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欧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习近平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两学一做”为何要抓住基层?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其效果用什么来检验?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为您解读。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解决“关键少数”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近期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习近平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净化基层组织,激发基层力量,才能更好地协调推进整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学一做”着眼于基层,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
强根固本 抓好三个“第一线”
抓好组织建设的第一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支部是党的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元,是各项大政方针落实的主体,支部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2015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他勉励党员干部“位卑未敢忘忧国”,尤其要重视把牢政治方向,守好政治规矩,在党忧党,时刻不忘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团结统一,把基层支部建设好,让中央大政方针原原本本地落实好。
抓好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直接接触群众,代表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正所谓,“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基层党员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影响着人心向背。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要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党员干部必须真心想着群众。
习近平曾以“塔西佗陷阱”理论来劝诫党员干部: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他引用“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这句古语深刻揭示这个道理。如果基层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作风问题突出了,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
抓好创新创业的第一线。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落实中央的各项改革方案,不能大而化之、一刀切。要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集众智、汇众力,特别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想招出力。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改革才能接地气,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当前,基层面临的改革环境比较复杂,制约基层改革创新的,既有不作为、不担当的态度原因,也有学习不够、领悟不透的能力原因。要让基层改革创新更加充满活力,需要加强引导与管理,唤起创新的精气神;也需要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这是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取法于上” 建设高素质队伍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尤其需要一支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习近平一贯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多次讲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降人才。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党的人才队伍,最广泛的来源正是基层。
基层承担的责任大、处理的事务多,需要方方面面的经验,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更重要的是,真正身处基层,同群众共同战过风险、渡过难关的党员干部,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要培养这样的干部,首先应立下一个高的标准。习近平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他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对广大党员立起高标准。习近平强调,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要契合这一标准,离不开深入的学习。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调研时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
因此,“两学一做”这项部署可以说是扭住了党员干部成才的关键。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后,习近平与研修班学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效果检验 “六个实际”“六个最”
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什么,其效果用什么来检查?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具体指出了学习党章需要联系的六个方面的实际:
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
习近平系列讲话,无一不紧密联系这“六个实际”,因此,联系六个方面的实际,也可以说是对“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对于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党组织来说,更同其工作实践紧密相关。“六个实际”联系得如何,不仅是对“学”的检验,也是对“做”的检验。
习近平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强调的这六个“最”,可谓是基层工作之“魂”,也是检验“两学一做”效果的试金石。
在“四个全面”的有机关系中,全面从严治党处于根本保证地位。习近平强调,“两学一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每个党员干部都应领会这句重要指示的深刻意蕴,扎扎实实开展“两学一做”,把党的执政之基夯实,使党的力量之源更加充沛。
相关链接
|
欧冠免责声明: | ||||||||
|
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欧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习近平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两学一做”为何要抓住基层?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其效果用什么来检验?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为您解读。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解决“关键少数”存在的突出问题。而近期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习近平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净化基层组织,激发基层力量,才能更好地协调推进整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学一做”着眼于基层,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着。
强根固本 抓好三个“第一线”
抓好组织建设的第一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支部是党的组织结构中的基本单元,是各项大政方针落实的主体,支部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成败。
2015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他勉励党员干部“位卑未敢忘忧国”,尤其要重视把牢政治方向,守好政治规矩,在党忧党,时刻不忘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团结统一,把基层支部建设好,让中央大政方针原原本本地落实好。
抓好联系群众的第一线。基层党员干部直接接触群众,代表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正所谓,“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基层党员的形象和作风,直接影响着人心向背。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要得到群众真心拥护,党员干部必须真心想着群众。
习近平曾以“塔西佗陷阱”理论来劝诫党员干部: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他引用“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这句古语深刻揭示这个道理。如果基层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了,作风问题突出了,党的形象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大问题。
抓好创新创业的第一线。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资源和禀赋,落实中央的各项改革方案,不能大而化之、一刀切。要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集众智、汇众力,特别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想招出力。只有基层党员干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改革才能接地气,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当前,基层面临的改革环境比较复杂,制约基层改革创新的,既有不作为、不担当的态度原因,也有学习不够、领悟不透的能力原因。要让基层改革创新更加充满活力,需要加强引导与管理,唤起创新的精气神;也需要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和难点,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各方面的学习,不断形成鼓励基层改革创新的合力。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这是4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取法于上” 建设高素质队伍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尤其需要一支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
习近平一贯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多次讲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拘一格降人才。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党的人才队伍,最广泛的来源正是基层。
基层承担的责任大、处理的事务多,需要方方面面的经验,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沃土”。更重要的是,真正身处基层,同群众共同战过风险、渡过难关的党员干部,往往在关键时刻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要培养这样的干部,首先应立下一个高的标准。习近平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他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对广大党员立起高标准。习近平强调,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要契合这一标准,离不开深入的学习。习近平近日在安徽调研时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首先要学好党章。全党学习贯彻党章的水平,决定着党员队伍党性修养的水平,决定着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水平,决定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
因此,“两学一做”这项部署可以说是扭住了党员干部成才的关键。
2015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座谈会后,习近平与研修班学员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效果检验 “六个实际”“六个最”
基层开展“两学一做”需要注重什么,其效果用什么来检查?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具体指出了学习党章需要联系的六个方面的实际:
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
习近平系列讲话,无一不紧密联系这“六个实际”,因此,联系六个方面的实际,也可以说是对“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对于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党组织来说,更同其工作实践紧密相关。“六个实际”联系得如何,不仅是对“学”的检验,也是对“做”的检验。
习近平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习近平强调的这六个“最”,可谓是基层工作之“魂”,也是检验“两学一做”效果的试金石。
在“四个全面”的有机关系中,全面从严治党处于根本保证地位。习近平强调,“两学一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每个党员干部都应领会这句重要指示的深刻意蕴,扎扎实实开展“两学一做”,把党的执政之基夯实,使党的力量之源更加充沛。
相关链接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