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挺勇
作为我市中心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活动的重要一笔,本月初,我市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和市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拆除主次干道两侧私搭乱建的各类经营性大棚,取缔小商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经营行为,成为第一周的两项工作重点。
昨日上午,市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多家责任单位对第一周整改情况进行了考核。记者发现,市区道路两侧近百个经营性大棚被迅速拆除,路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经营现象也少了很多。
成效:近百个经营性大棚消失
11月30日,市政府召开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和市场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全市城区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力争用一个月时间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流动经营等问题。
记者昨日从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各责任单位在月初已经迅速开展工作,我市还成立了两个巡查小组,每日对解放区、山阳区及新区20余条路段进行巡查。
据统计,目前,解放区已经拆除经营性大棚42个,山阳区拆除41个,新区拆除6个。此外,市交警部门不断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已经处罚占道经营的机动车辆600多辆次、违法停车1400多辆次。
昨日9时许,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相关责任单位,对解放区、山阳区及新区的北环路、山阳路、工业路、丰收路、人民路、焦东路等20余条道路整改情况进行了考核。
反应:市民伸大拇指赞变化
昨日9时30分许,记者随考核组来到工业路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大门附近,在附近居住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大门对面的人行道上以前全是随意搭建的经营性大棚,最近一周大棚不见了。
正如王先生所说,原来脏乱的经营性大棚确实没了踪影,更可喜的是,以前人行道上随意停放的商贩的机动车也得到清理,周围的交通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同样,在和平街市五官医院东侧的一段道路上,记者也看到了明显的改变。昔日,这里很多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家在门前搭建经营性大棚,如今所有的经营性大棚已经被拆除,停车位也可以正常使用了。
建设街上,存在多年的“老顽疾”在此次整治工作中得到了解决。
10时许,记者在和平街市场西门对面看到,解放区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对沿街一家饭店搭建的铁制大棚底座进行拆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家饭店搭建的大棚就设在人行道上,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前几天他们已经拆除了大棚的顶棚,当天要对底部的大铁架进行拆卸。记者发现,“老顽疾”的解决让很多市民感受到了此次整治工作的力度。看到该饭店周边很多小吃摊搭建的临时经营性大棚已经全部消失,很多市民伸出了大拇指。
建设西路、南通路、焦东路……无论是交通主干道还是次干道两侧,各种经营性大棚几乎全部消失,商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经营现象也得到了很大改观。
问题:个别地点问题依然存在
考核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整治,如今市区主次干道两边的各种经营性大棚95%以上已经被拆除,商贩机动车占道现象也有了很大改观,但在一些地方问题依然存在。
昨日上午,在北环路与军民街交叉口,一辆卖白菜的机动三轮车就停在人行道上,商贩还把白菜摆放在了机动车道上。这辆机动三轮车旁边,另一名卖布料的商贩正在搭建临时性大棚和摊位。在工业路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两辆机动三轮车随意停在机动车道旁。
而在和平街市场北门附近,记者也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以往大量的商贩机动三轮车不见了,但个别小型机动三轮车依然在附近小区门口徘徊。“整治期间,个别商贩打起了‘游击’。”解放区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
针对存在的个别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效果,但各单位下一步绝不会放松管理,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增加监管人员,建设长效监管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同时,我们呼吁市民能建言献策、举报,积极参与整治工作。”该工作人员说,市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有举报电话2607161,市民可随时举报。
右上图 工作人员正在拆除建设街某饭店门前的大棚。
右图 商贩的机动三轮车停在工业路上。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