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2023年专题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观点系列报道之二:文明探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
新华网记者 张芮绮
【欧冠】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与您共同学习。今天播发系列之二《文明探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
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对中华文明探源这一重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目光投向深邃的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
今年5月,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运城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安阳考察殷墟遗址。他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2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对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深入阐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
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始终奔流不息。
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关注,蕴含着总书记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思考。
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文明探源,为我们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这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要有更大的贡献。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不要变成中国的月亮是西方过来的,中国的太阳也是西方过来的,那不行。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知所来,明所往。源头活水,润泽万代。
欧冠免责声明: | ||||||||
|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观点系列报道之二:文明探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
新华网记者 张芮绮
【欧冠】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与您共同学习。今天播发系列之二《文明探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重大工程》。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
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对中华文明探源这一重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将目光投向深邃的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
今年5月,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西运城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安阳考察殷墟遗址。他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在这方面,考古事业居功至伟。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202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对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深入阐述,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
中华文明,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始终奔流不息。
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关注,蕴含着总书记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思考。
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连续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文明探源,为我们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这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中华民族对全人类要有更大的贡献。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现在还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们的文明史更悠久。传到现在,要继续往下传。不要变成中国的月亮是西方过来的,中国的太阳也是西方过来的,那不行。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知所来,明所往。源头活水,润泽万代。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