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有人假借所谓“科学实验”,造谣某品牌紫菜为塑料制品假冒,引起恐慌。在食品安全领域,类似网上造谣、传谣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从“低钠盐是夺命盐”再到此次“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神经。
|
“塑料紫菜”造谣,看似违背常识,却为何能在 网络大肆传播?食品网络谣言又为何屡禁不止?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建立机制来治理网络谣言?
重灾区:45%网络谣言涉及食安
今年2月,几条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炸开了锅。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味道,由此,视频制作者得出结论,某品牌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劝诫网友“别吃了”。
“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有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陈晓山说。
“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在网络上的几何式扩散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了解,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视频中出现的某紫菜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高达468万余元。
为遏制谣言蔓延势头,维护商家合法权益,公安部迅速展开行动,组织指挥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严打网络造谣传谣。截至5月底,抓获拍摄“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
“塑料紫菜”谣言因何而起?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表示,他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后来起了贪念,想要找企业勒索高额赔偿,于是制作了在网络广泛传播的“塑料紫菜”视频。
无独有偶,日前,因为发布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棉花”的视频,青岛两名妇女被拘留。视频中,她们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并用手揉搓,形成一团白色絮状物,她们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将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恐慌。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即使上述谣言已被辟谣,仍有部分网友担心视频内容为真。比如,网友“咖啡N_5205”就亲自做起了实验,将自己常买的肉松泡在水里,并表示“用水浸泡一下真会褪色,还拉得好长,和棉花真的像,我越来越怀疑,这是肉么?”搜索朋友圈,记者还发现,一些食安网络谣言仍在传播,造谣者大多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通过移花接木或模糊事实等手段,制造谣言,混淆视听。
如今,食品安全谣言已成泛滥之势。据统计,在各种网络谣言中,食品类谣言占到45%,食安问题已经成为网络造谣、传谣的重灾区。
看本质:折射公众不安心理
“目前在网上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人,一部分是为博取眼球、赚取热度,也有极个别人是为牟取不法利益而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谈及为何网上频繁有人就食安问题造谣、传谣,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表示。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很多网络谣言明显有悖常识,但仍能在网上大肆传播,让很多网友中招。
专家表示,民众容易听信谣言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所产生的焦虑感有关。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较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引发公众的愤怒情绪和不安全感,再加上专业知识有限,民众容易听信网络上的食品安全谣言。
“近年来,人们对问题食品警惕性极高,稍有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网上一旦出现与食品相关的传言,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马上就被触动,谣言就会迅速发酵,进而扰乱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行业发展。”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
另一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媒介素养跟不上媒体形态的更新换代,也是公众频频“中招”的原因。借助不断翻新的表现形式,近年来网络谣言“新花招”频频出现,就连常常使用网络的年轻网友都直呼“防不胜防”。有的将旧闻翻炒,掐头去尾,虚实掺杂,并通过视频剪接,“制造”真相;有的则变换表现形式,从文字、图片“升级”到动画、直播等,吸引眼球;有的甚至借助所谓“专家”发声,编造“最新研究成果”欺骗民众……
公众面对食品安全谣言时难以甄别真伪,本着保护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虽明知这些内容非常荒谬、可信度低,也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甚至在社交网络上转发,客观上起到为谣言推波助澜的作用。
找对策:给食安谣言“治未病”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这在自媒体时代得到应验。飞速传播的各类食品谣言往往让公众和有关部门措手不及,对谣言的“事后治理”模式也与公众期待不相适应。对此,社会各界呼吁,是该对食品谣言重拳治理的时候了。
专家认为,要想阻遏谣言的泛滥和流布,当务之急是大幅提高造谣、传谣者的违法成本,打消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给食安谣言“治未病”。
“网上食品谣言多、传播快,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建议,要从提高违法成本的角度治理食品谣言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食品安全谣言扰乱市场秩序、从中牟利的恶劣行为严惩不贷,提高执法震慑力。
公安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根据刑法,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等多种犯罪,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同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也在专门针对食安问题搭建成体系的辟谣平台。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拟与中央网信办合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辟谣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对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进行管控,同时联合主要新闻单位、新媒体及知名科普组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传播联盟”,及时辟谣,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颜江瑛说,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此类信息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此外,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也是遏制食品谣言传播的关键一环。“广大群众也应注意理性、文明上网,注意辨别各类网上不实信息,自觉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张宏业说。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前不久,一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并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有人假借所谓“科学实验”,造谣某品牌紫菜为塑料制品假冒,引起恐慌。在食品安全领域,类似网上造谣、传谣事件早已屡见不鲜,从“纸馅肉包子”到“棉花肉松”,从“低钠盐是夺命盐”再到此次“塑料紫菜”事件,食品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社会神经。
|
“塑料紫菜”造谣,看似违背常识,却为何能在 网络大肆传播?食品网络谣言又为何屡禁不止?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建立机制来治理网络谣言?
重灾区:45%网络谣言涉及食安
今年2月,几条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炸开了锅。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味道,由此,视频制作者得出结论,某品牌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劝诫网友“别吃了”。
“短短一周时间内,便有20多个不同版本的‘塑料紫菜’视频在网上爆发式传播。”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陈晓山说。
“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在网络上的几何式扩散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了解,从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多家超市下架视频中出现的某紫菜产品,18家经销商退货,退货金额高达468万余元。
为遏制谣言蔓延势头,维护商家合法权益,公安部迅速展开行动,组织指挥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机关严打网络造谣传谣。截至5月底,抓获拍摄“塑料紫菜”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
“塑料紫菜”谣言因何而起?制谣传谣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表示,他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后来起了贪念,想要找企业勒索高额赔偿,于是制作了在网络广泛传播的“塑料紫菜”视频。
无独有偶,日前,因为发布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棉花”的视频,青岛两名妇女被拘留。视频中,她们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并用手揉搓,形成一团白色絮状物,她们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将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恐慌。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即使上述谣言已被辟谣,仍有部分网友担心视频内容为真。比如,网友“咖啡N_5205”就亲自做起了实验,将自己常买的肉松泡在水里,并表示“用水浸泡一下真会褪色,还拉得好长,和棉花真的像,我越来越怀疑,这是肉么?”搜索朋友圈,记者还发现,一些食安网络谣言仍在传播,造谣者大多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通过移花接木或模糊事实等手段,制造谣言,混淆视听。
如今,食品安全谣言已成泛滥之势。据统计,在各种网络谣言中,食品类谣言占到45%,食安问题已经成为网络造谣、传谣的重灾区。
看本质:折射公众不安心理
“目前在网上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人,一部分是为博取眼球、赚取热度,也有极个别人是为牟取不法利益而对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在售食品编造谣言,有意抹黑。”谈及为何网上频繁有人就食安问题造谣、传谣,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表示。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很多网络谣言明显有悖常识,但仍能在网上大肆传播,让很多网友中招。
专家表示,民众容易听信谣言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所产生的焦虑感有关。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较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引发公众的愤怒情绪和不安全感,再加上专业知识有限,民众容易听信网络上的食品安全谣言。
“近年来,人们对问题食品警惕性极高,稍有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网上一旦出现与食品相关的传言,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马上就被触动,谣言就会迅速发酵,进而扰乱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行业发展。”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
另一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媒介素养跟不上媒体形态的更新换代,也是公众频频“中招”的原因。借助不断翻新的表现形式,近年来网络谣言“新花招”频频出现,就连常常使用网络的年轻网友都直呼“防不胜防”。有的将旧闻翻炒,掐头去尾,虚实掺杂,并通过视频剪接,“制造”真相;有的则变换表现形式,从文字、图片“升级”到动画、直播等,吸引眼球;有的甚至借助所谓“专家”发声,编造“最新研究成果”欺骗民众……
公众面对食品安全谣言时难以甄别真伪,本着保护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虽明知这些内容非常荒谬、可信度低,也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甚至在社交网络上转发,客观上起到为谣言推波助澜的作用。
找对策:给食安谣言“治未病”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这在自媒体时代得到应验。飞速传播的各类食品谣言往往让公众和有关部门措手不及,对谣言的“事后治理”模式也与公众期待不相适应。对此,社会各界呼吁,是该对食品谣言重拳治理的时候了。
专家认为,要想阻遏谣言的泛滥和流布,当务之急是大幅提高造谣、传谣者的违法成本,打消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给食安谣言“治未病”。
“网上食品谣言多、传播快,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建议,要从提高违法成本的角度治理食品谣言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通过网络传播食品安全谣言扰乱市场秩序、从中牟利的恶劣行为严惩不贷,提高执法震慑力。
公安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打击整治力度。根据刑法,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等多种犯罪,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同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也在专门针对食安问题搭建成体系的辟谣平台。据了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拟与中央网信办合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辟谣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对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进行管控,同时联合主要新闻单位、新媒体及知名科普组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传播联盟”,及时辟谣,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颜江瑛说,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此类信息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
此外,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也是遏制食品谣言传播的关键一环。“广大群众也应注意理性、文明上网,注意辨别各类网上不实信息,自觉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张宏业说。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