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时间
行大道的中国
世界正在见证新的历史。
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多边峰会,地点在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东道国颇具影响的《雅加达邮报》有篇文章说,习近平主席此行已成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的焦点,世界各国领导人争相与这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领导人面对面沟通交谈。
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山一程、水一程,开启了她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共同交汇书写新的故事。
2022年11月14日至17日,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峰会会场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一个下午连续七场双边会见……占全球2/3人口、近90%生产总值的世界重要经济体领导人,在全球的聚光灯下。他们走进同中国领导人见面的会见厅,讲述和中国的故事。
峰会第三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回到下榻饭店。他的老朋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随之赶来。这场延长到近一个小时的会见,也是读懂中国、思考世界的一个窗口。
“我们是今年2月份见过以后,到现在时间实际上不长,但是不长的时间内,这个世界可又发生了不少事情啊。而且有些事情是重大事件,是一些重大变化。”
审天下之时,度微末之势。习近平主席辩证指出“两个看到”:“要看到世界上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都在加重,更要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总是不可阻挡”。
当此时刻,世界何去何从,中国何去何从。
大道之行,行稳致远。中国肩上扛着大国担当:“我们必须以人类前途命运为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特别是大国应该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多为这个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世界,正深刻感知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澎湃的活力和动力,深刻感知她给世界注入的信心和力量。
抵达之后:两个大国的对话
习近平主席曾经形容,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
这些天的巴厘岛努拉莱伊国际机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专机整齐列队;海风轻拂的街道上,插着国旗的车队疾驰而过。
习近平主席下榻的穆丽雅饭店,成为一个焦点。
被称为“可能全世界的关注度都是最高的”中美元首会晤,如约拉开了帷幕。
窗外的晚霞从海平面上缓缓褪去,宽广的海洋连接着地球上的两个大国。
17时36分,两国元首几乎同时走进镜头。从左右两侧,走向彼此。拜登总统看到和习近平主席还有段距离,微笑着甩开臂膀跑了几步,现场记者一片惊叹。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历史的瞬间,就此定格。
世界期待这一幕。在双方交往的艰难时刻,各方关注这次会晤能否成为转圜契机,瞩目由此牵动的全球脉动。
走向会见厅的途中,两国元首不时轻声交谈。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
一落座,拜登总统首先致开场白。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他记忆深刻:“我是副总统您是副主席的时候,我们曾经相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多年来都有非常好的对话。”
会见厅内气氛友好,话题逐渐走向深入。拜登总统主动谈到了“管控分歧”:“作为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我们有共同的责任,要展现美中两国可以管控分歧,防止竞争成为冲突。同时找到方式,在紧迫的全球议题上展开合作。”
习近平主席一席话,言简意赅:“我们上次见面是2017年的达沃斯论坛,5年多了。你上任以来,我们通过视频会晤,通过通信通话,一直保持着沟通。今天我们实现了面对面的会见。”
面对面,殊为不易。两个大国的关系近些年来阴雨连绵,再加上疫情影响,两国元首有三年多时间没有面对面会晤了。
把时间的镜头再拉长。从接触、建交到如今走过50多年,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兼程。习近平主席感言:“我们可以说,有得有失,也就是有经验有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就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拜登总统专注倾听,不时低头记录。
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我们能起到一个把舵定向的作用,应该为两国关系发展找到正确方向,而且推动中美关系向上提升。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确的就是本国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要思考和明确同他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主席曾借此形容中美关系。“中美这么两个大国,没有一些大的原则性共识是不行的。有了原则,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能妥处分歧、拓展合作。”
寥寥数语,方向已然明确,就是要找到正确相处之道,“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一想法得到了拜登总统积极回应。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也就是战略性框架。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台湾问题。习近平主席语气严肃地给出定位:“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拜登总统就此表明立场和态度:“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寻求利用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稳定。”
此前,他多次向习近平主席表态“四不一无意”。细致观察此次会晤,信号更为积极。有媒体将美方立场概括为“五不”“四无意”:
“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行动力,中美关系的关键。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美方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希望美方将总统先生的承诺落到实处。”
两国元首商定,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达成的重要共识,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
20时48分,会见厅的玻璃门打开了,拜登总统缓步走出来。3个多小时的会晤,远超预期时长。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他的一席话,传递了会晤的多项成果:“竞争不应转向冲突”“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我绝对认为不需要进行‘新冷战’”。
尽管仍要观察后续,但毫无疑问,巴厘岛的这间会见厅,将中美关系的指针拨到了新刻度。而这一基调,为第二天开幕的巴厘岛峰会也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外媒争相聚焦,有乐观预期,也有谨慎观望。现年99岁的美国战略家基辛格,亲历了中美关系风风雨雨,坦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他毫不掩饰对这次会晤做“架桥”努力的称赞:“至少大门已经打开。”
峰会期间:两场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讲话
峰会召开前夕,印尼的喜悦中难掩担忧。总统佐科谈到了此次峰会之艰难,印尼报纸标题直抒胸臆:“来巴厘岛请不要只是奔着吵架”。古特雷斯也向记者们表示,本届峰会的召开时值“世代以来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
一个大背景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世界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就没太缓过劲来,一度微现的复苏势头又受挫。一场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无疑雪上加霜。超过百万人失去生命,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民生遭遇重创。
因此,巴厘岛峰会的主题定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并把当前最紧迫的三件事作为峰会三个阶段的议题,分别是粮食和能源安全、卫生、数字转型。
关键是找到病灶、开出药方。
15日上午,凯宾斯基饭店。峰会迎接仪式结束后,第一阶段会议拉开了帷幕。
世界渴望倾听中国声音。《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的发言,蕴含着强烈问题导向,昭示了凝聚共识的愿景期许:
“面对这些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第二天,第三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围绕数字转型议题作专题发言。也正像前一天,与会外国政要在随后的发言中,不时引述或呼应他的观点。
两场讲话,“零时差”直抵全球。世界从丰富信息里去读懂中国的所思所想、所行所盼。
回望新时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方案,始终超越全球市场短期的起伏波动、国际关系短期的沟沟坎坎,登高望远。此次峰会讲话所彰显的两个视角,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脉相承的坚守。
一个视角,聚焦发展。
2016年的杭州峰会,当中国首次领衔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时,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引领意义历久弥新。
5年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发展倡议问世,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倡议,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会后评论这三点倡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指明方向。这是中国为G20、地区乃至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纵览全球,发展事业受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严重滞后。有的国家仍固守冷战思维,或者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人民”。
“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展问题。”“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切中肯綮。在挑战叠加、危机四伏的当下,他提出了“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这一概念,期待凝聚复苏的团结力量,引发全球关注。
西方学者称赞:“习主席在G20峰会上展现了一个理性、负责任处理全球问题的中国形象。”
另一个视角,聚焦发展中国家。
这些年,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亮明立场:“要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
细读两篇讲话全文,处处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期盼。说到日子不好过,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谈到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时,他呼吁“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
粮食、能源、债务,危机重生,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迫切。习近平主席带来的中国方案,有着行稳致远的中国举措、商量着办的中国方式、言出必行的中国行动。
“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仗义执言。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随后会见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中方为塞方和非洲国家提供的宝贵帮助,并第一个公开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倡议。”
16日下午,巴厘岛峰会宣言出炉,令很多人深感意外和惊喜。却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佐证,今天的世界对团结合作、稳定复苏的强烈渴望。
中国声音融入峰会宣言的字里行间。
比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助力”“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次日,这些主张写入宣言:“支持在2030年前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重振多边主义应对发展挑战。”
再比如,宣言强调:“各国认识到数字互联互通以及打造有利、包容、开放、公平和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这同习近平主席在前一天讲话中的倡议高度吻合:“期待同各方一道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今日之中国,在动荡的时代里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见者远、闻者彰。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听了峰会讲话,感言:“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倡导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我完全赞同。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稳定力量。”
双边时刻:两个不忘初心的话题
“主席你好吗?”法国总统马克龙15日一早就到了习近平主席下榻的饭店。
习近平主席站在国旗前微笑着迎接他:“很好,我看你也很好。”
马克龙总统大步走上前,伸出手:“我很高兴再见到您。”
多边舞台上的双边时刻,总有很多精彩瞬间。
当天下午,荷兰首相吕特走进会见厅,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是第二次见面。”
习近平主席答得亲切:“见缝插针呐。”
峰会日程紧凑。15日,8场双边会见密集展开。16日峰会闭幕,习近平主席当天的会见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钟。
国旗有序更换,会见厅的大门开开合合。巴厘岛的双边时刻,既有搬不走的邻居,也有与中国距离最远的国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朋友伙伴,留下了关于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的答案。
有的是第一次面对面的新朋友。比如,韩国总统尹锡悦、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得益于此前的通话,有些一见面并不陌生。
有的是一年内已经两次见面的老朋友。比如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今年2月到访北京,这次又同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相见。今年7月佐科总统访华,时隔几个月后双方相聚印尼。
峰会期间,一位位新朋老友不时走过来同习近平主席握手寒暄。双方互致问候,表达了疫情期间不能多见面的遗憾,也期待着随着疫情好转更加深入地交换看法。
今年、明年,恰逢中国同不少国家迎来建交“逢十”周年。
会见厅里,人们一次次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双方领导人谈起建交初心,察往知来。
“明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我也常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见时,习近平主席抚今追昔:“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关系健康顺利发展,根本在于双方秉持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建交初心,坚持走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友好相处的正确道路。”
今年是中澳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感言:“中澳关系曾长期是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的,值得我们珍惜啊!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遭遇困难,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总理先生就任以来,多次表示将以成熟的方式处理中澳关系,我非常重视你所谈的意见。”
阿尔巴尼斯总理回应道:“澳方愿意秉持当年澳中建交初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这些原则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中韩建交30周年、中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中阿关系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回首建交风云,历史昭示未来。
另一个初心,是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贡献担当。
“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这样一种格局、这样一份情怀,一脉相承。
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国际和地区大国,开展的合作也具有强大地区撬动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欧洲几位国家领导人会见时,习近平主席谈到了中欧关系。对方纷纷表示,愿积极促进欧中对话合作,为促进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阿根廷是拉共体轮值主席国。习近平主席期待同费尔南德斯总统一道推动中拉论坛建设,深化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中非友好跨越山海。如何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同来自非洲的领导人深入交流。
中方支持南非明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方支持印尼当好明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话题在深入,“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夯基垒台。
费尔南德斯总统谈起今年2月访华时,双方商议的一些具体合作项目。如何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两国元首有很多期待,亲力亲为予以推动。
印尼是9年前习近平主席首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地,勾勒了“一带一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在轮船的鸣笛、在码头的装卸、在桥梁的建造、在田野的耕耘、在工厂的轰鸣中,正创造新的合作共赢的成绩单。
16日,受佐科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同他一道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条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印尼几乎家喻户晓。佐科总统十分看重,多次到工地察看进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实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一带一路”一头联通世界、不断延展,一头深深扎根中国。
中国有古语:“执大象,天下往。”
东南亚之行:两个空前紧密的维度
峰会期间,几乎每一位外国政要,当见到习近平主席时,都会提到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盛会。
很多国家已经第一时间发来了贺电贺函,此刻,他们都再一次表达心意,祝贺习近平主席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祝贺中共二十大圆满成功,祝贺中共发展取得伟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闭幕以来的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外交的高光时刻。外国政要纷至沓来。在巴厘岛,一些外国政要也表达了期待,希望在合适的时间能够到访中国。
“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习近平主席对外交工作的叮嘱。国内、国际,两个空前紧密的维度,彼此辉映。
一个讲述,多边外交里的中国印记。
峰会讲话时,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两个全球倡议,对应到国内,正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思想。创新、开放、包容、普惠等全球治理方案,恰是“新发展理念”的镜鉴。
再看峰会宣言中的这些措辞:“在应对疫情方面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更加包容、以人民为中心、赋能和可持续的数字转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熟悉的词汇,走上国际舞台。
另一个讲述,是双边外交里的中国治理。
党的二十大所擘画的蓝图,有中国机遇,更有稳定和可预期的未来。会见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感言中国的这次大会,“为未来确定了非常明晰的道路,未来五年以及更远的时间中国所要追求的目标已经明确”。
“中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充满哲思的分析,增进了双方的战略互信。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会见厅里,习近平主席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外国政要们饶有兴致。
“中美相处很重要一条就是承认这种不同,尊重这种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
“中澳关系走向成熟稳定,首先应体现在正确看待彼此的差异和分歧。”
“意方不赞同阵营对抗,认为各国应该尊重彼此差异和分歧,加强团结,致力于对话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双边会见中的这些对话,诠释了中国古老的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的文化外交,润物无声。
15日,她出席了印尼总统夫人伊莉亚娜组织的峰会领导人配偶活动;16日,同伊莉亚娜进行会见。从精美的藤编、刺绣,彭丽媛看到了在摆脱贫困、生态保护等领域,中印尼加强合作的潜能。身着印尼传统服饰的学生们用中文演唱《美丽的梭罗河》,歌声悠扬。彭丽媛鼓励她们努力学中文,成为中印尼合作的使者。
世界渴望读懂中国。
多次来华访问的马克龙总统,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观察。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
一个昔日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峰会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
有倡议,也有坚实行动。
“构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一件件,一桩桩,踏石留印。
“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都应为全球发展事业尽心出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同古特雷斯会见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应该说到做到,多晒成绩单,而不是喊口号。古特雷斯感慨,很多国家作出的努力和中国无法相比。
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大国,一个历经百年沧桑有着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当立志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注定是一场改变历史、创造未来的不平凡历程。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时间
行大道的中国
世界正在见证新的历史。
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多边峰会,地点在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东道国颇具影响的《雅加达邮报》有篇文章说,习近平主席此行已成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的焦点,世界各国领导人争相与这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领导人面对面沟通交谈。
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山一程、水一程,开启了她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的世界观、世界的中国观,共同交汇书写新的故事。
2022年11月14日至17日,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峰会会场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一个下午连续七场双边会见……占全球2/3人口、近90%生产总值的世界重要经济体领导人,在全球的聚光灯下。他们走进同中国领导人见面的会见厅,讲述和中国的故事。
峰会第三阶段会议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回到下榻饭店。他的老朋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随之赶来。这场延长到近一个小时的会见,也是读懂中国、思考世界的一个窗口。
“我们是今年2月份见过以后,到现在时间实际上不长,但是不长的时间内,这个世界可又发生了不少事情啊。而且有些事情是重大事件,是一些重大变化。”
审天下之时,度微末之势。习近平主席辩证指出“两个看到”:“要看到世界上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都在加重,更要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总是不可阻挡”。
当此时刻,世界何去何从,中国何去何从。
大道之行,行稳致远。中国肩上扛着大国担当:“我们必须以人类前途命运为重,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特别是大国应该以身作则,发挥带头作用,多为这个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世界,正深刻感知一个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澎湃的活力和动力,深刻感知她给世界注入的信心和力量。
抵达之后:两个大国的对话
习近平主席曾经形容,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
这些天的巴厘岛努拉莱伊国际机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专机整齐列队;海风轻拂的街道上,插着国旗的车队疾驰而过。
习近平主席下榻的穆丽雅饭店,成为一个焦点。
被称为“可能全世界的关注度都是最高的”中美元首会晤,如约拉开了帷幕。
窗外的晚霞从海平面上缓缓褪去,宽广的海洋连接着地球上的两个大国。
17时36分,两国元首几乎同时走进镜头。从左右两侧,走向彼此。拜登总统看到和习近平主席还有段距离,微笑着甩开臂膀跑了几步,现场记者一片惊叹。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历史的瞬间,就此定格。
世界期待这一幕。在双方交往的艰难时刻,各方关注这次会晤能否成为转圜契机,瞩目由此牵动的全球脉动。
走向会见厅的途中,两国元首不时轻声交谈。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
一落座,拜登总统首先致开场白。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他记忆深刻:“我是副总统您是副主席的时候,我们曾经相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多年来都有非常好的对话。”
会见厅内气氛友好,话题逐渐走向深入。拜登总统主动谈到了“管控分歧”:“作为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我们有共同的责任,要展现美中两国可以管控分歧,防止竞争成为冲突。同时找到方式,在紧迫的全球议题上展开合作。”
习近平主席一席话,言简意赅:“我们上次见面是2017年的达沃斯论坛,5年多了。你上任以来,我们通过视频会晤,通过通信通话,一直保持着沟通。今天我们实现了面对面的会见。”
面对面,殊为不易。两个大国的关系近些年来阴雨连绵,再加上疫情影响,两国元首有三年多时间没有面对面会晤了。
把时间的镜头再拉长。从接触、建交到如今走过50多年,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兼程。习近平主席感言:“我们可以说,有得有失,也就是有经验有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就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拜登总统专注倾听,不时低头记录。
习近平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我们能起到一个把舵定向的作用,应该为两国关系发展找到正确方向,而且推动中美关系向上提升。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确的就是本国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要思考和明确同他国、同世界的相处之道。”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习近平主席曾借此形容中美关系。“中美这么两个大国,没有一些大的原则性共识是不行的。有了原则,才有方向,有了方向,才能妥处分歧、拓展合作。”
寥寥数语,方向已然明确,就是要找到正确相处之道,“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这一想法得到了拜登总统积极回应。两国元首在会晤中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也就是战略性框架。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台湾问题。习近平主席语气严肃地给出定位:“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拜登总统就此表明立场和态度:“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寻求利用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稳定。”
此前,他多次向习近平主席表态“四不一无意”。细致观察此次会晤,信号更为积极。有媒体将美方立场概括为“五不”“四无意”:
“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
行动力,中美关系的关键。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美方应将有关承诺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希望美方将总统先生的承诺落到实处。”
两国元首商定,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和落实达成的重要共识,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返稳定发展轨道。
20时48分,会见厅的玻璃门打开了,拜登总统缓步走出来。3个多小时的会晤,远超预期时长。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他的一席话,传递了会晤的多项成果:“竞争不应转向冲突”“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我绝对认为不需要进行‘新冷战’”。
尽管仍要观察后续,但毫无疑问,巴厘岛的这间会见厅,将中美关系的指针拨到了新刻度。而这一基调,为第二天开幕的巴厘岛峰会也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外媒争相聚焦,有乐观预期,也有谨慎观望。现年99岁的美国战略家基辛格,亲历了中美关系风风雨雨,坦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他毫不掩饰对这次会晤做“架桥”努力的称赞:“至少大门已经打开。”
峰会期间:两场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讲话
峰会召开前夕,印尼的喜悦中难掩担忧。总统佐科谈到了此次峰会之艰难,印尼报纸标题直抒胸臆:“来巴厘岛请不要只是奔着吵架”。古特雷斯也向记者们表示,本届峰会的召开时值“世代以来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
一个大背景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世界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就没太缓过劲来,一度微现的复苏势头又受挫。一场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无疑雪上加霜。超过百万人失去生命,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民生遭遇重创。
因此,巴厘岛峰会的主题定为“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并把当前最紧迫的三件事作为峰会三个阶段的议题,分别是粮食和能源安全、卫生、数字转型。
关键是找到病灶、开出药方。
15日上午,凯宾斯基饭店。峰会迎接仪式结束后,第一阶段会议拉开了帷幕。
世界渴望倾听中国声音。《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的发言,蕴含着强烈问题导向,昭示了凝聚共识的愿景期许:
“面对这些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第二天,第三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围绕数字转型议题作专题发言。也正像前一天,与会外国政要在随后的发言中,不时引述或呼应他的观点。
两场讲话,“零时差”直抵全球。世界从丰富信息里去读懂中国的所思所想、所行所盼。
回望新时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方案,始终超越全球市场短期的起伏波动、国际关系短期的沟沟坎坎,登高望远。此次峰会讲话所彰显的两个视角,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脉相承的坚守。
一个视角,聚焦发展。
2016年的杭州峰会,当中国首次领衔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时,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引领意义历久弥新。
5年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发展倡议问世,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倡议,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会后评论这三点倡议:“为世界经济复苏指明方向。这是中国为G20、地区乃至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纵览全球,发展事业受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严重滞后。有的国家仍固守冷战思维,或者只见“物”不见“人”、更不见“人民”。
“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展问题。”“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切中肯綮。在挑战叠加、危机四伏的当下,他提出了“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这一概念,期待凝聚复苏的团结力量,引发全球关注。
西方学者称赞:“习主席在G20峰会上展现了一个理性、负责任处理全球问题的中国形象。”
另一个视角,聚焦发展中国家。
这些年,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亮明立场:“要理直气壮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正义主张”。
细读两篇讲话全文,处处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期盼。说到日子不好过,习近平主席强调“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谈到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时,他呼吁“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
粮食、能源、债务,危机重生,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迫切。习近平主席带来的中国方案,有着行稳致远的中国举措、商量着办的中国方式、言出必行的中国行动。
“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仗义执言。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随后会见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中方为塞方和非洲国家提供的宝贵帮助,并第一个公开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倡议。”
16日下午,巴厘岛峰会宣言出炉,令很多人深感意外和惊喜。却也从另一个侧面深刻佐证,今天的世界对团结合作、稳定复苏的强烈渴望。
中国声音融入峰会宣言的字里行间。
比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助力”“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次日,这些主张写入宣言:“支持在2030年前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重振多边主义应对发展挑战。”
再比如,宣言强调:“各国认识到数字互联互通以及打造有利、包容、开放、公平和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这同习近平主席在前一天讲话中的倡议高度吻合:“期待同各方一道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今日之中国,在动荡的时代里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见者远、闻者彰。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听了峰会讲话,感言:“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倡导团结合作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我完全赞同。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稳定力量。”
双边时刻:两个不忘初心的话题
“主席你好吗?”法国总统马克龙15日一早就到了习近平主席下榻的饭店。
习近平主席站在国旗前微笑着迎接他:“很好,我看你也很好。”
马克龙总统大步走上前,伸出手:“我很高兴再见到您。”
多边舞台上的双边时刻,总有很多精彩瞬间。
当天下午,荷兰首相吕特走进会见厅,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是第二次见面。”
习近平主席答得亲切:“见缝插针呐。”
峰会日程紧凑。15日,8场双边会见密集展开。16日峰会闭幕,习近平主席当天的会见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钟。
国旗有序更换,会见厅的大门开开合合。巴厘岛的双边时刻,既有搬不走的邻居,也有与中国距离最远的国家。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朋友伙伴,留下了关于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的答案。
有的是第一次面对面的新朋友。比如,韩国总统尹锡悦、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得益于此前的通话,有些一见面并不陌生。
有的是一年内已经两次见面的老朋友。比如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今年2月到访北京,这次又同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相见。今年7月佐科总统访华,时隔几个月后双方相聚印尼。
峰会期间,一位位新朋老友不时走过来同习近平主席握手寒暄。双方互致问候,表达了疫情期间不能多见面的遗憾,也期待着随着疫情好转更加深入地交换看法。
今年、明年,恰逢中国同不少国家迎来建交“逢十”周年。
会见厅里,人们一次次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双方领导人谈起建交初心,察往知来。
“明年是中西建交50周年,我也常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见时,习近平主席抚今追昔:“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关系健康顺利发展,根本在于双方秉持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建交初心,坚持走不同文化、不同制度国家友好相处的正确道路。”
今年是中澳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感言:“中澳关系曾长期是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的,值得我们珍惜啊!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遭遇困难,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总理先生就任以来,多次表示将以成熟的方式处理中澳关系,我非常重视你所谈的意见。”
阿尔巴尼斯总理回应道:“澳方愿意秉持当年澳中建交初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这些原则在今天依然很重要。”
中韩建交30周年、中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中阿关系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回首建交风云,历史昭示未来。
另一个初心,是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贡献担当。
“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这样一种格局、这样一份情怀,一脉相承。
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国际和地区大国,开展的合作也具有强大地区撬动力和国际影响力。
同欧洲几位国家领导人会见时,习近平主席谈到了中欧关系。对方纷纷表示,愿积极促进欧中对话合作,为促进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阿根廷是拉共体轮值主席国。习近平主席期待同费尔南德斯总统一道推动中拉论坛建设,深化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中非友好跨越山海。如何推动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同来自非洲的领导人深入交流。
中方支持南非明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方支持印尼当好明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话题在深入,“共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夯基垒台。
费尔南德斯总统谈起今年2月访华时,双方商议的一些具体合作项目。如何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两国元首有很多期待,亲力亲为予以推动。
印尼是9年前习近平主席首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地,勾勒了“一带一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在轮船的鸣笛、在码头的装卸、在桥梁的建造、在田野的耕耘、在工厂的轰鸣中,正创造新的合作共赢的成绩单。
16日,受佐科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同他一道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条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印尼几乎家喻户晓。佐科总统十分看重,多次到工地察看进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实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一带一路”一头联通世界、不断延展,一头深深扎根中国。
中国有古语:“执大象,天下往。”
东南亚之行:两个空前紧密的维度
峰会期间,几乎每一位外国政要,当见到习近平主席时,都会提到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盛会。
很多国家已经第一时间发来了贺电贺函,此刻,他们都再一次表达心意,祝贺习近平主席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祝贺中共二十大圆满成功,祝贺中共发展取得伟大成就。
党的二十大闭幕以来的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外交的高光时刻。外国政要纷至沓来。在巴厘岛,一些外国政要也表达了期待,希望在合适的时间能够到访中国。
“胸中要装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是习近平主席对外交工作的叮嘱。国内、国际,两个空前紧密的维度,彼此辉映。
一个讲述,多边外交里的中国印记。
峰会讲话时,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两个全球倡议,对应到国内,正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思想。创新、开放、包容、普惠等全球治理方案,恰是“新发展理念”的镜鉴。
再看峰会宣言中的这些措辞:“在应对疫情方面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更加包容、以人民为中心、赋能和可持续的数字转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熟悉的词汇,走上国际舞台。
另一个讲述,是双边外交里的中国治理。
党的二十大所擘画的蓝图,有中国机遇,更有稳定和可预期的未来。会见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感言中国的这次大会,“为未来确定了非常明晰的道路,未来五年以及更远的时间中国所要追求的目标已经明确”。
“中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主席充满哲思的分析,增进了双方的战略互信。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会见厅里,习近平主席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外国政要们饶有兴致。
“中美相处很重要一条就是承认这种不同,尊重这种不同,而不是强求一律”。
“中澳关系走向成熟稳定,首先应体现在正确看待彼此的差异和分歧。”
“意方不赞同阵营对抗,认为各国应该尊重彼此差异和分歧,加强团结,致力于对话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双边会见中的这些对话,诠释了中国古老的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的文化外交,润物无声。
15日,她出席了印尼总统夫人伊莉亚娜组织的峰会领导人配偶活动;16日,同伊莉亚娜进行会见。从精美的藤编、刺绣,彭丽媛看到了在摆脱贫困、生态保护等领域,中印尼加强合作的潜能。身着印尼传统服饰的学生们用中文演唱《美丽的梭罗河》,歌声悠扬。彭丽媛鼓励她们努力学中文,成为中印尼合作的使者。
世界渴望读懂中国。
多次来华访问的马克龙总统,对中国发展有着深刻观察。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式现代化令人钦佩。
一个昔日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峰会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
有倡议,也有坚实行动。
“构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一件件,一桩桩,踏石留印。
“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都应为全球发展事业尽心出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同古特雷斯会见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应该说到做到,多晒成绩单,而不是喊口号。古特雷斯感慨,很多国家作出的努力和中国无法相比。
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大国,一个历经百年沧桑有着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当立志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注定是一场改变历史、创造未来的不平凡历程。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