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2021年专题区
图① 郭光胜(中)和驻村第一书记武永正在唠家常。
图② 郭光胜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以前,他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苦,是需要帮扶的对象;如今,成功脱贫的他,常怀感恩之心,默默奉献。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和村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上,他带头示范,发光发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把为美丽乡村建设奉献力量、为乡亲们多办好事儿当成余生的追求……他就是今年67岁的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村民郭光胜。
冬日暖阳铺洒大地,位于孟州市西部岭区的源沟村,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的动人图景。泥泞的土路变身平整的休闲步道,土房变砖房、土院变庭院,老人在房前晒暖谈笑,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鲜甜可口的草莓、西红柿等水果、蔬菜畅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村民劳动致富的喜悦……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党和政府这些年对我的照顾和帮扶,帮俺找挣钱的门路,不然俺家不可能脱贫,更不会过上现在的好生活……”1月15日上午,正在村里做清扫工作的郭光胜满怀感恩地说。
2016年,郭光胜被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他们一家过着“靠天收”的生活。他右上肢有轻度残疾,老伴残疾、长年吃药,孙女上学。他在村里养羊贴补家用,儿子农闲时外出打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种地‘靠天收’,有时候天气干旱,甚至绝收。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借钱……”郭光胜说,“我也想翻身,养了几年猪,却赔得一塌糊涂,还欠下几万元账,后来就不养了,又开始养羊。”
在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各项帮扶政策向郭光胜家涌来,各级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先后来到家中对他进行精准帮扶,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希望。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小平书记,他多次来我家走访、慰问,嘘寒问暖,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帮助了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说起往事,郭光胜抑制不住激动,眼角湿润。2017年7月的一天,正赶羊进圈的他突然感觉腰部不适,一下子瘫倒了。第二天,到源沟村蹲点扶贫的广州市委书记王小平来到他家,在床边握着郭光胜的手说:“老郭,啥都不要想,我们尽快联系医院,赶快给你治病……”温暖的话语,让郭光胜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人到难处,必遇贵人,王书记就是我的贵人。”郭光胜说,很快,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开着救护车来了,把他接到医院精心诊疗。他的病很快好转,通过医保报销、减免生活费、兜底报销等,共节省了16000多元。这一年,村里为郭光胜免费盖了羊圈,孙女上学享受了“两免一补”,驻村第一书记为他老伴找了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儿子被安排了管吃住的好工作,还为他“量身定制”了公益岗位等,他们家成功脱贫。
曾当过兵的郭光胜有一颗感恩之心,他把感恩之情化为行动,村里修吊桥,要拆除羊圈,他不讲任何条件,拆;村里搞大棚,他家的猪圈碍事,他带头拆,不要补偿一分钱;村里要打扫卫生,他积极主动参与,地头儿的树要砍伐,他也不要补偿钱……
去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源沟村5处卡点都需要24小时昼夜轮班值守,特别是位于二组的主村口,是人员出入最密集的卡点。对于常住人口不足200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的村子来说,7名村两委干部因缺人手、任务重而忙得连轴转。得知这种情况,郭光胜二话不说,戴上口罩、穿上红马甲,冲上战“疫”第一线,一直坚守到卡点撤销。他每天不到6时就起床上岗,一直值守到20时,有时还睡在卡点的帐篷里。除了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外,他还同驻村工作队干部排查外来人员,全面掌握情况,并拿着倡议书认真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身背喷雾器对各户房前屋后进行消杀……
“为了村里老少爷们儿的安全,俺在卡点参与疫情防控是应尽的义务。”郭光胜的话透露着朴实和憨厚。
春节将近,郭光胜的儿子在南方打工回不了家,但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和孟州市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武永正经常到他家坐坐,唠唠家常,看看家里还有啥困难。“我现在的生活,你看多好,家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每年有固定收入;我每天清扫步道,在家门口就有份收入……”郭光胜说,“人要知足,更要懂得感恩。俺没有什么大能力,但只要村里需要俺,俺就一定会出力。”
■记者手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报党恩。在郭光胜心中,有一笔感恩账,他时常记在心间、挂在嘴边。在给广州市委书记王小平的一封感谢信中,他字字真情,句句走心,表达出一个脱贫户最诚挚的感谢。在感恩中奉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战场、美丽乡村建设上贡献力量。
自强不息,勤劳肯干,感恩奉献,是郭光胜身上的“闪光点”。党的扶贫政策和帮扶单位的全力扶持,让他率先脱贫,他就以感恩之心回馈乡亲报党恩。这样的行动,无疑成为广大村民身边的榜样。广大脱贫户要感党恩、念党情,在致富路上继续努力,奔着好日子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记者 杨景鹏
|
欧冠免责声明: | ||||||||
|
图① 郭光胜(中)和驻村第一书记武永正在唠家常。
图② 郭光胜的座右铭。
记者 杨景鹏 摄
以前,他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苦,是需要帮扶的对象;如今,成功脱贫的他,常怀感恩之心,默默奉献。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和村干部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路上,他带头示范,发光发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把为美丽乡村建设奉献力量、为乡亲们多办好事儿当成余生的追求……他就是今年67岁的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村民郭光胜。
冬日暖阳铺洒大地,位于孟州市西部岭区的源沟村,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的动人图景。泥泞的土路变身平整的休闲步道,土房变砖房、土院变庭院,老人在房前晒暖谈笑,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鲜甜可口的草莓、西红柿等水果、蔬菜畅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村民劳动致富的喜悦……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党和政府这些年对我的照顾和帮扶,帮俺找挣钱的门路,不然俺家不可能脱贫,更不会过上现在的好生活……”1月15日上午,正在村里做清扫工作的郭光胜满怀感恩地说。
2016年,郭光胜被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他们一家过着“靠天收”的生活。他右上肢有轻度残疾,老伴残疾、长年吃药,孙女上学。他在村里养羊贴补家用,儿子农闲时外出打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种地‘靠天收’,有时候天气干旱,甚至绝收。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借钱……”郭光胜说,“我也想翻身,养了几年猪,却赔得一塌糊涂,还欠下几万元账,后来就不养了,又开始养羊。”
在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各项帮扶政策向郭光胜家涌来,各级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先后来到家中对他进行精准帮扶,他们一家的生活有了希望。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小平书记,他多次来我家走访、慰问,嘘寒问暖,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帮助了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说起往事,郭光胜抑制不住激动,眼角湿润。2017年7月的一天,正赶羊进圈的他突然感觉腰部不适,一下子瘫倒了。第二天,到源沟村蹲点扶贫的广州市委书记王小平来到他家,在床边握着郭光胜的手说:“老郭,啥都不要想,我们尽快联系医院,赶快给你治病……”温暖的话语,让郭光胜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人到难处,必遇贵人,王书记就是我的贵人。”郭光胜说,很快,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开着救护车来了,把他接到医院精心诊疗。他的病很快好转,通过医保报销、减免生活费、兜底报销等,共节省了16000多元。这一年,村里为郭光胜免费盖了羊圈,孙女上学享受了“两免一补”,驻村第一书记为他老伴找了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儿子被安排了管吃住的好工作,还为他“量身定制”了公益岗位等,他们家成功脱贫。
曾当过兵的郭光胜有一颗感恩之心,他把感恩之情化为行动,村里修吊桥,要拆除羊圈,他不讲任何条件,拆;村里搞大棚,他家的猪圈碍事,他带头拆,不要补偿一分钱;村里要打扫卫生,他积极主动参与,地头儿的树要砍伐,他也不要补偿钱……
去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源沟村5处卡点都需要24小时昼夜轮班值守,特别是位于二组的主村口,是人员出入最密集的卡点。对于常住人口不足200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的村子来说,7名村两委干部因缺人手、任务重而忙得连轴转。得知这种情况,郭光胜二话不说,戴上口罩、穿上红马甲,冲上战“疫”第一线,一直坚守到卡点撤销。他每天不到6时就起床上岗,一直值守到20时,有时还睡在卡点的帐篷里。除了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守外,他还同驻村工作队干部排查外来人员,全面掌握情况,并拿着倡议书认真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身背喷雾器对各户房前屋后进行消杀……
“为了村里老少爷们儿的安全,俺在卡点参与疫情防控是应尽的义务。”郭光胜的话透露着朴实和憨厚。
春节将近,郭光胜的儿子在南方打工回不了家,但源沟村党支部书记汤长军和孟州市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武永正经常到他家坐坐,唠唠家常,看看家里还有啥困难。“我现在的生活,你看多好,家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每年有固定收入;我每天清扫步道,在家门口就有份收入……”郭光胜说,“人要知足,更要懂得感恩。俺没有什么大能力,但只要村里需要俺,俺就一定会出力。”
■记者手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报党恩。在郭光胜心中,有一笔感恩账,他时常记在心间、挂在嘴边。在给广州市委书记王小平的一封感谢信中,他字字真情,句句走心,表达出一个脱贫户最诚挚的感谢。在感恩中奉献,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战场、美丽乡村建设上贡献力量。
自强不息,勤劳肯干,感恩奉献,是郭光胜身上的“闪光点”。党的扶贫政策和帮扶单位的全力扶持,让他率先脱贫,他就以感恩之心回馈乡亲报党恩。这样的行动,无疑成为广大村民身边的榜样。广大脱贫户要感党恩、念党情,在致富路上继续努力,奔着好日子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记者 杨景鹏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