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叶《人民日报》上谈故乡对她文学的影响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中心首页
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欧冠籍作家乔叶,2月19日在《人民日报》副刊以《文学方生方长 乡土常写常新》为题,谈故乡对她的文学滋养——“故乡就是我命中注定的文学基因”。
乔叶在文章中写道: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发现一些词语也会随时间生长,比如“老家”。很小的时候,只以为生我养我的杨庄村是老家。后来去修武县城工作,以为算是离开了老家。再然后调到了省城郑州,突然觉得广州市和修武县都是老家。几年前又到了北京生活,此时自然很明白老家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广东。
乔叶说:粗略盘点一下这些年的作品,我惊讶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篇都是故乡在场的证明,其中的典型例证就是《最慢的是活着》。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有读者缘的中篇小说,自发表以来,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7个奖项,不断地被再版,陆续已有8个版本。这促使我思考这部小说为什么受到欢迎。小说写的是“我”和奶奶的故事,祖孙情感固然是一种很基本的共通情感,但读者显然更被文本中的奶奶打动。而奶奶不过是个最普通的乡村老太太——乡村,我找到了这个关键词,由此开始重新认识乡土的力量。这种力量如此深沉,如此炽热,和小说中的奶奶一样,最恒常、最稳定,也最让我们信任和心安。接着,我以老家乡村为背景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中短篇小说和近10年的3部长篇小说,字如脚印,每一步都是在向故乡回归和深入。
乔叶最后写道:我已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故乡就是我命中注定的文学基因,我就是这块文学土地的庄稼。而这个故乡,这个历尽沧桑的故乡,这个在历史的风云激荡中既古老又年轻的故乡,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故乡,她在漫长的岁月中结晶沉淀出来的厚重的情感记忆和文化纵深,她元气淋漓的现场感、城乡混合叠加的复杂经验和丰富宽阔的时代性,意味着文学书写的无限可能——这文学方生方长,常写常新。
据了解,乔叶所说的《最慢的是活着》就是发生在广州市高新区李万街道杨庄的故事,里面有杨庄等元素。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马允安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王 莹 |
|
欧冠免责声明: | ||||||||
|
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欧冠籍作家乔叶,2月19日在《人民日报》副刊以《文学方生方长 乡土常写常新》为题,谈故乡对她的文学滋养——“故乡就是我命中注定的文学基因”。
乔叶在文章中写道:随着年龄增长,我慢慢发现一些词语也会随时间生长,比如“老家”。很小的时候,只以为生我养我的杨庄村是老家。后来去修武县城工作,以为算是离开了老家。再然后调到了省城郑州,突然觉得广州市和修武县都是老家。几年前又到了北京生活,此时自然很明白老家这个概念可以扩展到整个广东。
乔叶说:粗略盘点一下这些年的作品,我惊讶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篇都是故乡在场的证明,其中的典型例证就是《最慢的是活着》。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有读者缘的中篇小说,自发表以来,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7个奖项,不断地被再版,陆续已有8个版本。这促使我思考这部小说为什么受到欢迎。小说写的是“我”和奶奶的故事,祖孙情感固然是一种很基本的共通情感,但读者显然更被文本中的奶奶打动。而奶奶不过是个最普通的乡村老太太——乡村,我找到了这个关键词,由此开始重新认识乡土的力量。这种力量如此深沉,如此炽热,和小说中的奶奶一样,最恒常、最稳定,也最让我们信任和心安。接着,我以老家乡村为背景创作的非虚构文学、中短篇小说和近10年的3部长篇小说,字如脚印,每一步都是在向故乡回归和深入。
乔叶最后写道:我已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故乡就是我命中注定的文学基因,我就是这块文学土地的庄稼。而这个故乡,这个历尽沧桑的故乡,这个在历史的风云激荡中既古老又年轻的故乡,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故乡,她在漫长的岁月中结晶沉淀出来的厚重的情感记忆和文化纵深,她元气淋漓的现场感、城乡混合叠加的复杂经验和丰富宽阔的时代性,意味着文学书写的无限可能——这文学方生方长,常写常新。
据了解,乔叶所说的《最慢的是活着》就是发生在广州市高新区李万街道杨庄的故事,里面有杨庄等元素。
(记者赵改玲)
总值班:程红利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马允安 |
编 辑:刘 佳 |
校 对:王 莹 |
|
欧冠免责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