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欧冠+”客户端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稳就业走实向深 合力初成政策升级
更新时间:2019-5-28 9:13:4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一周多来中央频频部署 20多个部门将联动发力

  稳就业走实向深 合力初成政策升级

  瞄准更高质量就业,鼓励新业态等多个配套举措将出

  随着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4月就业回暖迹象显现。进入5月,稳就业再度升温。中央层面,一周多来动作频频,成立横跨逾20个部门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召开稳就业座谈会,国办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开启大规模培训行动等;地方层面,各地也在密集出台新政,从定额税收减免到创业带动就业等,打造积极就业政策“升级版”。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新一轮稳就业政策正蓄势待发,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成为发力点。下一步除了将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重要群体就业支持外,还将开发更多新职业,大力支持发展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包括社保在内的配套支持政策也在抓紧研究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达到全年预期目标的42%。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这是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5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加强版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小组成员来自20多个部门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成立,明确将凝聚就业工作合力,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日前召开稳就业座谈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该方案提出,2019年至2021年,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技工教育专家荀凤元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全民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前所未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围绕“六稳”将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在稳就业方面,将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抓紧落实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计划。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也在密集出炉。北京市人社局日前推出定额税收减免、失业保险返还、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补贴等七项鼓励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山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围绕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六个方面,出台20条具体政策措施,打造积极就业政策的“升级版”。

  对于近期稳就业举措密集出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政府对就业的重视明显升温。他指出,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承载力大幅上升,今年完成就业目标非难事,但当前就业结构调整还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保就业的关键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稳就业政策不断提质换挡,从教育改革、职工培训、待遇配套等各环节发力,致力于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在内的新就业形态,正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也将落地。

  宁吉喆指出,下一步将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实施“双创”升级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打造更强劲的创业带动就业“新动力”。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元、更稳定的新就业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透露,下一步,要把就业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够反映最新产业发展的新职业不断开发出来。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在新就业形态给更多劳动者创造就业增收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关系和稳定的社保关系带来挑战。“必须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关博说。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针对新业态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酝酿出台配套举措。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平台取得灵活收入的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涉及平台、企业、从业人员三方的制度设计和分摊问题,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会集中研究的一个制度性问题。

  此外,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准入门槛,高端服务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还需要深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推动服务业各行业的竞争性,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记者 班娟娟

文章编辑:刘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稳就业走实向深 合力初成政策升级
    2019-5-28 9:13:43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

      一周多来中央频频部署 20多个部门将联动发力

      稳就业走实向深 合力初成政策升级

      瞄准更高质量就业,鼓励新业态等多个配套举措将出

      随着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4月就业回暖迹象显现。进入5月,稳就业再度升温。中央层面,一周多来动作频频,成立横跨逾20个部门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召开稳就业座谈会,国办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开启大规模培训行动等;地方层面,各地也在密集出台新政,从定额税收减免到创业带动就业等,打造积极就业政策“升级版”。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新一轮稳就业政策正蓄势待发,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成为发力点。下一步除了将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重要群体就业支持外,还将开发更多新职业,大力支持发展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包括社保在内的配套支持政策也在抓紧研究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城镇新增就业459万人,达到全年预期目标的42%。4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这是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5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新一轮加强版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小组成员来自20多个部门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近日成立,明确将凝聚就业工作合力,更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日前召开稳就业座谈会。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该方案提出,2019年至2021年,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智库技工教育专家荀凤元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全民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前所未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围绕“六稳”将加快落实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在稳就业方面,将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抓紧落实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计划。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也在密集出炉。北京市人社局日前推出定额税收减免、失业保险返还、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补贴等七项鼓励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山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围绕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六个方面,出台20条具体政策措施,打造积极就业政策的“升级版”。

      对于近期稳就业举措密集出台,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政府对就业的重视明显升温。他指出,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承载力大幅上升,今年完成就业目标非难事,但当前就业结构调整还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保就业的关键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稳就业政策不断提质换挡,从教育改革、职工培训、待遇配套等各环节发力,致力于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在内的新就业形态,正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力量,更大力度的支持政策也将落地。

      宁吉喆指出,下一步将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实施“双创”升级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打造更强劲的创业带动就业“新动力”。推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元、更稳定的新就业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透露,下一步,要把就业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够反映最新产业发展的新职业不断开发出来。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在新就业形态给更多劳动者创造就业增收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关系和稳定的社保关系带来挑战。“必须加快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关博说。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针对新业态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酝酿出台配套举措。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平台取得灵活收入的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涉及平台、企业、从业人员三方的制度设计和分摊问题,这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会集中研究的一个制度性问题。

      此外,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领域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准入门槛,高端服务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还需要深化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市场开放,推动服务业各行业的竞争性,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记者 班娟娟

    文章编辑:刘佳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41120180801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41120180801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