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中国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国研中心专家聚焦2017年经济热点
更新时间:2017-2-27 8:50:4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中国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国研中心专家聚焦2017年经济热点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2017年,“十三五”规划实施进入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从宏观经济形势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振兴实体经济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外界对中国经济焦点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聚焦经济热点问题,阐述了他们的思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去产能,要突出处置“僵尸企业”,更重视采取市场和法律手段有效推进化解低效率产能。去库存,关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去杠杆,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要突出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服务。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要把握三个着力点:首先,要提高农业竞争力。一方面,要拼成本、拼价格,消除市场扭曲,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要拼特色、拼功能,延长产业链条,保障质量安全,拓展农业内涵。

  叶兴庆说,其次,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力度,减少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退牧还草、退养还滩。

  叶兴庆认为还要从人、地、钱三个方面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人”的方面,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农民;重视“城归”作用,引导返乡、回乡、下乡,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宏观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转型比较成功地避免了‘失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说,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降转稳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重点正从“止跌”到“提质”转变。

  陈昌盛分析,本轮经济持续调整6年以后,2016年出现价格反弹、企业盈利水平回升和就业总体稳定的积极局面。结合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和国内中长期趋势,我国经济转型可能已经进入下半程,经济增速短期大幅下滑的风险降低,“稳”的力量正在逐步增强, L型增长有望从“一竖”过渡到“一横”。

  “当前中国经济上行的力量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陈昌盛说,要开启新的增长阶段,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今年还需要谨慎应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并积累积极条件,促进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回稳、PPI回稳,继续增强企业补库存意愿等。

  构建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

  针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要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商品房供需平衡,发展多层次住房市场,规范和促进住房二级市场与租赁市场发展;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王微认为要改革土地供应方式与制度,建立土地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土地供应与人口增长相适应,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建立稳定住房金融环境的调节机制;加强房地产开发金融监管,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

  王微说,要完善财税调节与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交易环节税收调节,适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重建消费者信心振兴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的失衡。”李伟说。

  李伟分析,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重建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打通从需求到企业的中间环节。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大多数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都能够生产创造出来,而我国居民已经表现出消费升级的现实需求。关键是消费需求不能传导到国内企业的生产上,短板是中间的“市场”,是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不足。

  他说,要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顺利实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尽快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一大批被国内外市场接受与认同的知名品牌。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国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国研中心专家聚焦2017年经济热点
    2017-2-27 8:50:4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中国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国研中心专家聚焦2017年经济热点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2017年,“十三五”规划实施进入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从宏观经济形势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振兴实体经济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外界对中国经济焦点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聚焦经济热点问题,阐述了他们的思考。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去产能,要突出处置“僵尸企业”,更重视采取市场和法律手段有效推进化解低效率产能。去库存,关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去杠杆,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降成本,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要突出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服务。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要把握三个着力点:首先,要提高农业竞争力。一方面,要拼成本、拼价格,消除市场扭曲,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要拼特色、拼功能,延长产业链条,保障质量安全,拓展农业内涵。

      叶兴庆说,其次,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力度,减少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退耕还林、退耕还湿、退牧还草、退养还滩。

      叶兴庆认为还要从人、地、钱三个方面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在“人”的方面,要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农民;重视“城归”作用,引导返乡、回乡、下乡,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

      宏观经济“稳”的力量逐步增强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转型比较成功地避免了‘失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陈昌盛说,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降转稳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重点正从“止跌”到“提质”转变。

      陈昌盛分析,本轮经济持续调整6年以后,2016年出现价格反弹、企业盈利水平回升和就业总体稳定的积极局面。结合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和国内中长期趋势,我国经济转型可能已经进入下半程,经济增速短期大幅下滑的风险降低,“稳”的力量正在逐步增强, L型增长有望从“一竖”过渡到“一横”。

      “当前中国经济上行的力量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陈昌盛说,要开启新的增长阶段,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今年还需要谨慎应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并积累积极条件,促进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回稳、PPI回稳,继续增强企业补库存意愿等。

      构建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

      针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要健全住房供应体系,促进商品房供需平衡,发展多层次住房市场,规范和促进住房二级市场与租赁市场发展;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王微认为要改革土地供应方式与制度,建立土地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土地供应与人口增长相适应,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建立稳定住房金融环境的调节机制;加强房地产开发金融监管,购地资金审查制度;完善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

      王微说,要完善财税调节与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交易环节税收调节,适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重建消费者信心振兴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的失衡。”李伟说。

      李伟分析,振兴实体经济,首先要重建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打通从需求到企业的中间环节。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大多数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都能够生产创造出来,而我国居民已经表现出消费升级的现实需求。关键是消费需求不能传导到国内企业的生产上,短板是中间的“市场”,是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不足。

      他说,要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顺利实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尽快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一大批被国内外市场接受与认同的知名品牌。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41120180801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41120180801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