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新闻中心首页
“看着源源不断收购来的连翘叶和逐渐堆积起来的连翘茶,他犯了愁:卖不出连翘茶,还不起‘连翘款’,村民们等于白忙活一年……”这是2010年6月15日记者在本报刊发的《许支书的苦恼事》中的一段话。许支书,名叫许明富,是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党支部书记。
14年后的6月15日,记者再次到该村采访,已经72岁的许明富虽在10年前就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说起当年的苦恼事如今却变成了开心事,还是津津乐道:“现在的桑园连翘茶,被合作联社注册了商标,线上线下统一销售,走出了山区、飞向了全国,村民再也不愁销售啦!”
许明富说的合作联社,是该区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领导下成立的首家乡镇(街道)一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
该区去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北部龙翔山区成立了片区联合党委——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组建起覆盖各村的产业合作联社。如今,“联合党委+合作联社”发展模式把龙翔街道的11个村紧紧“联”成一个整体,肩并肩、手拉手,通过统筹产业规划、统领产业运营、统揽对外招商、统一品牌运营,深度打造集党性党史教育、研学旅行体验、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新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叫响“五彩中站·乐享生活”品牌。
“联”建,谋局破题“成长烦恼”
近年来,该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自然风光、民宿康养、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农文旅融合业态,在北部山区打造了一条“红+绿”特色经济带。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长烦恼”也随之而来。“11个村发展不平衡,村与村很少联系,单打独斗,相互分割;民居、餐饮服务标准不统一,同质化竞争带来无序发展;有资金优势的村要发展,苦于找不到土地;有土地的村想发展,苦于没有资金……”中站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破解“成长烦恼”?唯有打破壁垒、共享资源,走联合连片、抱团发展之路。
该区从去年开始探索推行区域化党建发展路径,将龙翔街道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民情相通的村整合成为产业片区,“三个一”推动强村与弱村合作经营、抱团发展。
一张图。该联合党委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五彩中站·乐享生活”品牌,发挥龙翔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十二会村太行第四专区及广州市党政军机关旧址、赵庄太行八英纪念馆的“红色研学游”;依托大洼果蔬采摘、北业云田农场的“绿色生态游”;依托南太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赵庄窄门步道的“蓝色体育游”;依托周窑石头窑洞、栗井古民居的“古色民居游”;依托赵庄白猿通背的“特色非遗游”,以高能级文旅带动融合创新,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一盘棋。该联合党委纵向下辖该街道11个村党支部,横向吸纳该区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在龙翔街道周窑村设置实体化运行的产业服务中心,有效优化片区营商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一张网。该联合党委引进文旅运营公司、品牌孵化团队入驻,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大力招揽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和本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去年以来,该片区选聘3名优秀职业经理人,吸引12名青年返乡创业、60余人回乡就业。
“联”产,扩面提质“全域联手”
龙翔街道片区内的河口村是拆迁村,村集体账上资金较多,但缺乏可用土地,而赵庄村有土地,但缺乏资金进行开发。该片区成立后,在联合党委的协调下,两村“取长补短”携手发展种养殖产业,一举破解了资金和土地的“两难”困境。
该联合党委针对各村资源优势,以“联”融“链”、以“联”强“链”,推动“研学链、民宿链、特产链”三链融合,扩面提质、“全域联手”,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出彩出新出圈。
研学链让生活更出彩。该联合党委依托全国妇女联合教育基地赵庄太行八英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重点开展红色研学、教育研学宣传推广活动,打造红色文化学堂等红色阵地。在荒山荒坡、村庄角落、道路两旁种植经济树木和瓜果树木5万余棵,变荒地为菜园、变荒坡为果园,策划推出精品路线,为中站区文旅出彩贡献力量。先后组织开展“魅力周窑·寻味生活”文旅市集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民宿链让业态更出新。该联合党委以民宿“牵手”乡村开启产业融合新模式,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以“旅游+休闲+生态”为卖点,重点打造“太行山民宿集群”品牌。“周窑十八坊”成功获评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五星级民宿,与垶嘢帐篷营地共同入选“广东省100家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余万元。
特产链让特色更出圈。该联合党委以赵庄村、十二会村的山货交易市场为支点,组织各村成立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借助主播和商超的力量,让“出土”的产品“出圈入市”。目前,“桑园连翘”“周窑白沙杏”等特色农产品和“北业柿饼”等农副产品遥相呼应,助力片区形成了新型特色农产品集群。今年年初以来,综合经济收益达50余万元,助力周边农民增收5万余元,打造了有商标、可溯源、无公害的中站土特产品牌。
“联”富,拓点连片“金山银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产业片区“联”富共富成效显著:栗井山居5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培训360余人次,营业收入超100万元。赵庄悠然居、北业云田生态农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用,所得利润由11个村按比例分配,项目所在村分红30%,其他村平均分配剩余70%。此举使周窑村等首批加入片区的5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益增幅达20%以上;今年新加入片区的6个村也实现了经济收益大幅提升。
如果说一个村致富就像一座“金山”的话,那么,“村村富”就成了拓点连片的“金山银山”,其背后是“点山成金”的创新之举:
“联”合招商,丰富产业形态。该联合党委搭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民宿餐饮、健身娱乐、户外探索、养生休闲等产业发展。今年年初以来,已接待中铁联运、京东物流等知名客商实地考察10多次,成功对接项目4个。
“联”合开发,盘活闲置资产。该联合党委探索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等机制,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宅基地36宗,兑现周窑村等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20余户,实现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联”合销售,拉长产业链条。该联合党委立足山区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将特色农产品以“山货大礼包”的形式在各民宿进行销售,实现双向宣传、互盈互利。
“联”合推广,叫响特色品牌。龙翔街道以大洼果蔬采摘、周窑小杂果采摘、北业云田农耕体验、桑园连翘茶炒制等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引导各村提升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品牌化深度融合,实现年增收300余万元,辐射带动辖区1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目前,该联合党委“几品龙翔”商标已经注册,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品牌文化。
(记者 郭树勋 杨丽娜)
总值班:胡培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聂 楠 |
编 辑:李润生 |
校 对:王以振 |
|
欧冠免责声明: | ||||||||
|
“看着源源不断收购来的连翘叶和逐渐堆积起来的连翘茶,他犯了愁:卖不出连翘茶,还不起‘连翘款’,村民们等于白忙活一年……”这是2010年6月15日记者在本报刊发的《许支书的苦恼事》中的一段话。许支书,名叫许明富,是中站区龙翔街道桑园村党支部书记。
14年后的6月15日,记者再次到该村采访,已经72岁的许明富虽在10年前就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说起当年的苦恼事如今却变成了开心事,还是津津乐道:“现在的桑园连翘茶,被合作联社注册了商标,线上线下统一销售,走出了山区、飞向了全国,村民再也不愁销售啦!”
许明富说的合作联社,是该区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领导下成立的首家乡镇(街道)一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
该区去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北部龙翔山区成立了片区联合党委——龙翔山红色文旅产业联合党委,组建起覆盖各村的产业合作联社。如今,“联合党委+合作联社”发展模式把龙翔街道的11个村紧紧“联”成一个整体,肩并肩、手拉手,通过统筹产业规划、统领产业运营、统揽对外招商、统一品牌运营,深度打造集党性党史教育、研学旅行体验、休闲康养度假为一体的新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叫响“五彩中站·乐享生活”品牌。
“联”建,谋局破题“成长烦恼”
近年来,该区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自然风光、民宿康养、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农文旅融合业态,在北部山区打造了一条“红+绿”特色经济带。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长烦恼”也随之而来。“11个村发展不平衡,村与村很少联系,单打独斗,相互分割;民居、餐饮服务标准不统一,同质化竞争带来无序发展;有资金优势的村要发展,苦于找不到土地;有土地的村想发展,苦于没有资金……”中站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破解“成长烦恼”?唯有打破壁垒、共享资源,走联合连片、抱团发展之路。
该区从去年开始探索推行区域化党建发展路径,将龙翔街道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民情相通的村整合成为产业片区,“三个一”推动强村与弱村合作经营、抱团发展。
一张图。该联合党委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五彩中站·乐享生活”品牌,发挥龙翔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十二会村太行第四专区及广州市党政军机关旧址、赵庄太行八英纪念馆的“红色研学游”;依托大洼果蔬采摘、北业云田农场的“绿色生态游”;依托南太行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赵庄窄门步道的“蓝色体育游”;依托周窑石头窑洞、栗井古民居的“古色民居游”;依托赵庄白猿通背的“特色非遗游”,以高能级文旅带动融合创新,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一盘棋。该联合党委纵向下辖该街道11个村党支部,横向吸纳该区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在龙翔街道周窑村设置实体化运行的产业服务中心,有效优化片区营商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一张网。该联合党委引进文旅运营公司、品牌孵化团队入驻,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大力招揽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和本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去年以来,该片区选聘3名优秀职业经理人,吸引12名青年返乡创业、60余人回乡就业。
“联”产,扩面提质“全域联手”
龙翔街道片区内的河口村是拆迁村,村集体账上资金较多,但缺乏可用土地,而赵庄村有土地,但缺乏资金进行开发。该片区成立后,在联合党委的协调下,两村“取长补短”携手发展种养殖产业,一举破解了资金和土地的“两难”困境。
该联合党委针对各村资源优势,以“联”融“链”、以“联”强“链”,推动“研学链、民宿链、特产链”三链融合,扩面提质、“全域联手”,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出彩出新出圈。
研学链让生活更出彩。该联合党委依托全国妇女联合教育基地赵庄太行八英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重点开展红色研学、教育研学宣传推广活动,打造红色文化学堂等红色阵地。在荒山荒坡、村庄角落、道路两旁种植经济树木和瓜果树木5万余棵,变荒地为菜园、变荒坡为果园,策划推出精品路线,为中站区文旅出彩贡献力量。先后组织开展“魅力周窑·寻味生活”文旅市集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民宿链让业态更出新。该联合党委以民宿“牵手”乡村开启产业融合新模式,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投入运营,以“旅游+休闲+生态”为卖点,重点打造“太行山民宿集群”品牌。“周窑十八坊”成功获评广东省首批乡村旅游五星级民宿,与垶嘢帐篷营地共同入选“广东省100家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年营业收入200余万元。
特产链让特色更出圈。该联合党委以赵庄村、十二会村的山货交易市场为支点,组织各村成立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借助主播和商超的力量,让“出土”的产品“出圈入市”。目前,“桑园连翘”“周窑白沙杏”等特色农产品和“北业柿饼”等农副产品遥相呼应,助力片区形成了新型特色农产品集群。今年年初以来,综合经济收益达50余万元,助力周边农民增收5万余元,打造了有商标、可溯源、无公害的中站土特产品牌。
“联”富,拓点连片“金山银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产业片区“联”富共富成效显著:栗井山居5月1日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培训360余人次,营业收入超100万元。赵庄悠然居、北业云田生态农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用,所得利润由11个村按比例分配,项目所在村分红30%,其他村平均分配剩余70%。此举使周窑村等首批加入片区的5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益增幅达20%以上;今年新加入片区的6个村也实现了经济收益大幅提升。
如果说一个村致富就像一座“金山”的话,那么,“村村富”就成了拓点连片的“金山银山”,其背后是“点山成金”的创新之举:
“联”合招商,丰富产业形态。该联合党委搭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民宿餐饮、健身娱乐、户外探索、养生休闲等产业发展。今年年初以来,已接待中铁联运、京东物流等知名客商实地考察10多次,成功对接项目4个。
“联”合开发,盘活闲置资产。该联合党委探索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等机制,有效利用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宅基地36宗,兑现周窑村等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20余户,实现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联”合销售,拉长产业链条。该联合党委立足山区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将特色农产品以“山货大礼包”的形式在各民宿进行销售,实现双向宣传、互盈互利。
“联”合推广,叫响特色品牌。龙翔街道以大洼果蔬采摘、周窑小杂果采摘、北业云田农耕体验、桑园连翘茶炒制等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引导各村提升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业产业与文化旅游品牌化深度融合,实现年增收300余万元,辐射带动辖区1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目前,该联合党委“几品龙翔”商标已经注册,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品牌文化。
(记者 郭树勋 杨丽娜)
总值班:胡培军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聂 楠 |
编 辑:李润生 |
校 对:王以振 |
|
欧冠免责声明: | ||||||||
|