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关键词看2017教育变革:校园欺凌明确界定对症下药
更新时间:2018-1-8 9:22:56    来源:新京报

      八大关键词看2017教育变革

  回望2017年教育领域的变革,我们选取了学前教育、新高考、留学安全等八个关键词,回顾热点新闻事件与重要政策,邀请专家、从业者分享他们的观点,也展望2018年这些领域可能会发生的新气象。

  1 学前教育

  2017年,学前教育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政策层面看,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呼吁出台《学前教育法》。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12月,中共十九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从市场角度而言,二孩政策、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消费意愿强烈,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学校扫除证券化障碍等利好因素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学前教育领域。

  与之相对的是,2017年下半年,接连发生的多起侵害婴幼儿事件触痛了家长的神经。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一系列事件也引发了对学前教育行业从业者素质、资本准入、政府投入等方面的反思。

  点评:资本过多、过快地涌入这个市场,使得不少园所出现盲目扩张的倾向,但教育是高度依赖人的行业,规模化、流程化的标准或方式在教育行业行不通。即便园所通过大量工作和精良的管理团队实现教师培训标准的统一,目前,学前教育行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还是存在极大缺口。

  此外,政府对于学前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虽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

  希望未来政府对学前教育行业监管的方向一是设立资本准入制度,二是持续地加大投入,尤其是对软件投入,三是扩大高校学前教育方向的招生,四是推进立法,加强对儿童的保护以及对违法者的制裁力度。

  (彭爽,北京嘉杉嘉华儿童之家创始人、园长)

  2 新高考

  探索前行 不断调整

  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6月,上海、浙江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迎来了新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同年9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正式在高一年级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给学生更多选择。以北京高考为例,将实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对选考科目有要求的高校,需提前向社会公布。

  在储朝晖看来,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是中规中矩的先行先试,比较严格地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范围内进行,让多年形成的改革设想落实到实际行动。同时,上海、浙江的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选科时不是依据兴趣,而是依据学生之前的考试成绩,选择分数高的学科;考试次数增多,每次都不能马虎,老师和学生压力大增等。因此,2017年11月,浙江省出台了新高考调整方案。

  点评:高考综合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乐观估计,接下来十年都要不断调整;需要从改变政府包揽、计划招生、总分录取、单一评价标准等关键方面入手深化改革。对于家长关心的选科等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新高考让职业规划提早,而是旧高考限制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如果小学阶段让孩子发现兴趣和潜能;初中阶段继续深入探索,孩子自然能够发展个性,高中阶段也就不难做出选择。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3 校园欺凌

  明确界定 对症下药

  近年来,校园欺凌一直是热点话题。《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在对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显示,6.1%的学生几乎每天遭受身体欺凌,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自2016年开始,相关部门重拳治理校园欺凌,通过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我国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但对于欺凌的判定和处理较为模糊。

  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从欺凌的预防到惩戒措施再到如何申诉,整个过程都做出了描述,同时对欺凌的主体、部门职责、工作要求做出规定。

  点评:《方案》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这种联动各部门治理教育难题的方式,不仅为校园欺凌“对症下药”,还对教育改革的综合治理提出了思路。从实际情况看,“欺凌者”一般在家庭教育上存在一定缺失。预防校园欺凌,除学校、社会外,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互联网时代下,校园欺凌带有隐蔽性强、扩散快、难发现、难监管等特点,未来,校园欺凌的治理将面临更大挑战,需要家校合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同时,学校也需要了解互联网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欺凌。

  (项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

  4 性教育

  转变观念 常态教学

  因为一本性教材引发的争议和多起案件的曝光触发的大众焦虑,性教育在2017年再次成为家长的关注点,性教育进课堂的呼声也愈发强烈。

  2017年3月,杭州一家长在看了北师大设计、编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后,节选了书中出现的生殖器官等内容,在网上质疑教材“尺度太大”,由此引发热议。同年12月,江苏首次公开性侵未成年犯罪人员信息并设置行业禁入,对此,有人点赞,也有观点认为此举合情却未必合法。此后不久,北京也有了首例对性侵害未成年的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的判决。

  对学校而言,除在办学理念上是否对性教育足够重视之外,教材、师资与课程标准也是学校开展性教育时面临的难题。目前性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官方教材。在专家看来,一套好的性教材应该既教会孩子了解身体,学会自我保护,也包括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卫生常识等生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性教育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需匹配相关的课程标准。

  点评:性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以防性侵教育为例,目前最大困难是虽然一部分人已觉醒,但还有很多人没有转变观念,依旧谈性色变。此外,防性侵教育想在体制内大范围地覆盖还很难,既需要经过培训的师资、教材和课程,也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希望2018年教育部门能将相关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

  (孙雪梅,女童保护发起人)

  5 新《民促法》

  分类管理 资本助力

  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新《民促法》)正式施行。规定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强调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分类管理。新法让民办学校身份界定更清晰,也首次明确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具有与公办学校和其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

  随着民促法的实施,一系列针对民办学校在税收、收费、补贴、使用、扶持、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陆续出台。目前,辽宁、安徽、浙江、天津等地披露了相应的配套实施意见,其中,辽宁、甘肃、天津等地尚未明确分类登记过渡期。

  点评:新《民促法》实施后,有助于民办学校实现资产在A股市场的证券化,未来或将有一批优质教育企业可以通过IPO直接登陆A股。同时,由于民办教育机构从政策执行、登记注册到最后成功上市有较长时间间隔,短期内新《民促法》对教育资产A股上市不会构成直接负面影响。结合多省实施的配套细则,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民办教育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营利性学校利好,将开启全面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新周期;二是,相比于登陆A股和美股,港股教育板块未来几年可能成为教育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理想选择。三是,并购整合加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如房地产公司入局教育。

  (I-EDU投资人俱乐部创始人张海庞)

  6 教育+AI

  加速变革 提升效率

  在2017年的教育技术变革中,教育+AI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自适应学习、智能测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机器人等方面。与之相应的教育产品,不仅涉及作业辅导、考试测评、课堂教学等K12应试教育阶段,而且延伸至如钢琴陪练、机器人等素质教育领域。在教育产品纷纷入局AI的同时,该领域也受到资本青睐。2017年,学霸君、猿辅导、作业盒子等教育机构均获得上亿元融资,其中,乂学教育在年末完成高达2.7亿元天使轮融资。

  点评:AI将老师从重复性工作中释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教学。但机器无法替代老师,尤其在方法论的传授,技巧点拨上,老师的价值要比机器大得多。未来,AI在教育的运用将会呈现多元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可能会分化出一系列相应的AI引擎。在此背景下,“教育+AI”将面临更大挑战:如何结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特性推出有针对性的引擎?如何融合AI、教育两方面的价值,达到1+1>2的效果,而不是简单拿来主义。

  (学霸君合伙人、首席科学家陈锐锋)

  7 教育机构跑路

  风险凸显 维权不易

  2017年发生了数起教育机构跑路事件,其中不乏业内知名公司。9月2日,星空琴行突然关闭全国门店,其CEO周楷程失联,学员的高额预付费和拖欠的教师工资等至今无从解决。12月13日,北京巨人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老板陈同被爆跑路,许多报名该机构自考培训的学员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部分通过网络贷款缴纳学费的学员不得不继续还款。

  尽管培训机构跑路轻则违反合同法等民事法律,重则触犯刑法涉嫌犯罪,但学员常常会面临维权难的问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表示,学员能采取的维权手段主要是提起民事诉讼,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即使赢了官司也很可能拿不到钱;因此许多人自认倒霉,放弃维权。此外,学员除了交款凭证以及合同外一般没有其他有力证据,难以证明跑路机构涉嫌犯罪。此外,随着教育信贷的兴起,消费者亟须提高风险意识,配套的监管机制也亟待落地。

  点评:教育机构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预收费模式下隐藏的风险。如果将预收费视为确认收入进行投资或盲目扩张,可能导致现金流断裂。因此,机构要在业务逻辑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保持谨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行业规范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机构在选择资本时需谨慎,资本助推可能会带来业绩压力或建立对赌协议,导致机构过于激进。其实教育资本需要更有耐心、更长线,急功近利很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

  (王磊,教育产业基金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

  8 留学安全

  警钟频敲 谨慎预防

  2017年6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踪。11月,数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遭遇电信诈骗失联。12月,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杀一案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2017年,数起中国留学生人身、财产等受损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指出,留学安全需要引起政府、社会、家长以及留学生本人更大的重视。

  点评:留学安全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不适应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等所导致。多数不安全因素其实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风险,并非单独针对中国留学生,近两年相关报道的增多也并不意味着留学环境的恶化,家长无需过于焦虑恐惧,而应从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教育。留学生应在行前做好功课,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常识;学生出国后,家长、留学服务机构、学校等应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应急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常识辅导等;此外,领事馆、当地华人协会、志愿团体等可积极探索多元援助形式,宣传安全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

      (叶阳依迪,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领事保护联络员)
文章编辑:殷爱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关键词看2017教育变革:校园欺凌明确界定对症下药
    2018-1-8 9:22:56    来源:新京报

          八大关键词看2017教育变革

      回望2017年教育领域的变革,我们选取了学前教育、新高考、留学安全等八个关键词,回顾热点新闻事件与重要政策,邀请专家、从业者分享他们的观点,也展望2018年这些领域可能会发生的新气象。

      1 学前教育

      2017年,学前教育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政策层面看,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呼吁出台《学前教育法》。4月26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12月,中共十九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从市场角度而言,二孩政策、家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消费意愿强烈,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学校扫除证券化障碍等利好因素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学前教育领域。

      与之相对的是,2017年下半年,接连发生的多起侵害婴幼儿事件触痛了家长的神经。11月2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紧急通知,部署立即在全国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一系列事件也引发了对学前教育行业从业者素质、资本准入、政府投入等方面的反思。

      点评:资本过多、过快地涌入这个市场,使得不少园所出现盲目扩张的倾向,但教育是高度依赖人的行业,规模化、流程化的标准或方式在教育行业行不通。即便园所通过大量工作和精良的管理团队实现教师培训标准的统一,目前,学前教育行业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还是存在极大缺口。

      此外,政府对于学前教育领域的财政投入虽稳步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不足。

      希望未来政府对学前教育行业监管的方向一是设立资本准入制度,二是持续地加大投入,尤其是对软件投入,三是扩大高校学前教育方向的招生,四是推进立法,加强对儿童的保护以及对违法者的制裁力度。

      (彭爽,北京嘉杉嘉华儿童之家创始人、园长)

      2 新高考

      探索前行 不断调整

      2017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6月,上海、浙江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迎来了新高考的第一届毕业生。同年9月,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正式在高一年级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给学生更多选择。以北京高考为例,将实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对选考科目有要求的高校,需提前向社会公布。

      在储朝晖看来,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是中规中矩的先行先试,比较严格地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范围内进行,让多年形成的改革设想落实到实际行动。同时,上海、浙江的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选科时不是依据兴趣,而是依据学生之前的考试成绩,选择分数高的学科;考试次数增多,每次都不能马虎,老师和学生压力大增等。因此,2017年11月,浙江省出台了新高考调整方案。

      点评:高考综合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乐观估计,接下来十年都要不断调整;需要从改变政府包揽、计划招生、总分录取、单一评价标准等关键方面入手深化改革。对于家长关心的选科等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不是新高考让职业规划提早,而是旧高考限制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如果小学阶段让孩子发现兴趣和潜能;初中阶段继续深入探索,孩子自然能够发展个性,高中阶段也就不难做出选择。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3 校园欺凌

      明确界定 对症下药

      近年来,校园欺凌一直是热点话题。《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在对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显示,6.1%的学生几乎每天遭受身体欺凌,11.6%的学生几乎每天都遭受语言欺凌。自2016年开始,相关部门重拳治理校园欺凌,通过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我国中小学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但对于欺凌的判定和处理较为模糊。

      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做出明确界定,从欺凌的预防到惩戒措施再到如何申诉,整个过程都做出了描述,同时对欺凌的主体、部门职责、工作要求做出规定。

      点评:《方案》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这种联动各部门治理教育难题的方式,不仅为校园欺凌“对症下药”,还对教育改革的综合治理提出了思路。从实际情况看,“欺凌者”一般在家庭教育上存在一定缺失。预防校园欺凌,除学校、社会外,还需要家庭的参与,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互联网时代下,校园欺凌带有隐蔽性强、扩散快、难发现、难监管等特点,未来,校园欺凌的治理将面临更大挑战,需要家校合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同时,学校也需要了解互联网相关法规,应对网络欺凌。

      (项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

      4 性教育

      转变观念 常态教学

      因为一本性教材引发的争议和多起案件的曝光触发的大众焦虑,性教育在2017年再次成为家长的关注点,性教育进课堂的呼声也愈发强烈。

      2017年3月,杭州一家长在看了北师大设计、编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后,节选了书中出现的生殖器官等内容,在网上质疑教材“尺度太大”,由此引发热议。同年12月,江苏首次公开性侵未成年犯罪人员信息并设置行业禁入,对此,有人点赞,也有观点认为此举合情却未必合法。此后不久,北京也有了首例对性侵害未成年的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的判决。

      对学校而言,除在办学理念上是否对性教育足够重视之外,教材、师资与课程标准也是学校开展性教育时面临的难题。目前性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官方教材。在专家看来,一套好的性教材应该既教会孩子了解身体,学会自我保护,也包括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卫生常识等生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性教育也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同学段的学生需匹配相关的课程标准。

      点评:性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以防性侵教育为例,目前最大困难是虽然一部分人已觉醒,但还有很多人没有转变观念,依旧谈性色变。此外,防性侵教育想在体制内大范围地覆盖还很难,既需要经过培训的师资、教材和课程,也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希望2018年教育部门能将相关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

      (孙雪梅,女童保护发起人)

      5 新《民促法》

      分类管理 资本助力

      2017年9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新《民促法》)正式施行。规定民办学校(包括依法举办的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强调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分类管理。新法让民办学校身份界定更清晰,也首次明确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具有与公办学校和其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

      随着民促法的实施,一系列针对民办学校在税收、收费、补贴、使用、扶持、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陆续出台。目前,辽宁、安徽、浙江、天津等地披露了相应的配套实施意见,其中,辽宁、甘肃、天津等地尚未明确分类登记过渡期。

      点评:新《民促法》实施后,有助于民办学校实现资产在A股市场的证券化,未来或将有一批优质教育企业可以通过IPO直接登陆A股。同时,由于民办教育机构从政策执行、登记注册到最后成功上市有较长时间间隔,短期内新《民促法》对教育资产A股上市不会构成直接负面影响。结合多省实施的配套细则,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民办教育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营利性学校利好,将开启全面教育资产证券化的新周期;二是,相比于登陆A股和美股,港股教育板块未来几年可能成为教育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理想选择。三是,并购整合加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如房地产公司入局教育。

      (I-EDU投资人俱乐部创始人张海庞)

      6 教育+AI

      加速变革 提升效率

      在2017年的教育技术变革中,教育+AI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集中在:自适应学习、智能测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机器人等方面。与之相应的教育产品,不仅涉及作业辅导、考试测评、课堂教学等K12应试教育阶段,而且延伸至如钢琴陪练、机器人等素质教育领域。在教育产品纷纷入局AI的同时,该领域也受到资本青睐。2017年,学霸君、猿辅导、作业盒子等教育机构均获得上亿元融资,其中,乂学教育在年末完成高达2.7亿元天使轮融资。

      点评:AI将老师从重复性工作中释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个性化教学。但机器无法替代老师,尤其在方法论的传授,技巧点拨上,老师的价值要比机器大得多。未来,AI在教育的运用将会呈现多元化,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可能会分化出一系列相应的AI引擎。在此背景下,“教育+AI”将面临更大挑战:如何结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特性推出有针对性的引擎?如何融合AI、教育两方面的价值,达到1+1>2的效果,而不是简单拿来主义。

      (学霸君合伙人、首席科学家陈锐锋)

      7 教育机构跑路

      风险凸显 维权不易

      2017年发生了数起教育机构跑路事件,其中不乏业内知名公司。9月2日,星空琴行突然关闭全国门店,其CEO周楷程失联,学员的高额预付费和拖欠的教师工资等至今无从解决。12月13日,北京巨人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老板陈同被爆跑路,许多报名该机构自考培训的学员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部分通过网络贷款缴纳学费的学员不得不继续还款。

      尽管培训机构跑路轻则违反合同法等民事法律,重则触犯刑法涉嫌犯罪,但学员常常会面临维权难的问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表示,学员能采取的维权手段主要是提起民事诉讼,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即使赢了官司也很可能拿不到钱;因此许多人自认倒霉,放弃维权。此外,学员除了交款凭证以及合同外一般没有其他有力证据,难以证明跑路机构涉嫌犯罪。此外,随着教育信贷的兴起,消费者亟须提高风险意识,配套的监管机制也亟待落地。

      点评:教育机构跑路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预收费模式下隐藏的风险。如果将预收费视为确认收入进行投资或盲目扩张,可能导致现金流断裂。因此,机构要在业务逻辑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保持谨慎,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行业规范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机构在选择资本时需谨慎,资本助推可能会带来业绩压力或建立对赌协议,导致机构过于激进。其实教育资本需要更有耐心、更长线,急功近利很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

      (王磊,教育产业基金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

      8 留学安全

      警钟频敲 谨慎预防

      2017年6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踪。11月,数名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遭遇电信诈骗失联。12月,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杀一案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被告人陈世峰有期徒刑20年。2017年,数起中国留学生人身、财产等受损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指出,留学安全需要引起政府、社会、家长以及留学生本人更大的重视。

      点评:留学安全事件的发生主要由于学生安全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不适应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等所导致。多数不安全因素其实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风险,并非单独针对中国留学生,近两年相关报道的增多也并不意味着留学环境的恶化,家长无需过于焦虑恐惧,而应从案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强安全教育。留学生应在行前做好功课,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常识;学生出国后,家长、留学服务机构、学校等应做好衔接工作,建立应急机制,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常识辅导等;此外,领事馆、当地华人协会、志愿团体等可积极探索多元援助形式,宣传安全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

          (叶阳依迪,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领事保护联络员)

    文章编辑:殷爱萍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41120180801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41120180801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