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2021年专题区
武宣县城东七星湖鸟瞰图。 梁以松 摄
重新翻新打造的刘氏宗祠。 (来宾日报记者樊荣华供图)
20世纪20年代的刘氏宗祠。
(来宾日报记者樊荣华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近日,记者走进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探访桂中革命火种诞生之地——中共桂中第一支部旧址及韦天强故居,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初心力量。 峥嵘岁月:革命火种诞生于艰苦斗争
为推进农民运动、革命斗争深入开展,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梧州地委成立。1926年,广西成立了3个农村支部,即多贤支部、怀集支部以及武宣支部,武宣支部在桂中地区,也称为“桂中第一支部”。
“你们看,这个群雕背景墙由三个‘1’构成。”随着讲解员李媛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向红色文化广场的一处群雕。“这三个‘1’,一是寓意着桂中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二是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三是桂中第一支部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夺众秤。”
雕像群的背后是刘家宗祠,这是桂中第一支部成立的地方。当年,共产党员潘业俊、刘月高、邓拔奇等人在此活动,多次召开重要会议。
“我宣誓,在此以志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东乡区农协筹备处刘氏宗祠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翁尧年、潘业俊、朱文拔等10多人对着党徽庄严宣誓,建立了中共武宣县支部。从此,红色革命火种在这里被点燃。
1926年至1927年,随着通挽、桐岭、东乡相继成立区农协会,全县的农民协会运动掀起高潮。在农民运动中,有宣传革命道理的,有组织农友推行“二五减租”的,有清算地主豪绅盘剥的。同时,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1928年,东乡区团防局和地主土豪在墟场设立众秤盘剥农民,任意征收农民买卖实物经过众秤时的现金,广大农民极为不满。2月23日,共产党员刘铁民带领几名农民自卫队员直奔众秤,将众秤夺过来交给农民协会接管,农民们拍手叫好。
众秤夺过来不久后,遭到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40多名农协骨干和农运积极分子遭围捕屠杀,刘月高、翁尧年不幸牺牲,潘业俊化名潘异凡继续秘密开展农民运动,1931年春于容县县城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28岁。
在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武宣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6月,农民运动被迫停止。桂中第一支部从建立到被严重破坏,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播下了革命火种,给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为武装斗争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精神传承:对党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
“故乡诚可爱,亲朋情更深。为了民族故,献上我青春。”在东乡镇平岭村韦天强故居墙上的这首离别诗,令人震撼。1928年6月,虽然农民运动被迫停止,但是星星之火在这得到传承。
这是1938年韦天强为抗日救国弃笔从戎,在离家之时特别写下的这首诗。
“我的父亲对党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这是留给我们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韦天强86岁的儿子韦以忠说到父亲当年的英勇事迹时,仍忍不住落泪。1947年韦天强牺牲时,韦以忠只有10岁。在韦以忠的印象中,他父亲很高大。
从学生军到党的地下活动,从开展反饥饿斗争到统战工作,韦天强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1947年5月,韦天强前往贵州省从江县宰便区做大地主莫御的统战工作,途中遇敌不幸被捕,惨遭残酷逼供,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时年39岁。
为了纪念父亲,韦以忠用4年时间编写了《韦天强烈士传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父亲的事迹保存下来,以教育后人。
逐梦前行:红色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今,桂中第一支部旧址和韦天强故居已经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故事和红色基因在这里得以展示和传承。
近两年来,东乡镇利用桂中第一支部旧址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探索以主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互动教学+影音教学的“1+4”模式,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同时,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走一段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讲一个红军故事、读一本红军书籍“五个一”革命教育活动,每年接待党员群众5万人次以上,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1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1340余期,开设精品宣讲课程1200余次,培训8.5万人次。
同时,当地大力推进“领头雁”工程,将农村致富能手、乡土专家、退役军人和大学生吸收入党,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让他们成为引领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一盏盏明灯”。2020年,全镇5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共带动3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1万元。
(记者 樊荣华)
|
欧冠免责声明: | ||||||||
|
武宣县城东七星湖鸟瞰图。 梁以松 摄
重新翻新打造的刘氏宗祠。 (来宾日报记者樊荣华供图)
20世纪20年代的刘氏宗祠。
(来宾日报记者樊荣华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近日,记者走进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探访桂中革命火种诞生之地——中共桂中第一支部旧址及韦天强故居,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初心力量。 峥嵘岁月:革命火种诞生于艰苦斗争
为推进农民运动、革命斗争深入开展,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梧州地委成立。1926年,广西成立了3个农村支部,即多贤支部、怀集支部以及武宣支部,武宣支部在桂中地区,也称为“桂中第一支部”。
“你们看,这个群雕背景墙由三个‘1’构成。”随着讲解员李媛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向红色文化广场的一处群雕。“这三个‘1’,一是寓意着桂中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二是寓意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三是桂中第一支部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夺众秤。”
雕像群的背后是刘家宗祠,这是桂中第一支部成立的地方。当年,共产党员潘业俊、刘月高、邓拔奇等人在此活动,多次召开重要会议。
“我宣誓,在此以志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东乡区农协筹备处刘氏宗祠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翁尧年、潘业俊、朱文拔等10多人对着党徽庄严宣誓,建立了中共武宣县支部。从此,红色革命火种在这里被点燃。
1926年至1927年,随着通挽、桐岭、东乡相继成立区农协会,全县的农民协会运动掀起高潮。在农民运动中,有宣传革命道理的,有组织农友推行“二五减租”的,有清算地主豪绅盘剥的。同时,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1928年,东乡区团防局和地主土豪在墟场设立众秤盘剥农民,任意征收农民买卖实物经过众秤时的现金,广大农民极为不满。2月23日,共产党员刘铁民带领几名农民自卫队员直奔众秤,将众秤夺过来交给农民协会接管,农民们拍手叫好。
众秤夺过来不久后,遭到反动当局的残酷镇压。40多名农协骨干和农运积极分子遭围捕屠杀,刘月高、翁尧年不幸牺牲,潘业俊化名潘异凡继续秘密开展农民运动,1931年春于容县县城不幸被捕,牺牲时年仅28岁。
在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武宣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6月,农民运动被迫停止。桂中第一支部从建立到被严重破坏,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播下了革命火种,给后面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为武装斗争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精神传承:对党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
“故乡诚可爱,亲朋情更深。为了民族故,献上我青春。”在东乡镇平岭村韦天强故居墙上的这首离别诗,令人震撼。1928年6月,虽然农民运动被迫停止,但是星星之火在这得到传承。
这是1938年韦天强为抗日救国弃笔从戎,在离家之时特别写下的这首诗。
“我的父亲对党忠诚,对人民无私奉献,这是留给我们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韦天强86岁的儿子韦以忠说到父亲当年的英勇事迹时,仍忍不住落泪。1947年韦天强牺牲时,韦以忠只有10岁。在韦以忠的印象中,他父亲很高大。
从学生军到党的地下活动,从开展反饥饿斗争到统战工作,韦天强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1947年5月,韦天强前往贵州省从江县宰便区做大地主莫御的统战工作,途中遇敌不幸被捕,惨遭残酷逼供,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时年39岁。
为了纪念父亲,韦以忠用4年时间编写了《韦天强烈士传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父亲的事迹保存下来,以教育后人。
逐梦前行:红色精神赋能高质量发展
如今,桂中第一支部旧址和韦天强故居已经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故事和红色基因在这里得以展示和传承。
近两年来,东乡镇利用桂中第一支部旧址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探索以主题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互动教学+影音教学的“1+4”模式,创新党性教育形式。同时,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走一段红军路、唱一首红军歌、讲一个红军故事、读一本红军书籍“五个一”革命教育活动,每年接待党员群众5万人次以上,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11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1340余期,开设精品宣讲课程1200余次,培训8.5万人次。
同时,当地大力推进“领头雁”工程,将农村致富能手、乡土专家、退役军人和大学生吸收入党,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让他们成为引领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一盏盏明灯”。2020年,全镇5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共带动32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1万元。
(记者 樊荣华)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