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辛识平
【欧冠】1月18日,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一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顿时吸引了世界目光。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共同领略习近平应对全球卫生挑战的“济世良方”。
鸡年春节前夕,瑞士日内瓦。习近平主席访问世界卫生组织,送来一份特别“礼物”——针灸铜人雕塑。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的由青铜浇筑、供针灸教学使用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雕塑揭幕之际,中医药又一次亮相世界舞台。
万里之外的北京,有着“中华文化祖庙”之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座明代铸制的针灸铜人静然而立。正是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2012年11月习近平第一次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时空交汇之中,隐约提示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医之道与治理之道的关系。
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中医情结”
古语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经济作了一番“望闻问切”,开出了中国药方。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习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文明指明方向。
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针对世界经济病象,习主席此前曾多次主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倡导区域互联互通则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来讲道理……
视野拉回国内。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运用中医理念和语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向领导干部提出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给人启发。
——从严治党用的是“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等提法,振聋发聩。
——深化改革则强调“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深入浅出。
——脱贫攻坚则要求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实实在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政治文明注入新元素。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也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中医情结”。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习近平的“中医情结”,源自他对人民健康的牵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陕北高原黄土地走出来的习近平,深知民生之艰,也深知中医药对于解除百姓病痛的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眼里,中医药不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更是造福人民的宝贵资源。他之所以重视中医药,就是为了让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正如他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所指出的: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现代“郎中”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医道与治道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无数文化瑰宝。习近平曾以文明的视角评价道:“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的“中医情结”,源自深沉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博大精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简言之,中医药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善待自己,也启示我们如何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世界。从治病救人,到经世致用,中医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什么是文化自信?坚信中医药等民族瑰宝的巨大价值,充满信心地向世界推广、与世界分享,乐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这就是坚如磐石的文化自信。
世界,也在积极回应这种自信。
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5年,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从中医典籍中走出来的青蒿素,其救死扶伤的巨大贡献得到世界认可。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大家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表示祝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里约奥运会上,“飞鱼”菲尔普斯带着拔火罐留下的红印子在泳池里勇夺金牌,让世人感叹东方“老中医”的神奇。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最新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中医药已超过武术和饮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
宋代范仲淹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道治道,从来相通。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这是一个呼唤担当和行动的时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医国医世。悬壶济世的中医药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福音,兼济天下的中国故事也将写下更加精彩的章节。
|
欧冠免责声明: | ||||||||
|
辛识平
【欧冠】1月18日,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一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顿时吸引了世界目光。习近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共同领略习近平应对全球卫生挑战的“济世良方”。
鸡年春节前夕,瑞士日内瓦。习近平主席访问世界卫生组织,送来一份特别“礼物”——针灸铜人雕塑。针灸铜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发明的由青铜浇筑、供针灸教学使用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雕塑揭幕之际,中医药又一次亮相世界舞台。
万里之外的北京,有着“中华文化祖庙”之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座明代铸制的针灸铜人静然而立。正是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2012年11月习近平第一次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时空交汇之中,隐约提示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医之道与治理之道的关系。
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中医情结”
古语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经济作了一番“望闻问切”,开出了中国药方。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主旨演讲中,习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文明指明方向。
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针对世界经济病象,习主席此前曾多次主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倡导区域互联互通则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来讲道理……
视野拉回国内。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运用中医理念和语汇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向领导干部提出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给人启发。
——从严治党用的是“标本兼治”、“扶正祛邪”、“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等提法,振聋发聩。
——深化改革则强调“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深入浅出。
——脱贫攻坚则要求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实实在在。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政治文明注入新元素。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也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中医情结”。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习近平的“中医情结”,源自他对人民健康的牵挂。“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从陕北高原黄土地走出来的习近平,深知民生之艰,也深知中医药对于解除百姓病痛的重要作用。
在习近平眼里,中医药不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更是造福人民的宝贵资源。他之所以重视中医药,就是为了让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在全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正如他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所指出的: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现代“郎中”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医道与治道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无数文化瑰宝。习近平曾以文明的视角评价道:“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的“中医情结”,源自深沉的文化自信。
中医药博大精深,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体现了天地人和、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等中华文化精髓。简言之,中医药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善待自己,也启示我们如何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世界。从治病救人,到经世致用,中医药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什么是文化自信?坚信中医药等民族瑰宝的巨大价值,充满信心地向世界推广、与世界分享,乐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这就是坚如磐石的文化自信。
世界,也在积极回应这种自信。
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5年,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从中医典籍中走出来的青蒿素,其救死扶伤的巨大贡献得到世界认可。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是大家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表示祝贺。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里约奥运会上,“飞鱼”菲尔普斯带着拔火罐留下的红印子在泳池里勇夺金牌,让世人感叹东方“老中医”的神奇。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最新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中医药已超过武术和饮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
宋代范仲淹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道治道,从来相通。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这是一个呼唤担当和行动的时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医国医世。悬壶济世的中医药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福音,兼济天下的中国故事也将写下更加精彩的章节。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