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3万亿文化消费缺口如何补?——从“十三五”规划建议看提振文化消费
更新时间:2015-11-19 8:39: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敏、黄鹏飞、陈诺)海外血拼“纷纷剁手”,跨国旅游“说走就走”,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文化消费却仍是短板:文化部门发布的一份文化消费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实际消费规模与潜在消费规模间的缺口超3万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前不久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发展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提振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3万亿元巨量缺口,文化消费两大矛盾凸显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产业促进措施密集出台,中国文化市场不乏亮点:

  7月上映的《大圣归来》惊艳四方,国内海外反响不俗;《捉妖记》票房突破24亿元,成为国内真人与动漫结合的成功探索;“互联网+”概念吹响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集结号,近两年来十几家中小动漫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国家用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4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文化事业费同比增长10%,人均文化事业费同比增加9.4%,均高于同期GDP增速。

  文化产业小步快跑趋势显现,但文化消费领域两对矛盾不能忽视。

  由文化部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报告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左右,缺口超3万亿元,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2014年这一缺口也达1378亿元;中国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值比上升至3.48%,而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率却下降到2.20%。

  文化消费两大矛盾降低了公众文化消费的“满足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评价当前国内大众消费潮流时表示:“跟一般的物质性消费相比,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仍然是偏弱的、不积极的。”

  与此同时,文化消费市场一些其他矛盾也须予以重视:大城市文化娱乐项目丰富,乡村居民“一本杂志翻3年,十几年没摸过乒乓球”;一个剧目演十年,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娱乐产品却不足;韩剧来势凶猛,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影片有限……

  解需求之“渴”,要先找准“供给侧”症结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一般占居民总消费的20%至30%,而我国2014年这一数据仅为10.6%。一边是巨大的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一边是“不温不火”的文化消费市场,“不等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哪些文化消费症结应当被破除?

  ——“软件故障”,精品文化“内核”缺失。“没有莎士比亚,再好的运营成绩也不值得夸赞。”《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主编王国华认为,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达,凭借的是个性化内容、高科技呈现和成熟的运作模式,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优质的内容供给。

  专家认为,精品文化不足、草根文创量少、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仍然是困扰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之一。

  ——“硬件错位”,重复建设,唯GDP现象仍存。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估计,目前100多个影视城中,仅10%能够良性运转,其余大多“吃不饱”或亏损。一些文化基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因同质化重复建设、研发活力不强,长期依靠当地政府“输血”,生存举步维艰。

  ——“系统失灵”,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中国社科院研究显示,以电视剧生产和消费为例,目前仅北京市就有影视制作机构2000多家,但每年上万集的电视剧产量中只有一半能在电视台、卫视播出并引发消费。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不断增长,但是不能只强调文化数量上的增长,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上的内涵式发展,科学、有序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

  精准破解:渠道“创新”与服务“均等”两手抓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五年计划”,“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

  专家认为,创新文化市场机制,让市场资源有更便捷、更高效的配置渠道;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体享受到优质文化产品,将是未来文化产业改革的两大关键。与此同时,抓住主要矛盾,分类促进文化消费是重点。例如,大城市尚待挖掘的是创意性文化需求,在农村则主要满足多种文化需求。

  “我国文化发展应该切实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不出现‘结构性过剩’,又不存在‘实质性短缺’,形成供给需求之间协调增长的良好关系。”魏鹏举等专家表示。

  补齐短板、兜好底线,提振文化消费需求,不但需要筑牢基础,还需要在品质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再次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精品化方向,要使公共文化在向基层倾斜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最渴望的需求得到满足。

  不少专家认为,借助新业态,“泛文化产业”相关的地域壁垒、行业壁垒、部门壁垒将被进一步打破,文化产品流动将更加便利。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3万亿文化消费缺口如何补?——从“十三五”规划建议看提振文化消费
    2015-11-19 8:39: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敏、黄鹏飞、陈诺)海外血拼“纷纷剁手”,跨国旅游“说走就走”,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文化消费却仍是短板:文化部门发布的一份文化消费指数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实际消费规模与潜在消费规模间的缺口超3万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前不久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发展被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提振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3万亿元巨量缺口,文化消费两大矛盾凸显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产业促进措施密集出台,中国文化市场不乏亮点:

      7月上映的《大圣归来》惊艳四方,国内海外反响不俗;《捉妖记》票房突破24亿元,成为国内真人与动漫结合的成功探索;“互联网+”概念吹响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集结号,近两年来十几家中小动漫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

      国家用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4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文化事业费同比增长10%,人均文化事业费同比增加9.4%,均高于同期GDP增速。

      文化产业小步快跑趋势显现,但文化消费领域两对矛盾不能忽视。

      由文化部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报告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左右,缺口超3万亿元,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2014年这一缺口也达1378亿元;中国社科院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值比上升至3.48%,而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率却下降到2.20%。

      文化消费两大矛盾降低了公众文化消费的“满足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评价当前国内大众消费潮流时表示:“跟一般的物质性消费相比,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仍然是偏弱的、不积极的。”

      与此同时,文化消费市场一些其他矛盾也须予以重视:大城市文化娱乐项目丰富,乡村居民“一本杂志翻3年,十几年没摸过乒乓球”;一个剧目演十年,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娱乐产品却不足;韩剧来势凶猛,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影片有限……

      解需求之“渴”,要先找准“供给侧”症结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一般占居民总消费的20%至30%,而我国2014年这一数据仅为10.6%。一边是巨大的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一边是“不温不火”的文化消费市场,“不等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哪些文化消费症结应当被破除?

      ——“软件故障”,精品文化“内核”缺失。“没有莎士比亚,再好的运营成绩也不值得夸赞。”《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主编王国华认为,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达,凭借的是个性化内容、高科技呈现和成熟的运作模式,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优质的内容供给。

      专家认为,精品文化不足、草根文创量少、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仍然是困扰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之一。

      ——“硬件错位”,重复建设,唯GDP现象仍存。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估计,目前100多个影视城中,仅10%能够良性运转,其余大多“吃不饱”或亏损。一些文化基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因同质化重复建设、研发活力不强,长期依靠当地政府“输血”,生存举步维艰。

      ——“系统失灵”,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中国社科院研究显示,以电视剧生产和消费为例,目前仅北京市就有影视制作机构2000多家,但每年上万集的电视剧产量中只有一半能在电视台、卫视播出并引发消费。

      “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不断增长,但是不能只强调文化数量上的增长,还要强调文化产业在质上的内涵式发展,科学、有序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说。

      精准破解:渠道“创新”与服务“均等”两手抓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五年计划”,“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

      专家认为,创新文化市场机制,让市场资源有更便捷、更高效的配置渠道;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体享受到优质文化产品,将是未来文化产业改革的两大关键。与此同时,抓住主要矛盾,分类促进文化消费是重点。例如,大城市尚待挖掘的是创意性文化需求,在农村则主要满足多种文化需求。

      “我国文化发展应该切实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不出现‘结构性过剩’,又不存在‘实质性短缺’,形成供给需求之间协调增长的良好关系。”魏鹏举等专家表示。

      补齐短板、兜好底线,提振文化消费需求,不但需要筑牢基础,还需要在品质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再次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精品化方向,要使公共文化在向基层倾斜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最渴望的需求得到满足。

      不少专家认为,借助新业态,“泛文化产业”相关的地域壁垒、行业壁垒、部门壁垒将被进一步打破,文化产品流动将更加便利。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41120180801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41120180801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