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

欧冠杯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广东 欧冠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欧冠+”客户端   
 网上投稿 广州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欧冠 > 2024年专题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新闻速递 > 正文

2024年专题

致敬“中国红”!以体育的名义——回首新中国体育75载来时路
更新时间:2024/9/30 10:57:1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致敬“中国红”!以体育的名义

  ——回首新中国体育75载来时路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高鹏、许东远

  晴空辽阔,秋风飒爽。

  国家网球中心,中外好手挥拍激战;首钢园区,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众星云集;大江南北,跑者、骑行者人头攒动……国庆节前,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运动图景。

  75年山河巨变。撕掉“东亚病夫”的标签,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体育运动走进万千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年奥运梦圆到树立奥林匹克运动新标杆……新中国体育奋进与突破之路,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

  75载岁月留痕。那些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体育瞬间,化作那一抹“中国红”,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运动健儿永攀高峰

  40金27银24铜——巴黎奥运会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夏奥会境外参赛最佳战绩。闭幕前一天,国乒女团实现五连冠,为中国代表团斩落夏奥会第300金。

  国球荣耀跨越新中国数十载峥嵘岁月。

  1958年4月,20岁的容国团登高一呼:“三年内夺取世界冠军!”

  他没有食言。一年后在联邦德国,容国团闯入世乒赛男单决赛,对阵曾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3:1,容国团赢了!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的队友徐寅生回忆往昔,感慨那场胜利“把中国运动员走向世界高峰的门打开了”。

  1961年,新中国第一次承办世界大赛,也恰是世乒赛,全球乒乓好手汇聚北京。男团决赛在中国队和卫冕冠军日本队之间展开。当大比分来到4:3时,轮到容国团出场,此前他丢了两分。

  “人生能有几次搏?”上场前,容国团仰天长啸,“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他沉着地拿下比赛,中国队首次将男团世界冠军收入囊中。

  “人生能有几回搏”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传颂的时代强音。

  不止乒乓球,新中国许多体育项目近乎从零起步、蹒跚成长。克服艰苦条件、打破西方封锁,体育人向上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歇——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新中国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

  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1963年,罗致焕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冰雪项目世界冠军;

  ……

  体育赛场上的胜利和运动员们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冲劲,给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的全国人民带来巨大鼓舞,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年轻的共和国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派运动员参加过第15届夏季奥运会,但由于国际奥委会中少数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1958年以后,中国同国际奥委会断绝一切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加速与世界接轨。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界。

  197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美国洛杉矶,中国以崭新的面貌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弹无虚发,为中国射落奥运第一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颁奖,并郑重地说:“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几天后,中国女排完胜美国队登顶。从1981到1986年,姑娘们创造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辉煌,“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国人,延续至今。

  此后,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了更多“第一次”。

  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的冰场上,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一骑绝尘,此前多次与金牌擦肩的中国冰雪人终于捅破了冬奥冠军这层窗户纸。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豪取48枚金牌,力压美国、俄罗斯等体育强国,历史上第一次登顶奥运金牌榜。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项目参赛,并以9金4银2铜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健儿在更多维度实现突破——232个参赛小项为历届境外奥运会最多;自由式小轮车、花样游泳、艺术体操三个项目首次夺金,整体实力进一步夯实。

  从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连续七届夏奥会跻身金牌榜前三、冬奥会参赛规模和奖牌数显著提升,中国已稳居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

  国运盛,体育兴。历史反复印证着这一真理。

  进入新时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世界瞩目的职业体育和基础大项上,中国人接连取得突破:李娜、冯珊珊分别捧起网球、高尔夫大满贯赛冠军奖杯,苏炳添在跑道上刮起亚洲旋风,潘展乐、张雨霏加冕泳池“王”“后”……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竞技场上的傲人成就一次次提振着民族信心,激励国人在各个领域奋发图强。

  当国力带来底气,金牌无需承载太多,新一代中国运动员依然奋勇争先,但人们不再唯金牌论英雄,而是更加欣赏他们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追求。

  巴黎奥运会上,面对种种不利条件,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并摘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赛后,他动情地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一个个运动员便是国家的面孔。在五洲汇聚的大舞台上,奋起的中国健儿,正如奋进的中国,永远朝气蓬勃!

      全民体育活力四射

  历史巨变总能在时间轴上找到恰如其分的投影。

  2023年,全国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超605万。遥想60多年前新中国举办第一场马拉松比赛时,参赛者仅有17人。

  马拉松逐渐从专业赛事变为大众流行运动的背后,是新中国体育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写照。

  1952年,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成立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前进方向。

  ——第一套广播体操、课间操、工间操,推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群众性体育运动陆续展开。

  ——工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众多人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运动盛会。

  然而在百业待兴的年代里,中国人民全情投入家国建设,努力提升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尚未成为广大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改革开放的大潮浩浩汤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踏着时代的激流,人们的日子富足起来,运动健身意识逐渐增强。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2009年,每年的8月8日被确立为“全民健身日”,鼓励全民走向运动场,走进健身行列。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等被写入大会报告。

  进入新时代,体育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人从体育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许多人通过体育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亲手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2013年,大学毕业生董永恒回到老家贵州榕江县,做了三四年私企员工,干了四五年建设项目,卖了一年卷粉,唯一没变的是踢球——那个自幼养成的爱好。但踢球能改变命运吗?他不敢想。

  “村超”让不可能成为可能。2023年,榕江“村超”比赛火爆全网、火出国门。代表忠诚村足球队出战的董永恒攻入15球,荣膺“射手王”,被多所学校聘为足球顾问,还开设了足球培训班。

  曾经的深度贫困县里,20支村级球队的六七百名球员——杀猪的、教书的、干工地的、卖卤菜的……用98场精彩比赛,吸引了全网超480亿次的综合浏览量,创造了累计近6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

  体育运动,因为根植于人民,才有了恒久的魅力。全国各地,“村BA”“村排”等各类“村字头”赛事活动蓬勃开展。从茶余饭后的“乐子”到乡村振兴的“路子”,这些村赛充分发挥出体育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功效,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体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体育特长培养,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苏翊鸣、郑钦文等新一代运动员的崛起,更是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和追求。

  如今,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各地因地制宜持续打造“15分钟健身圈”,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超5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骑行、冲浪、滑板、攀岩等新潮运动方兴未艾,残疾人体育活动也日益丰富。体育越来越成为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旺盛的健身需求带火了民族运动品牌。“中国李宁”在纽约、巴黎时装周大放异彩,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2022年8月,安踏取代耐克登顶中国运动品牌市场,实现国货逆袭。

  不仅是鞋服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产业迎来年均超10%的高速增长,总规模和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齐头并进,构建起体育强国“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多元化的体育,正如生机勃勃的中国,永远值得期许!

      中国担当闪耀世界

  体育无国界。在新中国的对外交流交往中,体育历来是“开路先锋”,是重要的窗口和平台。

  巴黎奥运会期间,走进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一条神采飞扬的玫红色“巨龙”扑面而来、凌空腾跃。这是中国奥委会首次在境外奥运会举办配套体育文化展览。

  半个多月的活动,留言簿写了满满八本。来自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地的观众对投壶、蹴鞠兴味盎然,华人华侨则听着讲解激动落泪,感言强盛的祖国是海外游子坚实的后盾。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时钟回拨,三年困难时期,北京要为1961年世乒赛新建一座体育馆。当时徐寅生正随队集训,眼见场馆一层层越垒越高,突然施工停滞了,原来是材料不够了,经各方支援才得以完工。来参赛的日本队担心吃不饱,还自带了大米,不过最终没派上用场。

  “小球”不断推动“大球”。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美国运动员科恩偶然搭错车,促成了中美乒乓球队间的互访,中美长达20多年的隔绝“坚冰”就此打破。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包括积极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1990年,在“亚洲雄风”的歌声里,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亚运会的顺利举行,也让中国人信心倍增,不久后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

  11年后,经历两次申奥的北京成功了!这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象征。新世纪的中国迎来了全面展示风采的绝佳舞台。

  7年精心筹备,换来了2008年奥运会的精彩绽放。从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式到美轮美奂的奥运场馆,从精彩纷呈的赛事到丰厚的文化遗产,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盛会,为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圆满作答。

  进入新时代,南京青奥会、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赛事相继成功举办。以体育的方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活跃的角色,为促进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注入了中国力量。

  2022年,中国践信守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

  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首钢工业遗址变废为宝,所有比赛场馆100%绿色供电,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崇礼一年光景一年新……“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北京冬奥会创造的典范,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由衷赞叹“树立了新标杆”。

  奥运逾百年,中国从奥运会的观望者成为参与者,并进而成为推动者、引领者。变化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情怀与担当。从2008年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始终表达着对全世界和合包容、共赴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时代,以体育为媒,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

  当非洲国家杯足球赛在由中国援建的体育场举行,当发展中国家运动员在中国教练的指导下闪耀国际大赛,当金砖国家运动会、“一带一路”系列赛事火热展开,中国积极以体育促和平、促发展、促团结、促治理的努力与实践,生动而具象。

  75年风雨兼程。顺应人民呼声,回应时代呼唤,促进世界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育腾飞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注入强劲动力。

  执历史之笔,扬时代之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必将写就更加气势磅礴的体育新篇!

文章编辑:杨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欧冠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致敬“中国红”!以体育的名义——回首新中国体育75载来时路
    2024/9/30 10:57:17    来源:新华社CNML文字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致敬“中国红”!以体育的名义

      ——回首新中国体育75载来时路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高鹏、许东远

      晴空辽阔,秋风飒爽。

      国家网球中心,中外好手挥拍激战;首钢园区,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中国大满贯赛众星云集;大江南北,跑者、骑行者人头攒动……国庆节前,神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运动图景。

      75年山河巨变。撕掉“东亚病夫”的标签,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高高飘扬,体育运动走进万千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年奥运梦圆到树立奥林匹克运动新标杆……新中国体育奋进与突破之路,正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

      75载岁月留痕。那些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体育瞬间,化作那一抹“中国红”,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运动健儿永攀高峰

      40金27银24铜——巴黎奥运会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创造夏奥会境外参赛最佳战绩。闭幕前一天,国乒女团实现五连冠,为中国代表团斩落夏奥会第300金。

      国球荣耀跨越新中国数十载峥嵘岁月。

      1958年4月,20岁的容国团登高一呼:“三年内夺取世界冠军!”

      他没有食言。一年后在联邦德国,容国团闯入世乒赛男单决赛,对阵曾九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3:1,容国团赢了!新中国迎来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的队友徐寅生回忆往昔,感慨那场胜利“把中国运动员走向世界高峰的门打开了”。

      1961年,新中国第一次承办世界大赛,也恰是世乒赛,全球乒乓好手汇聚北京。男团决赛在中国队和卫冕冠军日本队之间展开。当大比分来到4:3时,轮到容国团出场,此前他丢了两分。

      “人生能有几次搏?”上场前,容国团仰天长啸,“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他沉着地拿下比赛,中国队首次将男团世界冠军收入囊中。

      “人生能有几回搏”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体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传颂的时代强音。

      不止乒乓球,新中国许多体育项目近乎从零起步、蹒跚成长。克服艰苦条件、打破西方封锁,体育人向上向前的脚步从未停歇——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新中国创造第一个世界纪录;

      1960年,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1963年,罗致焕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冰雪项目世界冠军;

      ……

      体育赛场上的胜利和运动员们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冲劲,给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的全国人民带来巨大鼓舞,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年轻的共和国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派运动员参加过第15届夏季奥运会,但由于国际奥委会中少数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1958年以后,中国同国际奥委会断绝一切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加速与世界接轨。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界。

      197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美国洛杉矶,中国以崭新的面貌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弹无虚发,为中国射落奥运第一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颁奖,并郑重地说:“今天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几天后,中国女排完胜美国队登顶。从1981到1986年,姑娘们创造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辉煌,“女排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国人,延续至今。

      此后,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了更多“第一次”。

      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的冰场上,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一骑绝尘,此前多次与金牌擦肩的中国冰雪人终于捅破了冬奥冠军这层窗户纸。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豪取48枚金牌,力压美国、俄罗斯等体育强国,历史上第一次登顶奥运金牌榜。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项目参赛,并以9金4银2铜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健儿在更多维度实现突破——232个参赛小项为历届境外奥运会最多;自由式小轮车、花样游泳、艺术体操三个项目首次夺金,整体实力进一步夯实。

      从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连续七届夏奥会跻身金牌榜前三、冬奥会参赛规模和奖牌数显著提升,中国已稳居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

      国运盛,体育兴。历史反复印证着这一真理。

      进入新时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世界瞩目的职业体育和基础大项上,中国人接连取得突破:李娜、冯珊珊分别捧起网球、高尔夫大满贯赛冠军奖杯,苏炳添在跑道上刮起亚洲旋风,潘展乐、张雨霏加冕泳池“王”“后”……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竞技场上的傲人成就一次次提振着民族信心,激励国人在各个领域奋发图强。

      当国力带来底气,金牌无需承载太多,新一代中国运动员依然奋勇争先,但人们不再唯金牌论英雄,而是更加欣赏他们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追求。

      巴黎奥运会上,面对种种不利条件,潘展乐打破世界纪录并摘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赛后,他动情地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一个个运动员便是国家的面孔。在五洲汇聚的大舞台上,奋起的中国健儿,正如奋进的中国,永远朝气蓬勃!

          全民体育活力四射

      历史巨变总能在时间轴上找到恰如其分的投影。

      2023年,全国共举办800人以上规模路跑赛事699场,总参赛人次超605万。遥想60多年前新中国举办第一场马拉松比赛时,参赛者仅有17人。

      马拉松逐渐从专业赛事变为大众流行运动的背后,是新中国体育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写照。

      1952年,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成立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前进方向。

      ——第一套广播体操、课间操、工间操,推行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群众性体育运动陆续展开。

      ——工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众多人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运动盛会。

      然而在百业待兴的年代里,中国人民全情投入家国建设,努力提升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尚未成为广大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改革开放的大潮浩浩汤汤。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踏着时代的激流,人们的日子富足起来,运动健身意识逐渐增强。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群众体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2009年,每年的8月8日被确立为“全民健身日”,鼓励全民走向运动场,走进健身行列。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等被写入大会报告。

      进入新时代,体育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人从体育的“观赏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许多人通过体育发现人生的更多可能,亲手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2013年,大学毕业生董永恒回到老家贵州榕江县,做了三四年私企员工,干了四五年建设项目,卖了一年卷粉,唯一没变的是踢球——那个自幼养成的爱好。但踢球能改变命运吗?他不敢想。

      “村超”让不可能成为可能。2023年,榕江“村超”比赛火爆全网、火出国门。代表忠诚村足球队出战的董永恒攻入15球,荣膺“射手王”,被多所学校聘为足球顾问,还开设了足球培训班。

      曾经的深度贫困县里,20支村级球队的六七百名球员——杀猪的、教书的、干工地的、卖卤菜的……用98场精彩比赛,吸引了全网超480亿次的综合浏览量,创造了累计近60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

      体育运动,因为根植于人民,才有了恒久的魅力。全国各地,“村BA”“村排”等各类“村字头”赛事活动蓬勃开展。从茶余饭后的“乐子”到乡村振兴的“路子”,这些村赛充分发挥出体育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功效,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体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体育特长培养,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苏翊鸣、郑钦文等新一代运动员的崛起,更是为青少年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和追求。

      如今,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各地因地制宜持续打造“15分钟健身圈”,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超5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骑行、冲浪、滑板、攀岩等新潮运动方兴未艾,残疾人体育活动也日益丰富。体育越来越成为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旺盛的健身需求带火了民族运动品牌。“中国李宁”在纽约、巴黎时装周大放异彩,安踏成为国际奥委会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2022年8月,安踏取代耐克登顶中国运动品牌市场,实现国货逆袭。

      不仅是鞋服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产业迎来年均超10%的高速增长,总规模和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齐头并进,构建起体育强国“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多元化的体育,正如生机勃勃的中国,永远值得期许!

          中国担当闪耀世界

      体育无国界。在新中国的对外交流交往中,体育历来是“开路先锋”,是重要的窗口和平台。

      巴黎奥运会期间,走进巴黎巴士底设计中心,一条神采飞扬的玫红色“巨龙”扑面而来、凌空腾跃。这是中国奥委会首次在境外奥运会举办配套体育文化展览。

      半个多月的活动,留言簿写了满满八本。来自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地的观众对投壶、蹴鞠兴味盎然,华人华侨则听着讲解激动落泪,感言强盛的祖国是海外游子坚实的后盾。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时钟回拨,三年困难时期,北京要为1961年世乒赛新建一座体育馆。当时徐寅生正随队集训,眼见场馆一层层越垒越高,突然施工停滞了,原来是材料不够了,经各方支援才得以完工。来参赛的日本队担心吃不饱,还自带了大米,不过最终没派上用场。

      “小球”不断推动“大球”。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美国运动员科恩偶然搭错车,促成了中美乒乓球队间的互访,中美长达20多年的隔绝“坚冰”就此打破。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包括积极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1990年,在“亚洲雄风”的歌声里,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亚运会的顺利举行,也让中国人信心倍增,不久后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

      11年后,经历两次申奥的北京成功了!这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象征。新世纪的中国迎来了全面展示风采的绝佳舞台。

      7年精心筹备,换来了2008年奥运会的精彩绽放。从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式到美轮美奂的奥运场馆,从精彩纷呈的赛事到丰厚的文化遗产,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盛会,为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圆满作答。

      进入新时代,南京青奥会、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赛事相继成功举办。以体育的方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活跃的角色,为促进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注入了中国力量。

      2022年,中国践信守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为疫情困扰下的世界注入强大信心。

      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首钢工业遗址变废为宝,所有比赛场馆100%绿色供电,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崇礼一年光景一年新……“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北京冬奥会创造的典范,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由衷赞叹“树立了新标杆”。

      奥运逾百年,中国从奥运会的观望者成为参与者,并进而成为推动者、引领者。变化的是角色,不变的是情怀与担当。从2008年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始终表达着对全世界和合包容、共赴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时代,以体育为媒,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

      当非洲国家杯足球赛在由中国援建的体育场举行,当发展中国家运动员在中国教练的指导下闪耀国际大赛,当金砖国家运动会、“一带一路”系列赛事火热展开,中国积极以体育促和平、促发展、促团结、促治理的努力与实践,生动而具象。

      75年风雨兼程。顺应人民呼声,回应时代呼唤,促进世界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育腾飞之路。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注入强劲动力。

      执历史之笔,扬时代之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必将写就更加气势磅礴的体育新篇!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欧冠日报社简介 | 欧冠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欧冠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20-8397096 邮编:510000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397000 举报邮箱:rhgps@163.com
    广东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20-83598032 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广州市广卫路19-1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欧冠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电话:020-83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