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决胜空间站,建功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10月31日下午,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又迎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
海天相接处,高大挺拔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进入发射倒计时。
即将发射的梦天实验舱,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T字形基本构型,标志着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的全面“竣工”,意义重大,使命非凡。
总长约17.9米,最大直径约4.2米,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和资源舱组成……据介绍,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实验柜,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大创新实践。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
14时37分,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的口令响彻发射场区。远远望去,超大整流罩上印制的五星红旗图案和“中国载人航天”6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0年。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确立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为了“三步走”战略,一代代中华儿女仰望星空,将个人梦想和祖国航天事业相交会,生生不息、奔涌不止。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15时07分,指显大屏上,摄像头无死角传来长征五号B火箭的各角度画面和各项数据。高度可视化、信息化、自动化,是这座中国最年轻航天发射场的鲜明特征,也是空间站建造的强大支撑。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文昌航天发射场走过了15年。
2007年8月,为推进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一声令下,西昌航天人从“长征”一词的诞生地出发,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发射场建设以来,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煤油液氮降温、网络信息系统国产自主可控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中大型液体火箭并行测试发射、单工位适应多型火箭发射、设施设备适应“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降雨强雷暴强台风”环境等现实难题,实现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不断压迫着人们紧绷的神经。任务中,文昌航天人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坚持把“双想”贯穿全程,扎实做好测试数据的横向、纵向和联合复查比对,从严从实抓好全过程质量管控,为成功发射铸牢坚实基础。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文昌航天人走过了2年。
这两年,面对突破极值的高密度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牢牢把握“一个体系推进、三个重中之重”工作指导布局,确保疫情防控和航天发射“两个万无一失”“两个全面胜利”,在这些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奋勇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的连战连捷,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
“5、4、3、2、1!点火!”15时37分,烈焰轰鸣、响彻海天,长征五号B火箭犹如一条巨龙,托举着梦天实验舱一飞冲天。
观礼台上的人群沸腾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热烈响起,欢呼声、喝彩声连成一片。发射场外的航天科普中心、淇水湾沙滩、石头公园人山人海,人们挥舞着国旗、高唱起红歌,举目礼送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
“中国空间站从这里飞向太空,这是文昌航天人的骄傲!”站在庆贺成功的“大红屏”前,广大航天工作者自豪地表示,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10月31日,我们共同参与历史、见证历史!(黄国畅 胡煦劼 屠海超)
稿件由新华网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共同策划
欧冠免责声明: | ||||||||
|
决胜空间站,建功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10月31日下午,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又迎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
海天相接处,高大挺拔的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进入发射倒计时。
即将发射的梦天实验舱,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T字形基本构型,标志着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的全面“竣工”,意义重大,使命非凡。
总长约17.9米,最大直径约4.2米,由工作舱、货物气闸舱、载荷舱和资源舱组成……据介绍,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实验柜,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大创新实践。
“各号注意,1小时准备!”
14时37分,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的口令响彻发射场区。远远望去,超大整流罩上印制的五星红旗图案和“中国载人航天”6个蓝色大字格外醒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0年。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确立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为了“三步走”战略,一代代中华儿女仰望星空,将个人梦想和祖国航天事业相交会,生生不息、奔涌不止。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15时07分,指显大屏上,摄像头无死角传来长征五号B火箭的各角度画面和各项数据。高度可视化、信息化、自动化,是这座中国最年轻航天发射场的鲜明特征,也是空间站建造的强大支撑。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文昌航天发射场走过了15年。
2007年8月,为推进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一声令下,西昌航天人从“长征”一词的诞生地出发,踏上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发射场建设以来,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煤油液氮降温、网络信息系统国产自主可控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中大型液体火箭并行测试发射、单工位适应多型火箭发射、设施设备适应“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降雨强雷暴强台风”环境等现实难题,实现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各号注意,15分钟准备!”
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不断压迫着人们紧绷的神经。任务中,文昌航天人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坚持把“双想”贯穿全程,扎实做好测试数据的横向、纵向和联合复查比对,从严从实抓好全过程质量管控,为成功发射铸牢坚实基础。
为了建造太空家园,文昌航天人走过了2年。
这两年,面对突破极值的高密度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牢牢把握“一个体系推进、三个重中之重”工作指导布局,确保疫情防控和航天发射“两个万无一失”“两个全面胜利”,在这些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奋勇夺取空间站建造任务的连战连捷,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
“5、4、3、2、1!点火!”15时37分,烈焰轰鸣、响彻海天,长征五号B火箭犹如一条巨龙,托举着梦天实验舱一飞冲天。
观礼台上的人群沸腾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热烈响起,欢呼声、喝彩声连成一片。发射场外的航天科普中心、淇水湾沙滩、石头公园人山人海,人们挥舞着国旗、高唱起红歌,举目礼送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
“中国空间站从这里飞向太空,这是文昌航天人的骄傲!”站在庆贺成功的“大红屏”前,广大航天工作者自豪地表示,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建设航天强国的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传承载人航天精神,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梦圆航天,正当其时。10月31日,我们共同参与历史、见证历史!(黄国畅 胡煦劼 屠海超)
稿件由新华网和文昌航天发射场共同策划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