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欧冠+”客户端   
 网上投稿 广州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2022年专题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正文

2022年专题

【欧冠】福建建宁:跨村联建 产业共富
更新时间:2023-9-5 9:45:23    来源:人民论坛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人民论坛调研组带您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共同探索这里民乐村富的振兴密码。

  碧源穿奇峰,“五子”传八闽。

  作为福建“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建宁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是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心,也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

  建宁县城区 李凌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两次深入建宁调研指导,对建宁老区苏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曾到建宁调研制种产业,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切切关怀,昂扬斗志。二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建宁人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扛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端好“果盘子”,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拓展党建“朋友圈”——

  由“传统封闭”转向“ 开放融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夏秋之际,漫步在谢马苏梯田莲海,一股古朴清雅之气扑面而来。在无边的绿色中,娇艳怒放的荷花点缀着岑绿叠翠的荷塘,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谢马苏梯田莲海

  谢马苏梯田莲海位于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圳头村的谢家、马家、苏家小组,坐落在“秀起东南第一巅”的金铙山脚下,与周边赏荷基地连成片,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万亩梯田景观。

  “现在看着梯田莲海的风景多美啊!这些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比以前更丰富热闹了。”谈起过去,高峰村年过八旬的谢大爷不禁感叹。高峰村,曾是建宁县最贫穷的村,家家户户靠着种田地过活,基本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近年来,濉溪镇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域相连、同轴同线、集中连片的优势,将金铙山下的高峰、大源、圳头三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划入一个整体,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联村党组织——金铙山联村党总支。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产业抱团、成果共创的发展思路,立足联村不同资源禀赋,一体发展乡村旅游,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一体推进民生事业,一体优化乡村治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介绍说。

  共谋共建成合力,共管共享促发展。金铙山联村党总支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找准村与村之间的利益联结点,制定覆盖3个村的“贡莲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打造了香溪花谷、莲海玉家、梯田莲海、渔人码头等一批又一批网红景点,形成了集登山、戏水、赏花、研学等为一体旅游产业链。

  莲海玉家

  渔人码头

  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在红色力量的引领之下,三联村的乡村游日益红火,乡亲们的笑脸愈加灿烂。2018年至今,金铙山联村党支部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村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可达2万余元,“跨村联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乡促村联动发展,在建宁不只发生在濉溪镇,而是一种不断探索的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建宁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资金、资产,深化村企联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链党建等发展模式,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代种业、红色资源等特色产业,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建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雄介绍。

  据了解,均口、里心等联村党总支抱团发展种子区域服务站,溪口镇联村党总支与种子企业、合作社等开展股份合作,均实现了联建村村财增收。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兵突进”到“整体联动”,建宁“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在民生、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创新突破。目前,建宁县92个行政村村财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19个,村财平均值达31.6万元。

  激活产业“共富链”——

  由“一支独秀”走向“满园芬芳”

  风吹稻浪遍地黄,大山深处谷飘香。

  走进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只见茫茫稻海,稻浪翻滚,煞是喜人。当地最大的农机经营户黄勤建行走沃野喜上眉梢,“这段时间,合作社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个月以后。”

  “现在制种全程机械化,和以前大不一样。”枫元村党支部书记刘炳煌坦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推动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稻丰收

  枫元村是传统的制种大村,这几年来,村里通过果山租赁、土地流转、量化折股、种业整村推进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鑫锦宏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托斯卡纳葡萄庄园有限公司,建成了枫元百花乡村主题公园,并连续4届成为“花海跑”主景区,每年吸引福州、厦门等地自驾游和海外团体游客16万人次以上。

  特别是2021年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上庄桃梨观光果园、枫元村种子示范基地田间桥、智慧种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2022年投资400余万元建设溪口镇高标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枫元村有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万亩田园风光示范带,推动了农业增产、村财增收、农民致富。

  可以说,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建宁县立足资源优势,挖掘“老字号”、扶强“国字号”、培育“新字号”,持续把推进产业发展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引擎。

  据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银才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建宁现已形成莲子、种子、桃子、梨子、无患子“五子”产业发展格局,年种植莲子、种子、梨子分别稳定在5万亩、15.7万亩、10万亩。2022年,以“五子”为主的特色产业链全产值已突破100亿元。

  “北有张掖,南有建宁。”建宁,曾被称为“苏区粮仓”,现在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今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第五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建宁县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

  “全国每十颗杂交水稻种子,就有一颗来自建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余友成说,建宁县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可以追溯到1976年,40多年来全县累计生产种子5亿公斤,成为“国家队”中的“领头羊”。目前全县年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特色农产品以外,在里心镇上黎村,一座名为“明一天籁牧场”的综合体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在这里,房车基地、动物乐园、研学中心、风情农舍、生态体验馆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俨然一座“世外桃源”。

  明一天籁牧场

  “几年前,牧场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明一’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心镇党委书记黄国荣告诉人民论坛调研组,明一天籁牧场以农企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集“农牧业+制造业+文旅康养”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整体业态,不仅推动了镇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牧场每年产值达10亿元,可直接吸纳群众就业2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乡村民宿、家庭农场、文旅观光等各类产业经济发展,有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一,建宁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引进明一乳业、味蕾跳动等一批“金娃娃”企业,呈现出“绿色产业”之美。2022年,培育农特产品电商企业300余家,带动全县电商销售额达35.1亿元,增长7.8%。

  撬动乡村“高颜值”——

  由“单向管理”转向“ 多维共生

  繁花绿柳莲叶长,坐观星云纳清凉。

  傍晚,暮色中的高峰村别有一番景象。忙活了一天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村口,聊生活、话家常,尽享田园风光。

  “以前村里垃圾乱扔乱放,环境卫生不是很好,我们在村里找不到活干,也只能搬出去,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过去的高峰村在村民林华印象中“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随着近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高峰村人也行动起来。实施杆线落地,道路“白改黑”,整治花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步道、花海梯田、吉祥园、翠竹园、香溪花谷休息亭等重要景观节点,完善村庄绿化,漂流道水系整理,改造村庄标识系统,路灯景观提升等建设,形成典型示范。

  建宁县高峰村 周雄摄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村里融合发展莲花叠水、高峰漂流、曲院风荷、七彩滑道等项目,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种莲子、栽果树、开民宿、办农家乐……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原本在县城开餐馆的林华一家又搬回来了,他把自家老宅子改造成农家乐,接待前来游玩的旅客。“我们村在赏荷、漂流等方面做得很好,来游玩的客人也很多,特别节假日,村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

  村子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高峰村只是建宁近百个正在“变身”的村庄之一。这些年,建宁县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着力推进乡村风貌、产业融合、文旅康养、水环境提升、特色村落提升、跨村联建等6个示范带建设,走具有建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展现闽赣边界县城新形象、新名片。

  今年,建宁县重点打造14个3.0版示范村庄,目前已完成9个村庄整治,剩余5个正在加快扫尾工作;持续推进干道沿线365栋2.0版乡村建筑风貌提升,已完成360栋。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房整治6000余栋、拆除破旧附属房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建宁县溪源乡风貌

  建宁县开展“清新闽江源雷霆行动”,对城乡近50公里河道进行系统治理,清淤方量达50万立方米,新建市政污水管网5.1公里,完成主管网清淤检测5.3公里、修复管网渗漏51处,9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使用。

  此外,统筹上级补助、本级财政、补充耕地经费等资金1.2亿元,集中用于农村风貌管控、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项目,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建设、运行、维护投入保障,全力打造4条乡村振兴示范线。

  为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宁县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出台民宿管理、民宿奖补政策,实施“百宿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原生态的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着重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化、连锁化、规范化的高端精品民宿,促进民宿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建宁县民宿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数量位列三明市前列。

  精心打造环金铙山旅游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生态休闲、农家乐业态发展……建宁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花力气、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下功夫、在乡村旅游方面做文章,既为广大群众留住了“乡愁”,也为村民增收带来了“金饭碗”。

  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4.7%;全县各项存款总额突破10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达到82.17亿元。

  青山不语,精神永驻。作为“中国稻种第一县”,建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让“美丽乡村”全域绽放,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眼下的建宁目之所及皆翠,行之所至皆景,一座座村庄仿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青山绿水间,在建宁这片丰沃的土壤上,正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力量。(作者:人民论坛调研组)

文章编辑:李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欧冠】福建建宁:跨村联建 产业共富
    2023-9-5 9:45:23    来源:人民论坛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越好,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好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振兴故事。今天,人民论坛调研组带您走进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共同探索这里民乐村富的振兴密码。

      碧源穿奇峰,“五子”传八闽。

      作为福建“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建宁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是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心,也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

      建宁县城区 李凌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两次深入建宁调研指导,对建宁老区苏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曾到建宁调研制种产业,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切切关怀,昂扬斗志。二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建宁人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扛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端好“果盘子”,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拓展党建“朋友圈”——

      由“传统封闭”转向“ 开放融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夏秋之际,漫步在谢马苏梯田莲海,一股古朴清雅之气扑面而来。在无边的绿色中,娇艳怒放的荷花点缀着岑绿叠翠的荷塘,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谢马苏梯田莲海

      谢马苏梯田莲海位于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圳头村的谢家、马家、苏家小组,坐落在“秀起东南第一巅”的金铙山脚下,与周边赏荷基地连成片,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万亩梯田景观。

      “现在看着梯田莲海的风景多美啊!这些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也比以前更丰富热闹了。”谈起过去,高峰村年过八旬的谢大爷不禁感叹。高峰村,曾是建宁县最贫穷的村,家家户户靠着种田地过活,基本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近年来,濉溪镇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域相连、同轴同线、集中连片的优势,将金铙山下的高峰、大源、圳头三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划入一个整体,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联村党组织——金铙山联村党总支。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产业抱团、成果共创的发展思路,立足联村不同资源禀赋,一体发展乡村旅游,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一体推进民生事业,一体优化乡村治理。”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林长礼介绍说。

      共谋共建成合力,共管共享促发展。金铙山联村党总支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找准村与村之间的利益联结点,制定覆盖3个村的“贡莲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打造了香溪花谷、莲海玉家、梯田莲海、渔人码头等一批又一批网红景点,形成了集登山、戏水、赏花、研学等为一体旅游产业链。

      莲海玉家

      渔人码头

      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在红色力量的引领之下,三联村的乡村游日益红火,乡亲们的笑脸愈加灿烂。2018年至今,金铙山联村党支部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村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可达2万余元,“跨村联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乡促村联动发展,在建宁不只发生在濉溪镇,而是一种不断探索的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建宁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资金、资产,深化村企联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链党建等发展模式,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代种业、红色资源等特色产业,促进村财村民双增收。”建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雄介绍。

      据了解,均口、里心等联村党总支抱团发展种子区域服务站,溪口镇联村党总支与种子企业、合作社等开展股份合作,均实现了联建村村财增收。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兵突进”到“整体联动”,建宁“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在民生、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创新突破。目前,建宁县92个行政村村财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19个,村财平均值达31.6万元。

      激活产业“共富链”——

      由“一支独秀”走向“满园芬芳”

      风吹稻浪遍地黄,大山深处谷飘香。

      走进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只见茫茫稻海,稻浪翻滚,煞是喜人。当地最大的农机经营户黄勤建行走沃野喜上眉梢,“这段时间,合作社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个月以后。”

      “现在制种全程机械化,和以前大不一样。”枫元村党支部书记刘炳煌坦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推动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稻丰收

      枫元村是传统的制种大村,这几年来,村里通过果山租赁、土地流转、量化折股、种业整村推进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鑫锦宏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和托斯卡纳葡萄庄园有限公司,建成了枫元百花乡村主题公园,并连续4届成为“花海跑”主景区,每年吸引福州、厦门等地自驾游和海外团体游客16万人次以上。

      特别是2021年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上庄桃梨观光果园、枫元村种子示范基地田间桥、智慧种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2022年投资400余万元建设溪口镇高标准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枫元村有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万亩田园风光示范带,推动了农业增产、村财增收、农民致富。

      可以说,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建宁县立足资源优势,挖掘“老字号”、扶强“国字号”、培育“新字号”,持续把推进产业发展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引擎。

      据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银才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建宁现已形成莲子、种子、桃子、梨子、无患子“五子”产业发展格局,年种植莲子、种子、梨子分别稳定在5万亩、15.7万亩、10万亩。2022年,以“五子”为主的特色产业链全产值已突破100亿元。

      “北有张掖,南有建宁。”建宁,曾被称为“苏区粮仓”,现在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今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第五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建宁县以杂交水稻制种为主导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

      “全国每十颗杂交水稻种子,就有一颗来自建宁。”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余友成说,建宁县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可以追溯到1976年,40多年来全县累计生产种子5亿公斤,成为“国家队”中的“领头羊”。目前全县年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特色农产品以外,在里心镇上黎村,一座名为“明一天籁牧场”的综合体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在这里,房车基地、动物乐园、研学中心、风情农舍、生态体验馆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俨然一座“世外桃源”。

      明一天籁牧场

      “几年前,牧场所在地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明一’的到来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心镇党委书记黄国荣告诉人民论坛调研组,明一天籁牧场以农企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集“农牧业+制造业+文旅康养”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整体业态,不仅推动了镇里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目前,牧场每年产值达10亿元,可直接吸纳群众就业2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乡村民宿、家庭农场、文旅观光等各类产业经济发展,有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一,建宁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引进明一乳业、味蕾跳动等一批“金娃娃”企业,呈现出“绿色产业”之美。2022年,培育农特产品电商企业300余家,带动全县电商销售额达35.1亿元,增长7.8%。

      撬动乡村“高颜值”——

      由“单向管理”转向“ 多维共生

      繁花绿柳莲叶长,坐观星云纳清凉。

      傍晚,暮色中的高峰村别有一番景象。忙活了一天的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村口,聊生活、话家常,尽享田园风光。

      “以前村里垃圾乱扔乱放,环境卫生不是很好,我们在村里找不到活干,也只能搬出去,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过去的高峰村在村民林华印象中“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随着近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高峰村人也行动起来。实施杆线落地,道路“白改黑”,整治花田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步道、花海梯田、吉祥园、翠竹园、香溪花谷休息亭等重要景观节点,完善村庄绿化,漂流道水系整理,改造村庄标识系统,路灯景观提升等建设,形成典型示范。

      建宁县高峰村 周雄摄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村里融合发展莲花叠水、高峰漂流、曲院风荷、七彩滑道等项目,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种莲子、栽果树、开民宿、办农家乐……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原本在县城开餐馆的林华一家又搬回来了,他把自家老宅子改造成农家乐,接待前来游玩的旅客。“我们村在赏荷、漂流等方面做得很好,来游玩的客人也很多,特别节假日,村里的农家乐家家爆满。”

      村子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高峰村只是建宁近百个正在“变身”的村庄之一。这些年,建宁县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着力推进乡村风貌、产业融合、文旅康养、水环境提升、特色村落提升、跨村联建等6个示范带建设,走具有建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展现闽赣边界县城新形象、新名片。

      今年,建宁县重点打造14个3.0版示范村庄,目前已完成9个村庄整治,剩余5个正在加快扫尾工作;持续推进干道沿线365栋2.0版乡村建筑风貌提升,已完成360栋。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房整治6000余栋、拆除破旧附属房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建宁县溪源乡风貌

      建宁县开展“清新闽江源雷霆行动”,对城乡近50公里河道进行系统治理,清淤方量达50万立方米,新建市政污水管网5.1公里,完成主管网清淤检测5.3公里、修复管网渗漏51处,9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使用。

      此外,统筹上级补助、本级财政、补充耕地经费等资金1.2亿元,集中用于农村风貌管控、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项目,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建设、运行、维护投入保障,全力打造4条乡村振兴示范线。

      为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建宁县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出台民宿管理、民宿奖补政策,实施“百宿计划”,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原生态的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风貌,着重引进和培育一批特色化、连锁化、规范化的高端精品民宿,促进民宿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建宁县民宿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数量位列三明市前列。

      精心打造环金铙山旅游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生态休闲、农家乐业态发展……建宁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花力气、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下功夫、在乡村旅游方面做文章,既为广大群众留住了“乡愁”,也为村民增收带来了“金饭碗”。

      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59.3万人次,同比增长24.1%,实现旅游总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34.7%;全县各项存款总额突破10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达到82.17亿元。

      青山不语,精神永驻。作为“中国稻种第一县”,建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让“美丽乡村”全域绽放,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眼下的建宁目之所及皆翠,行之所至皆景,一座座村庄仿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青山绿水间,在建宁这片丰沃的土壤上,正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力量。(作者:人民论坛调研组)

    文章编辑:李灿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