是因此想要生二孩。
调查中,在56.5%的受访者看来,独生子女家庭出来的孩子会容易变得自私又孤独,也有22.6%的受访者持相反态度,认为反而会让孩子得到更多关爱和自信。还有20.9%的受访者觉得不好说。
林易(化名)女士的女儿今年六岁了。她常常担心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我的孩子特别喜欢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甚至对待陌生小朋友,她都会特别热情”。 林易觉得,尽管有家人的陪伴和宠爱,但与同龄人一起的快乐是无法代替的。
一个孩子也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女儿有时候比较争强好胜,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不太懂得谦让。”林易认为,这跟女儿没有兄弟姐妹有很大关系,出生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孩子彼此相伴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自然而然习得妥协谦让之道。
生活品质是51.6%受访者最不愿为了生二孩舍弃的东西
生不生二孩,年轻人考虑的因素很多。调查显示,51.6%的受访者不愿因生二孩降低当前的生活品质,40.4%的受访者不愿生活节奏因此受影响,39.0%的受访者希望维持目前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34.1%的受访者不愿身心健康受影响,32.1%的受访者不愿以牺牲职场的上升空间为代价,23.3%的受访者担心生二孩会拖累双方老人的身体和晚年幸福,还有22.5%的受访者提出,女性独立自主的地位也会因之受到影响。
杨芳(化名)有个七岁的孩子,她本来有生二孩的想法,但因为家人不太支持,打消了这个念头。“丈夫想得更现实一些,他认为作为母亲,再次经历怀孕、分娩,照顾孩子的同时又兼顾职场,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多一个孩子还意味着多一对老人,多一个保姆来照料他,现在三口之家的生活节奏就会被打乱”。
由于多年“优生”政策已潜移默化为家庭的“优养”观念,大部分家长对于能否给予第二个孩子同样高质量的生活持怀疑态度。人们对于生二孩的忧虑,多表现为物质生活的保障上。
调查显示, 79.5%的受访者认为生二孩最重要的前提是夫妻要有稳定的高收入,58.8%的受访者认为是夫妻感情好、有能力生,51.8%的受访者则希望周到的社会福利政策先提供支持。除此之外,老人身体健康、能带孩子(43.5%),教育资源充足(40.5%)也被认为是重要前提。
曾平(化名)在北京奋斗近十年,在五环外买了房,34岁的他有个3岁多的儿子。他打算先把非北京户籍孩子的入园难问题解决了,再考虑生二孩。“我现在没有北京户口,我儿子进不了公立幼儿园,有房产证也不行。以后上小学、初中也进不了好学校,更参加不了当地高考。”在他看来,二孩生产前后的各种困难是暂时,并不难克服,最主要的还是一系列后续困难。“好在新政策中义务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了,希望户籍政策也尽快改革”。
综合以上诸多顾虑,86.6%的受访者认为,只有细致周到的社会福利政策跟得上,才能让有能力的夫妻安心地生二孩。
杨芳认为,首先要解决的其实是父母的养老问题。“年轻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必须想办法减轻他们的压力”。
其次,是教育问题。“我们社区几乎没有针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托管服务,父母都要上班,只能让老人带孩子,或者逼孩子进课外班,而课外班鱼龙混杂,选不好就效果差、问题大。另外,义务教育方面,虽然倡导家校合作,却给家长带来了巨大压力。检查作业、买文具、补习甚至到校扫除都成了家长的事情。她感觉,这些问题堆在一起,最后都变成了想要二孩家庭的种种障碍。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