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正式出炉 我国不同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更新时间:2019-2-25 9: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日前正式出炉,报告称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健康蓝皮书主编傅小兰当天表示,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而且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单纯的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2011年,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心理疾患负担统计数据显示,心理疾患已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次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最近3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傅小兰说,我国学者近二三十年来的心理健康研究也显示,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11%~15%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报告称,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如从表面上看问题则易被忽视,但本人内心有不适感,也会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如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自发缓解,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应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据陈祉妍介绍,2007~200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回收有效问卷14798份,调查地区包括全国21个省(区、市)的39个城市,最终得出上述结果。

  2011~2012年,科研人员又通过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这两项比例分别为2%和13.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侃说,这4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

  “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础。”傅小兰说,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35.2%公务员处于中高等焦虑状态

  傅小兰还提到,国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同时,国民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而是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此次报告聚焦我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状况,其中提到该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水平比较高;处于中高等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35.2%、33.2%和5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称,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重要的心理变量——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得出上述结果。

  报告还提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未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已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普通公务员低于金融系统公职人员。

  从年龄上看,26~40岁年龄段的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而随着年纪增长,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则会随之提升。

  祝卓宏说,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当下,公务员面临挑战不断增多,承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同时提到,研究发现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的训练来提升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74%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需求大但服务跟不上

  报告还提到,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具体来看,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曾3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第一次在2007年末至2008年初,收集有效问卷6212份,最终得到以上结果。

  这次调查还发现,针对民众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其后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第二次调查是2012~2013年,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残疾人心理辅导服务需求非常大,有77.64%的残疾人表示“愿意”接受免费的心理辅导服务,有22.36%的回答“不愿意”。并且,对于心理辅导服务的需求没有性别、致残原因、残疾类型和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就寻求心理辅导的目的而言,调查对象最希望通过心理辅导来提高自信(54.94%),其次是帮助自己解决学业或就业中遇到的问题(51.16%),以及增强生活适应能力(46.35%)。此外,有近4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寻找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次调查于2017年进行,主要调查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困难。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存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同时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外部与内部困难。

  陈祉妍表示,这3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不同人群都具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获取方面普遍存在需求。但与此同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够便利,“期待各地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更好地满足国民心理健康需求,维护和提升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记者 邱晨辉)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正式出炉 我国不同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2019-2-25 9:2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日前正式出炉,报告称我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健康蓝皮书主编傅小兰当天表示,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而且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单纯的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2011年,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心理疾患负担统计数据显示,心理疾患已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次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最近3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傅小兰说,我国学者近二三十年来的心理健康研究也显示,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11%~15%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报告称,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如从表面上看问题则易被忽视,但本人内心有不适感,也会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如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自发缓解,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应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据陈祉妍介绍,2007~200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我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回收有效问卷14798份,调查地区包括全国21个省(区、市)的39个城市,最终得出上述结果。

      2011~2012年,科研人员又通过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这两项比例分别为2%和13.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侃说,这4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

      “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础。”傅小兰说,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35.2%公务员处于中高等焦虑状态

      傅小兰还提到,国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同时,国民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而是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此次报告聚焦我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状况,其中提到该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水平比较高;处于中高等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35.2%、33.2%和5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称,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重要的心理变量——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得出上述结果。

      报告还提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未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已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普通公务员低于金融系统公职人员。

      从年龄上看,26~40岁年龄段的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而随着年纪增长,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则会随之提升。

      祝卓宏说,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当下,公务员面临挑战不断增多,承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同时提到,研究发现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的训练来提升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74%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需求大但服务跟不上

      报告还提到,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具体来看,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曾3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第一次在2007年末至2008年初,收集有效问卷6212份,最终得到以上结果。

      这次调查还发现,针对民众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其后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第二次调查是2012~2013年,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残疾人心理辅导服务需求非常大,有77.64%的残疾人表示“愿意”接受免费的心理辅导服务,有22.36%的回答“不愿意”。并且,对于心理辅导服务的需求没有性别、致残原因、残疾类型和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就寻求心理辅导的目的而言,调查对象最希望通过心理辅导来提高自信(54.94%),其次是帮助自己解决学业或就业中遇到的问题(51.16%),以及增强生活适应能力(46.35%)。此外,有近4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寻找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次调查于2017年进行,主要调查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困难。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存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同时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外部与内部困难。

      陈祉妍表示,这3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不同人群都具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获取方面普遍存在需求。但与此同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够便利,“期待各地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更好地满足国民心理健康需求,维护和提升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记者 邱晨辉)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41120180801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41120180801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